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个想都不会想。对家人尽心尽力,对亲戚朋友尽力而为,对陌生人量力而行,我能做到这样就行了。力就是我的心力,心安就好,抬抬手心也安,那也是尽力了。没什么衡量标准,也没法区分对错,做自己的就好,因为大家心安的原因可能不同。比如遇到老人提重物,虽不忍可自己肩周炎,帮不上忙但心安,所以不要看别人怎么做,自己觉得该做就做。
"能近取譬",推己及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自己想要的别人也想要,这个我还想不明白,大家都想要,但只有一个,我该怎么办?放在交友方面,我到是理解了一些,你想要交的什么样的朋友,对方也想交什么样的朋友,只要自己成为自己想要交的那种人,自然就会有自己想要的朋友。我觉的这个确实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难,自己不喜欢的不免强别人喜欢,这个容易些;自己喜欢的不免强别人喜欢,这个难些,但都可以努力去做,可自己喜欢的别人也喜欢,难道就要让么?我做不到,自己能接受,因为这是仁之方。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这样?
其实这次写心得体会的效果很好,想想还是应该写出来。之前期待父母家人的认可,想着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可怎么也做不到。我一直认为自己付出很多,却总是讨不到个好字。后来明白问题出在那了,我想讨这个好字,就是对别人有期待,就是想改变别人,这是不对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照顾父母是为了自己心安,辛苦是为自己心安,不是图什么才做的,与别人怎么对我没关系,为什么要有期待呢?所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只为自己心安,而不在乎父母家人说什么。从今年开始和家人关系越来越好,连续两次回家期间没有吵架,也没人挑我菜咸淡了,油多少了这些琐碎事情。从我自身来说,读论语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