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金瓶梅的关键: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这是一本解读金瓶梅的书,独特的是:作者是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后,转过身来关注并开始解读一部纯粹的中国古典小说,也许她是到了西方才发现,原来这本小说在西方也很有名。
有此背景,所以她的解读,我看难免不受西方学术的影响。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不懂什么高深的理论,但也有一些个人看法,我很赞同一些本土学者解读金瓶梅的角度,他们认为搞清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是解读金瓶梅的钥匙,用英语说叫key,也可翻译为关键。不然,解读这种事就变成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了。
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我先说说我的感觉,纯属根据文本阅读时的感觉,没有任何考据上的理由。
首先我觉得跟水浒三国西游记的一大不同是,金瓶梅纯属个人创作,没有民间故事或戏曲的传承。那么它文字里面的风格或特色,就完全能反映作者本人的特点。
另外与这本解读书中要提到红楼梦一样,我觉得金瓶梅与红楼梦不同的是:红楼打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是奔着名著去的,水浒有上百个糙老爷们,咱就得有上百个女子。
红楼作者鄙薄男人,要为女子书碑立传的种种突破传统的思想,在当时可谓是标新立异。
但思想上的突破,是作者真的这么想,还是为了超越其他名著呢?从人物刻画上来说,其实与其他名著一样,都存在脸谱化和标签化的雷同,都是有褒有贬的,都是要展现一丝亮色的。
而金瓶梅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追求,作者估计没想写成名著,里面也没一个好人,与红楼梦不同,金瓶梅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丝亮色。
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楼塌了,人生无常是古典文学结合了儒释道以后,所产生的一大基调,这个基调,从金瓶梅就已经开始了,但红楼梦与金瓶梅不一样的是,它看待人生以及宗教所谓的俗世,还是保有一丝明亮的颜色的,作者最起码认为宝黛的爱情是真诚的纯洁的,所以让宝玉出家时,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斗篷。
而金瓶梅的意思是:它那个世界的事,没有一件是能见得了光,见得了人的,那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纯洁的,和那种事是一样的。如果这些事都能写在书里给世人看,那种事当然也可以,写那种事,在赚眼球,博流量的作用之外,也许其真正的用意就是要让大家领会:作者写的都是见不得光,见不得人的事!在金瓶梅的世界里,也只有那种事,可能会带给人些许的短暂的愉快,其他的事情带给人的,只有绝望。
作者为了写这些见不得人的事,不得已用了化名,而且写成同人小说,显然其用心就是急于表达,借僧道,表无常,都是幌子,秋水堂解读中提到的什么宗教式的悲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实际上兰陵笑笑生并不在乎能不能成为名著。我认为在考据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时,不应忽略作者这个特点。从文本阅读中搞清楚作者本人的特点,在寻找兰陵笑笑生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验证,那就真正找到了解读金瓶梅的钥匙
此外,金瓶梅在文字方面有口语化甚至方言化的特点,内容上又涉及很多底层的生活,所以我感觉不能是经过科举考试,出来长期做官的人写的,但作者对官场文书又十分熟悉,所以我倾向于有人推测的,是某一个做过师爷的人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