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自律,以自己的节律来约束自己,
他律,以他人的节律来约束自己。
所以,人分清自律与他律是重要的。
一个人,用尽毕生精力,来吻合社会的规则,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不小心将自己燃烧殆尽。
这不叫自律,这叫他律,例如30岁去世的博士,杜梅。
这世间,最好的生活方式,不是别人看着我很辉煌,很羡慕,
而是我看着自己很满意,满意自己来到世间的一切特征,哪怕是一些小小的缺点,譬如说话直接,譬如喜欢睡觉,也能接受。
自律,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你靠自律来达成,这样的成为,并不是一开始就明了的,因为,他律会披着自律的外衣,冠冕堂皇的充斥在很多人的生命里。
外界的规则,喜欢以一种拼搏努力的方式,来呈现他律。
然而,我以为,生命的多彩在于,悠闲和闲庭信步也应该占据重要的位置,以便为生命进行缓冲。
读博是自律加他律的体现方式,但是,你能从读博中获得研究的乐趣,获得破解宇宙密码的执着,才是更加重要的。
而不是,为了某些头衔,把命都搭上了。
我小的时候,也曾很长一段时间被霍桑效应影响,以他人的关注和期待去驱动自己目标的达成。
而今,我知道,一直生活在霍桑效应之下,是一种弱点。
也就是,想要以别人的认同和夸赞,来形成自己内心的自信和价值感,是一种弱点。
当别人说你好的时候,你觉得你受到了好的引导,从而更加努力,当别人说你不好的时候,你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同。
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轻视。
因此,要学会脱离霍桑效应,人一旦学会脱离霍桑效应,你就知道,别人是无足轻重的。
如此一来,他律就不必要了。
别人觉得你该这样该那样。
你问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目标和自律吗?
如果不是,那么别人不过是将自己的认知加在你身上。
人,分不清自律和他律的区别,就容易,错把自虐当自律。
因为他律,如果与自律不相吻合,就容易呈现自虐。
一个人,他有内驱力去达成自己的梦想,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不觉得累,还很有热情,这是自律。
而当别人要求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去达成别人要求的梦想,这是他律带来的自虐。
自律并不是如机器人一样,几点工作几点吃饭。
自律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进行自己人生的完成。
一个人,每天3:00起床不叫自律。
一个人,活到了百岁,且该完成的目标一个都没落下,才叫自律。
自律不是教人如何死得更快,
自律是教人如何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