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好书6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发布(下)
“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6月十大中外文学佳作,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 《新晨》杂志中文原创 | 纪实文学
《去北川》
刘大先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川”应该是当代国民记忆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得到文学持续关注。和阿来的《云中记》的不同,刘大先的《去北川》在整体观与比较的视野中,书写了北川的地理、历史、风物与人文,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之中,形成了一个地方志与博物志式的认知框架,既有历史的纵深记忆,又有现实的切身经验,更兼具理性的深入思考。刘大先将个人置入西南山地羌藏回汉同胞的生活世界之中,时代与社会经纬交织,自我与他者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立体风貌,这是有我之文、有情之书、有思之志,对于纪实文学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开拓和积极的探索。中文原创 | 散文集
《1927,我是鲁迅,我在广州》
吴小攀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本书亦可算传记之变种,所特异之处,在以鲁迅为第一人称,举凡文章、书信、日记,兼及地点时代考证,尽收其中。时人常思谋如何重新建立鲁迅与青年的连结,此可做一范例。“人间鲁迅”正在限定时间(不足一年)地点(广州)的框架里,通过细节呈现出来。此书亦可以做广州鲁迅踪迹导游指南,开本较小,不厚,随身携带甚宜。中文原创 | 小说集
《大狗》
常小琥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尺寸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晨亮(《当代》杂志主编)
相比于其他80后作家,常小琥的小说从题材选择到叙事调性,起手便有鲜明的个人标识。广受好评的《琴腔》《收山》,或许让人想到“传奇”“京腔”“怀旧”这类词语,《如英》则让我们更切近地看到,北京南城这片由工厂、宿舍与胡同、古迹拼成的区域,其独特地理、风物与人情,如何塑造了一位写作者,潜入旧日风景,对他而言并非怀旧,而是为了解谜与还债。小说集《大狗》收入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继续书写北京南城以及更遥远的故事,写末路英雄怎样与无可挽回的衰颓之势作战,也写师徒与兄弟间的情谊和纠葛,那些岁月中风干的辜负与歉疚。常小琥和他笔下人物一起,站在今昔之间的交叉路口,迎向从未来吹来的飓风,泪痕满脸。翻译 | 传记
《身体的疯狂朝圣:田纳西·威廉斯传》
[美]约翰·拉尔 著
张敏 凌建娥 译
南京大学出版·守望者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晖(诗人、作家)
如果没有《欲望号街车》,就没有以后的马龙.白兰度。在剧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角色不是男性的自我镜像,就像他剧中的女性角色,也仿佛经过了镜子的两次折射。作为一个同性恋,田纳西.威廉斯有这种“雌雄同体”的透视力。他的第一部剧《玻璃动物园》就缠绕着美、幻觉、残酷和脆弱。那种丧失感一次又一次地与一个个隐秘的内心相逢。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看似无人离开,展示的却是那种支离破碎的对峙。田纳西.威廉斯认为自己扮演了一个和魔术师完全相反的角色,他不依靠隐藏,而是靠裸露“最原始的事实”,来揭示“真相”,如果它的确存在的话。他的人生是被诅咒的,因为家庭的精神病史,他姐姐就做过脑叶切除手术,而他自己在在同性爱人病逝之后,也陷入了重度抑郁,在潦倒中去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田纳西.威廉斯所经历的那些故事,连他自己都无法虚构。中文原创 | 长篇小说
《珠江人家》
柳桦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徐列(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创始人)
电视剧《珠江人家》的成功,令编剧柳桦将其改编成小说,让人物和故事在另一种载体上继续存活。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岭南地区,讲述了陈氏三兄妹在战乱纷扰的年代中,离散后各自成长并继承父母遗志投身革命的故事。
小说的特性之一就是写好人物故事。作者在电视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个体人物的性格张力。“只有人物丰满、鲜活才能打动人。”读者通过小说了解岭南人:坚强、灵活,所以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情节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悬念迭出、充满传奇色彩,更是小说这一文体的优势呈现;而非线性叙事的结构,通过多个时间线和角色的交叉叙述,展现了陈家兄妹三人各自在珠江边上的生活故事。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背景和成长的经历,不再局限于英雄成长、家族恩怨等叙事套路,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更深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