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求,字子有,冉氏三贤中的老三,以多才多艺闻名,能治政能打仗。冉求是个合格的打工人,一切为老板想,所以很不得孔子喜爱,在《论语》中是被孔子批评最多,也是批的最重的。
冉求说这话,可能是因为听到了孔子夸赞颜回安贫乐道,所以要解释自己并不是不想像颜回一样乐于学习老师的道,而是自己能力不足,至于是智力不足、体力不足还是毅力不足就不得而知了。而孔子的意思是,不管什么力不足,也是走到最后,走不下去了才不走。"中道而废"实际上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颜回就是这样,"欲罢不能",直到最后。所以冉求其实是不想学,才画了界线。季氏僭越礼制他不劝阻,也不离开,季氏聚敛财赋,他又帮着做,他确实也没法学孔子的道。孔子也拿他没办法,对老师恭敬,任劳任怨,怎么责骂也不生气,做的事情虽不合"礼",但实用效果也不错,只能生气的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我也是这样想的。不学吧又舍不得,确实对自己有帮助;学吧,又确实太慢太累。我给自己也画个界线,能学到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