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本面分析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在有序回落中保持较快增速。2011年四个季度的GDP分别增长9.7%、9.5%、9.1%和8.9%,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201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2%,比2010年回落1.2个百分点。从全年看,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与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从世界范围比较,我国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

2011年,我国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在需求结构方面,大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扩大进口,外贸顺差明显收缩,全年外贸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1—11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长15.8%和16.5%,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个和2.5个百分点。在节能减排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的比重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2012年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国际看,各国刺激政策力度缩减,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慢,外需收缩对我国的影响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制造业产能过剩压力增大,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9%,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保持投资稳定增长难度较大。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约束和生产成本上升等供需两方面因素制约,存在进一步回落的可能。

二 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近年来逐渐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和支持,对于装备制造业影响最直接的政策如表2-1所示。

表2-1 2008—2012年国家出台的装备制造业主要政策汇总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国家政策内容整理。

三 技术环境分析

如图2-1所示,在技术环境方面,2005年以后,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行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装备制造业总体的技术水平。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新有较大进展。2009年5月以前,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速一直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但自2009年6月起新产品产值的增速逐步上升。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将近20%,已高出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将近6个百分点,表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市场需求拉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图2-1 2009年1—11月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及新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国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环境来看,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装备制造领先企业掌握着核心关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后,装备制造业进入又一轮占领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时代,技术发展趋势以大型、智能、精密、高效、清洁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