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摄影了解的也不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的有问题,我觉得作者这里说的有些问题。
慢动作不降低画质的方法是升格这是没问题的,升格拍摄后按正常码率播就是慢动作了,比如一秒48帧拍摄,按24帧每秒播就是2秒。问题就是进光不够,得多打光,不过这个不难实现。
抽帧也能做慢动作,比如把原来第一帧的画面复制到1-4帧,原来第二帧复制到5-8帧,不过这么做出来效果是重庆森林里面比较经典的那个镜头,动态模糊不够,能看出来模糊,一般用来达成一定的镜头语言。后续还有算法去补帧,效果还可以,稍微降低画质一点,不过看不太出来模糊。这年头在国内找有这个技术的应该比较难。
上面举的例子才是抽4帧,抽30帧那就没法看了,一秒多一帧,ppt点的快都比这个快。作者可能想表达说第一帧拍摄48帧之后把第一秒拿掉30帧用18帧补?那首先这不是整数倍,添加会感觉速度有点卡,而且画质还是会降低。
渐进抽帧我查了一下搜索引擎,没看到有类似的说法。我个人觉得达成这个效果(以24帧举例,电视帧率不一样)可以靠把拍摄中第一秒的48帧铺到放映版本的前4秒中的96帧中,第二秒的48帧铺到放映版本的5-7秒的72帧,之后再加快直到正常帧率换常规摄影机拍摄。中间漏掉的可以补帧,或者干脆用前面那帧粘上去,只有几秒的话电视上看着也不至于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