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我理解就是孔子为了能有机会实现抱负,去见了当权者,只是这样的行为与他所说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相矛盾。子路因为南子名声不好,就不高兴,把老头气的对天发誓。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孔子从没认为自己是圣人,只是为了减少犯错而谨言慎行,而不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很多注释在我看来就是开脱,认为圣人不能有污点,但解释的很生硬,完全无法认同。
以前把与自己理解不一样的注释,都主观认定是这些人为了维护儒家的形象而强行解释,现在来看大部分是自己错了,是"之其所贱恶而辟焉"。这个先放下,回头再看,不知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