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夏侯玄伐蜀。魏少帝正始五年(244),执掌朝政的大将军曹爽为了扬名立威,决定亲自领兵西征蜀国,驻守关中的雍凉都督夏侯玄也表示赞成。当年三月,“(曹)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这支部队加上运输粮饷器械的民夫,人数相当庞大。“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但是蜀国汉中主将王平临危不惧,部署兵马坚守兴势(今陕西洋县东北)等要塞,阻止敌军穿越骆谷,等待后方援军到来。魏军“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陷入困境,损失惨重。后来曹爽、夏侯玄听了司马懿的告诫及时收兵,“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曹)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这次军事行动魏方的后勤供应是以关中汉族居民为主,加上陇右的少数民族,负担非常沉重。“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战役结束后,“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