张杰

作品粉丝 135

全部作品

熟悉的陌生人:明清江南社会才女群体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会员

明清是封建礼教强化的时期。妇女的地位在伦理与规范层面被降低。然而恰恰是在这一时期,才女作为一种群体成为士人阶层的普遍现象,并且相当多的才女是越出闺房的限制,形成才女网络和与男性交往的才人网络。如何理解才女群体对于明清社会形态的影响就成为女性主义盛行以来的文学和史学研究热点。本研究从社会学的“陌生人”视角出发,将才女群体视为一种与西方陌生人迥异的陌生人类型,是熟人社会中的熟悉的陌生人,是既远又近者,这种远不是西方意义的文化或社会地位等既定的由空间的外来性引发的,而是在士人群体内部内生的陌生性。这种陌生性由于是内生的,从而对士人来说是无害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异质性体验,具有个体性、与社会的距离性和流动性等中国传统社会普遍缺乏和遮蔽的异质性特征,但同时又拥有空间的接近性和对社会规范的顺从性(一致性)的特征。通过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概念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描述和解释明清才女群体的兴起作为一种陌生人,其存在与被容忍是与其特定的社会空间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在才女建构的交往规范迥异于礼法空间的异质空间中,才女群体作为陌生人的个体性以及基于个体因素的平等交往法则得到确立和发展。

张杰 ·社会学 ·18.6万字

解读自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会员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者则是它的8~10倍。今天,中国的自杀率从20世纪80年代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呈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自杀率农村高于城市、女性等同于男性等。自杀率的急剧下降和典型特征是众多因素尤其是经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本书在对中国自杀者进行长期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社会学的参照论,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杀的扭力理论(StrainTheoryofSuicide)。扭力或不协调的压力,不同于单一的压力,它至少包含两个相互冲突的压力源或变量,主要包括四种: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相对剥夺和危机应对技能的缺乏。“不协调的压力”或“扭力”形成后,在其导致自杀行为的路径中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以及精神病理学因素的干预或强化。张杰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辽宁、湖南、山东16个农村县的调查研究,为自杀的扭力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书中的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式自杀”,以及更有针对性地预防自杀。

张杰 ·社会心理 ·17.2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