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
2024-08-15 18:57:39

此时此刻📚 | “巴西”的名字来源竟然是它?

一场分享会,无数个瞬间。2024上海书展起,图图特携新栏目来啦🎉将线下的活动带给Q阅的小伙伴!
新栏目上线➡️
#此时此刻,抓住每一个阅读瞬间!#
今日话题💌你印象中的巴西是什么样?
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感受、共鸣、故事,以及所有和话题有关的一切思绪。让我们一起抓住每一个阅读瞬间💫图图将抽一人赠送来自2024上海书展的巴西当代文学作品《歪犁》一本🎁
————————分割线—————————
巴西这个国家的由来就是从“巴西木”这个名称开始的。
最开始的时候,葡萄牙的航海家、殖民者到达巴西的时候,在巴西发现的第一样能够从巴西带到欧洲还能盈利的商品,就是巴西木。所以从此之后,这个国家就留下了“巴西”这个名字。因为“巴西木”的树心是红色的,因此用“巴西”(即火炭)来命名。
1922年,巴西独立100周年时,他们想要从国家的政治独立走向文化独立,所以当时巴西很多很重要的思想家、作家提出了要创造一种新的诗歌和艺术的想法。
巴西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诗人、思想家奥斯瓦尔德·德·安德拉德就提出了“巴西木诗歌”这一概念,回溯了整个16世纪巴西木作为可以出口到整个欧洲的商品,所以1922年时他们希望巴西有诗歌和文学能够作为巴西文化出口到国外。
因此,把这一系列丛书起名为“巴西木”也是希望能够继续延续100年前巴西文人的想法,让巴西不为人知的艺术和文学形式能够被国外的读者了解。
——樊星
本文出自活动“分隔与交融:认识真实的当代巴西”🎬扫码二维码,线上观看整场活动
💁活动现场读者留言:
@momo
听老师讲巴西的当代、历史社会、人文文化以及较为冷门的巴西文学,感受巴西异质性与文化丰富性,让我也真的想去那边看看,看看那个奇异的大熔炉。
@金元
阅读不仅是可以寻找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可以带你去到更远的地方。从别人的经历中开拓自我的认识,发现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自己正在遇到的问题。比如《歪犁》中,那个父亲在年末之时才去思考,为什么别人让自己只能建造茅草房,自己就真的只建造茅草房?
@Calad
在介绍《歪犁》、《表皮之下》时,嘉宾老师谈到了巴西的教育,包括通过推广阅读改变社会,在中学教育中加入揭示巴西深层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等等。恰好近日在工作中接触了巴面教育制度的信息,彼时对其规章制度严谨感到惊讶,现在更加理解了为何这对巴西如此重要。阅读改变世界,也应为了理解世界更多地阅读。
@悠悠Janie
身体到不了巴西,因为有书籍,目光可以,心灵可以。
@Y
认识真实的巴西,了解不一样的巴西。不带刻板印象去认识。尊重各国的文化多样性,世界和而不同、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赫尔希会笑栗壳
Este evento fez-me sentir profundamente a cultura brasèle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