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好书6月十大人文社科原创佳作发布(上)
“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4年6月十部人文社科原创佳作,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扎布让的黄昏:1630年古格王朝的危机及其灭亡》
黄博 著
巴蜀书社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古格王朝被视为一个神秘的王朝,其开端颇辉煌,出现了大译师仁钦桑波、佛教大师阿底峡、国王喇嘛依西沃等,留下丰富的历史记录,但传了16代国王后,大约于1630年左右,突然灭亡,在网上,这甚至被写成“一夜之间消失的古代王朝”,成了“历史之谜”。因今人经常引用的西藏史籍多是古格王朝灭亡前写成的,对于古格王朝后期的状况,无法涉及。它是如何衰亡的,遭遇了怎样的危机,其基本过程如何,相关人员到哪里去了……凡此种种,只有一些零散记录,甚至只是暗示。对于后来的研究者,这些记录的最大问题是彼此无法互证,不同材料的记录者都没提到其他的见证人,则另一方记录的真伪难断,成为一个个孤证,无法串联起来。本书虽小,却凝聚了作者的巨大努力,其爬梳功夫、史识、多方面学术素养,常出新见,令人拍案叫绝。作者精描出古格王朝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可能做出的应对,从而在零散的史料中钩沉出一条自衰而亡的清晰线索。本书不仅对于深入了解古格王朝历史有价值,对于理解西藏当时的历史,乃至学习深描历史的研究方法,都有参照意义。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国际敦煌学学术史
《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著
中华书局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潘凯雄(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诚如书名“满世界寻找敦煌”所示:作品全面梳理了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40年来跨越11个国家、48座城市,到世界各地寻访稀见敦煌文献的历程。作品叙论结合、以生动翔实的笔法展现了一位青年学者在探宝觅珍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的足迹,成为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作品,展示出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执著的学术追求,它既是19世纪以来西域探险史的极简读本,也是敦煌及西域文物文献发现及传藏史的详解。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追本塑源:元朝的开国故事》
张晓慧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
2024年6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唐山(资深媒体人、书评人)
喜读蒙元史者,常少言其开国史,因相关记载凌乱,头绪繁杂,很难整合出清晰的线索,结果是各有解释,依据不同,很难达成共识。本书别开生面,作者首先提出,蒙古本多元,不同部落甚至语言都不尽相同,但汉文史料常不求甚解,视为一体,将不同部落的故事硬性串联起来,编造出时间脉络。以成吉思汗早年经历为例,一会儿出现在蒙古草原,一会儿又出现在东北地区,显然是把不同部落理解为同一部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解释,难免让人产生蒙元帝国“突然崛起”的误会,则其后来惊人的战力从何而来,成为自由发挥地带。此外,不同史料中关于蒙古先世的梳理,亦是无头乱案,本书则力辟以往线性的血缘传承观,依据草原部族社会的”圈层结构“说,加以梳理,读来有茅塞顿开之感。
作者对蒙元早期的社会结构,如怯薛制、祖制想象、汗位传承等,都提出了新观点,以往相关问题常用“草原习惯”等模糊说法,一笔带过,而本书则清晰地阐释了其形成源头、发展脉络,乃至对种种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读来有迷路者突见路标之喜。读史离不开史料,史料既可解惑,也能生惑,这就需要如本书作者这样的学者,运用多学科的综合能力来破解。本书的价值不只在于厘清蒙元开国史,也在于呈现了一个好的研究范本,让读者看到了相关方法的力量。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宋念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亚洲”本身就是来自西方的地理概念。这一地理/政治概念的界定,正是通过“既是知识又是权力”的地图来完成的,也可以说,地图见证了“亚洲”这一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想象、探险、商贸与战争。然而,这一知识体系的形成,也并非铁板一块,本土与外来,个体与大众,古代与现代,都在参予着这一建构。观察这一过程,殊为不易,以地图为线索与脉络,才算有所依傍,但仍然言未尽而意仍无穷。本书体现了历史主题性研究迷宫式的魅力,也是对我们身处世界的一次新的观照。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隋唐帝国权力结构与制度演进》
雷家骥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 刘晖(诗人、作家)
关于隋唐政治史,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陈寅恪的“关中本位说”,而钱穆等人对此也多有洞见。本书从这些大师的观点出发,又不囿于前人所见。比如说,陈氏假说为:自北周实施该政策,至武则天时期才被摧毁,其间出现了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的严重冲突,而擢拔寒族,打压士族,正是武则天得以登上帝位的基础。陈氏假说一经问世,影响巨大,而质疑者也不少。隋、唐皆以士族为其权力基础并无疑问,但是其中的地域因素是不是最关键原因,值得深入剖析。本书认为关陇集团并未占据绝对优势,如贞观名相杜如晦为关陇人,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却都是山东人。在解读杨坚和杨广父子的皇位传递、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等历史事件中,本书屡有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