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刘醒龙
作品粉丝 886 人
全部作品
刘醒龙更多地是从世俗的人群寻找人性的闪光点,推举凡人百姓中的崇高,塑造平凡而不平庸的形象。如《凤凰琴》中的余校长、《挑担茶叶上北京》中的石得宝等,通过刘醒龙塑造的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这些平凡人物所映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崇高的思想境界,也看到了我们民族能够生存繁衍和壮大的希望。
刘醒龙 ·作品集 ·16.7万字
本书为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的是刘醒龙老师的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家庭、亲情的,有写故乡的,心灵的,还有关于城市文化的,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刘醒龙老师散文的特点,汲取其中的精华,让读者领略到刘醒龙老师散文作品的魅力。
刘醒龙 ·文集 ·9.6万字
本书是一本刘醒龙散文合集,从人生感怀、乡土、亲情、文化、游记等几个方面收录了其感人至深、内涵深厚的散文30多篇,表达了刘醒龙对人生经历的感怀,对故乡的坚守,对亲情的珍惜,对文化的独到见解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刘醒龙 ·文集 ·13.4万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农村民办教师生活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大山深处的的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小说生动真实地刻画了乡村民办教师的群体形象,写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多个层面,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和艺术的冲击感。读过这部小说的人,无不为作家笔下乡村民办教师们质朴坚忍、无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质深深感动。该书秉承了作者现实主义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刘醒龙 ·乡土 ·20.2万字
四聋子过去听人说鼓书时,总是想入非非,指望哪一天也有一个螺蛳或狐狸精变成女人,来替他洗衣做饭作老婆,今天一早,这愿望眼看就要实现了,却在转眼间变成了花棉袄,又变成了婴儿。——《恩重如山》
刘醒龙 ·民间文学 ·18.4万字
机遇是命运的笑声。回头伫望人生之旅时这种感慨油然而生。在我的小说处女作中,我曾经将机遇写成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十年以后,我想将这句话作一个小小的修订,从前的说法显然是出自一个胸有大志而又期期不遇的落泊人之口,它冷落了许许多多的日夜辛勤劳作的普通人们。实际上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关键是自己的期望值有多大,太大了就会喧宾夺主、反仆为主,使本来存在的东西变成了不存在。那么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机遇是每个人一生中偶尔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刘醒龙 ·作品集 ·26.8万字
本书为中国当代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刘醒龙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和近作精选。
刘醒龙 ·作品集 ·29.9万字
这是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说由“我”的探访过程,以“我”的视角,描述了长江三峡中秭归、西陵峡、青滩一带船工的生活经历和其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呼唤生命的力度、人性的回归,追求一种摆脱功利色彩、不带世俗杂质的高贵精神,塑造凝聚自然魂魄和灵性的硬汉形象。
刘醒龙 ·社会 ·17.2万字
究竟是堕落还是时尚?是追求还是疯狂?当今的时代是个鱼目混珠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也因此而复杂化起来:龙蛇同穴正如人鬼一洞,好与坏已经不是唯一的判别是非的标准,道德的阶级归属似乎也遭到了怀疑。人心不古,世风难测。然而,希望在哪里?希望孕育在那些渴求希望的人心里。于是,一个新型的工业时代,就这样轰轰烈烈,又悄然无声地开始了。轰轰烈烈说的是现象,悄然无声说的是实质。只要稍加冷静,你就会发现农机厂新任厂长林茂下“公海”的方法不仅救不了企业,反而还会把公海里的鱼捞到“私海”里去,富了他个,穷了千万家。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刘醒龙 ·民间文学 ·18.9万字
曾给中国文坛带来强大“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刘醒龙,以乡土小说创作闻名,是文学汉军的重要代表。本书精选了刘醒龙《大树还小》、《暮时课诵》、《白菜萝卜》、《孔雀绿》、《农民作家》、《致雪弗莱》等6部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
刘醒龙 ·作品集 ·17.7万字
刘醒龙更多地是从世俗的人群寻找人性的闪光点,推举凡人百姓中的崇高,塑造平凡而不平庸的形象。本书集中经典地展示了作家的创作精华,具有收藏性和研究性,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必备精品。
刘醒龙 ·社会 ·26万字
传说是照亮人生阴暗的一盏松明子或梓油灯,我之所以不用其它的照明用具是因为松明子与梓油灯很难被人看见了,所以它们最接近于传说。现在,在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我的传说。当然是与文学有关。在那儿一旦将我与文学相剥离,传说于我就将毋有资格,人观历史总比观现实更清楚准确,传说也有一种历史的意味,人对它却特别地感情用事,譬如那个关于陈世美的传说,其实只是一群嫉恨小人的编造。关于这类的传说,本不该叫传说而叫谣传更准确。
刘醒龙 ·文集 ·26.4万字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刘醒龙多年来发表的散文精品。刘醒龙先生的散文创作多以“乡土乡村”为主题,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地思考与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关联,热切地呼吁对乡土乡村的人文关怀。本书配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反映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心路历程。
刘醒龙 ·现当代随笔 ·15.6万字
这是一代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四十年代,进步青年龙克在长江新滩邂逅了美丽少女桃叶,并在一个火灾之夜走到了一起。两年后,两人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新滩沉没。水手屈祥冒死救起了暗恋的情人桃叶,龙克也意外地死里逃生。从此龙克和桃叶天各一方,音讯杳然。桃叶生下儿子武汉后当了一名滩姐,却拒绝了屈祥的求婚。多年之后,龙克得知桃叶的消息时,一切已难以挽回……
刘醒龙 ·情感 ·16.6万字
本书包括:城市眼影、民歌与狼、音乐小屋、棉花老马、心情不好、路上有雪等内容。
刘醒龙 ·作品集 ·24.5万字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大奖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其评奖项目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理论评论和外国文学译介七个门类。该奖项因贯彻了“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无论是评奖委员的产生还是参评作品的征集与评选,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监督机制,因此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威信。获得该奖的作家,有文坛耆宿,也有文场新秀,他们展示了某一时期中国文学某一文体的代表性风貌。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除了获奖作品具有标志性水准外,其他作品也都具有相当的层次。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某一体裁创作的较高成就。
刘醒龙 ·作品集 ·15.4万字
《赤壁》收录了作者刘醒龙的四部中篇小说精品:《赤壁》《大树还小》《秋风醉了》《暮时课诵》。刘醒龙从题材的扩大、主题的深化、形式的变更和审美趣向的突破等方面把乡土小说推向了新乡村小说。在他的笔下,乡村再不是远离城市远离我们的“市”外桃源,而是有着同城市一样深刻复杂的生活内容、精神风貌和时代气息,这一切又必须灌注在新的乡村生活中,又从新的乡村生活中再现出来。
刘醒龙 ·作品集 ·12万字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刘醒龙浸淫于楚文化深厚的底蕴,或咏史,或纪游,或怀人,或抒情……无不散发出文化气息,书写着作者的思想和人生理想。
刘醒龙 ·现当代随笔 ·12.3万字
本书系作者刘醒龙的中篇代表作,收录了作者的中篇小说精品9部,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百花奖获奖作品《凤凰琴》《白菜萝卜》《分享艰难》,“联合文学奖”获奖作品《秋风醉了》等。作品直面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社会现实,笔触老辣,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刘醒龙 ·作品集 ·28.4万字
作品里饱含深情,用文字记录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显示出文学的特殊力量。作者对诸多事件的思考评论是理性而深刻的,值得人们反思与借鉴。
刘醒龙 ·现当代随笔 ·17.9万字
QQ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