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期而至》的那个晚上,我抱着书在沙发上坐了很久,像刚结束一场漫长的对话。心里有点空,又有点满,想说点什么,又怕说不好。想了想,还是把最直接的感受写下来,也许能帮你决定是否翻开它。
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抓人的小说。开头甚至有点闷,像冬天早晨的被窝,你赖着不想起,却又隐隐觉得外面有光。故事讲一个普通人突然接到一笔意外的遗产,随之而来的不是惊喜,而是一连串麻烦:亲戚的算计、旧友的疏远、自己对自己的怀疑。作者没急着给答案,只是让人物一步步走,走错也走,走对也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你心里。
我最喜欢的是书里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父亲对儿子的道歉,前妻在电话里沉默的三秒,邻居老太太每天放在门口的苹果。它们像暗处的线,把散掉的日子重新缝起来。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所谓“不期而至”,从来不是奇迹,而是生活把你逼到墙角时,你自己伸出手,抓住了点什么。
如果你最近觉得累,觉得什么都没意思,可以看看这本书。它不会给你打鸡血,但会在你胸口轻轻放一块热毛巾,告诉你:难过就难过吧,哭完了再出门,风还是软的。
推荐给所有还在路上的人。愿我们都能在下一次意外来临时,不再逃跑,而是说一句:好,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