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名损,字子骞,孔门十哲之一,以孝著称。费(bi),今山东费县。汶,山东大汶河。
二程的注释:"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我觉的这还是为了宣扬二程自己的思想去解读的,有注释认为这把孔子和其他仕于季氏的同学置于不义之地,我是认同这个说法,因为孔子和他好多弟子都为季康子做官,例如子路,冉有,子羔等。实际上是在孔子仕鲁的时候,经孔子劝说,闵子骞才出仕的,做了一年多才辞官,然后才有这段话,所以也是"仕大夫之家",只是仕后不想干了。辞职的原因应该是不喜欢季氏,觉得季氏不臣于鲁君,道不同不相为谋。毛奇龄著《四书改错》还有一个观点,闵子骞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费地当时太乱,不好治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意思,这个我觉得有些牵强。闵子骞对事情的认知很清晰,从他的事迹能看出来,要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开始就不会去,去干了一年认为自己干不了就撂挑子也不符孔子的思想。
闵子骞虽然不喜鲁君,季氏,多有批评指责,但在鲁国有危难的时候,并未坐视不管。当时闵子骞正在家守父丧,鲁国遇外敌进攻(有说是齐,也有说是季氏内乱,史料不详),闵子骞脱掉丧服从军,鲁国打胜了又回家继续守丧。这说明他的指责和批评是为了鲁国好,有事的时候可真上,干完了回家接着骂,这才是爱之深,而不是天天嘴上长花,把自己美的不要不要的,身边的事都不敢管,却天天用嘴去灭齐国。
这段话我觉的自己该学习的是如何拒绝别人,而不是所谓的洁身自好。如果要拒绝别人,一是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坚决之意,而不是含含糊糊,这样对己对人都不好;二是话要委婉,不能直接去拒绝,以免得罪人,给自己招祸,就像教父所说:"要把'不'说的像'是'一样'。以前自己总是做不好,要不坚定不委婉,要不委婉失坚定,患得患失,总是搞的自己很头疼,甚至因怕得罪人被迫去做能力以外的事。以后要做到坚决,然后再学会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