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进城

杏花村村口的大槐树下。

村子离清河镇远的很,上次陈氏为了省钱,背着东方走回来,足足走了一个半时辰。

今日是要去镇上卖东西,迟则生变,陈氏咬牙花了六文钱,带东方坐村里的牛车去。

牛车是村头牛富贵家的。

富贵家在杏花村没有地,咬牙凑钱买了头牛,天天靠接送村里人去镇上生活。

送一个人是两文钱,但陈氏带了东方,大背篓又占了一个位置,所以给了的六文。

牛车是人满就走。

早上人齐的快,东方和陈氏并没有等很久。

车上坐的都是一个村的,路上好多人跟陈氏搭腔。

经过刘氏昨日一闹,村里人都知道赵家多了一个好看的下人,大家话里话外都是在打听东方。

东方当自己是一个哑巴,默默听陈氏跟村里人打太极。

不管谁问,陈氏都是热情地回应,但说话滴水不漏,半天也没说一句实质性内容。

东方不禁佩服陈氏,做间谍就需要嘴巴严,不过自己应对办法主要是话少,陈氏这样的才算高级。

说了等于没说,还能让别人觉得她亲近,好说话。

“决明娘,你背篓里装的啥呀,还专门花钱?”

两人对视了一眼,出门前,东方就提醒了陈氏,路上会有人打听。

不管在哪里,总会有人恨人有笑人无,不能保证全身而退,就必须得保持低调。

陈氏按照在家里编好的说辞掀开布,扒拉了最上面一两层给大家看,解释,“家里的白菜,想拿镇上看能不能换点银子。”

白菜是早上菜地里现砍的,水灵灵的,特别新鲜。

陈氏一说完就重新把黑布盖上,半个身子护在背篓上。

“天!”有人酸溜溜,“几颗白菜能卖多少银子,怕还不够花的车费,真败家!”

“是嘛?”陈氏笑笑,不生气,“怪我不懂行情!早知就留着自己吃了,我只顾着顺路了。”

她都这么说,别人还能说啥,就算还有人怀疑,像东方说的,无缘无故,他们不会直接上手。

就这样,算是一路平安地进了镇上。

比走路来,早到半个时辰。

清河镇不大,城墙很破旧。

牛车不进城,牛富贵将人放在城门口的位置。

“老规矩,申时末,城门口汇合,”

他丢下这句话,甩鞭赶牛,回去拉第二趟。

东方背着背篓,跟在陈氏身后进了城。

一条主干道将清河镇分成了东西两市,东市是各种买卖的地界,西市住人,也有卖东西的,但极少。

二人去的是东市最繁华的市集,繁华热闹的主街道上,伫立着各种药店、商铺,食肆,酒楼……,应有尽有。

还算繁华!

东方心里中肯地评价,清河镇辐射周围十八个乡村,镇内常住人口三万左右,规模不大,在古代不算小。

这些都是她昨天打扫卫生,在赵决明房间书架上一本抄写版县志上了解到的。

陈氏带着她站在一家叫“百草堂”的药房门口。

她说:“镇上还有一家叫杏林园的药店。”

在杏花村,陈氏熟悉的地方,她自信又稳重,进了城,东方难得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些紧张和局促。

东方冲她勾了勾唇,“没事,咱们先进去问问,他们不收的话,再去杏林园。”

有人充当主心骨,陈氏稍微放松了些。

东方这丫头,做什么都大大方方的,哪怕奄奄一息被自己买走那日,也没见她真正慌乱,弯过脊骨。

她不禁又想,东方真的只是一个丫鬟?

“二位,来买药还是看病?”百草堂的伙计见门口杵着两个人,走了出来。

东方紧了紧背篓的草绳,问,“小哥,请问贵店收药材吗?”

伙计不是第一次见有人问,如实说:“收,但姑娘,我们百草堂也不是什么都收的。”

一般的药材人人都会采,店里早有个固定送货,目前他没听说掌柜的说要换。

“我这不是一般药材!”

只要收,那就好办了。

伙伴一听,立刻引人,“那二位请进,直接跟我们掌柜的聊。”

东方很满意他们家的服务态度,没因她和陈氏穿着寒酸而另眼相待,若是给的价钱合理,那她就会直接出手。

陈氏看东方应对自如,没说什么,沉默地跟在了后面。

百草堂里面很大,一整排装药材的斗柜立在中央做隔断,后面作大夫平时坐堂看诊用,前方只抓药,布局非常合理。

清早没什么人,只有一身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人埋头在药柜前的账台上算账。

中年男人打几下算盘就舔一下食指,翻一页账本,跟东方以前电视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掌柜的。”

伙计走了过去,指着东方二人,“这两位说有药材,问咱们收不收?”

“不是跟你交代过?”被打断的掌柜有些不耐烦。

东方省的他错怪伙计,直接说:“掌柜的,鹿茸您收吗?”

那掌柜一听,忙从柜台后走出来,换了一副笑脸。

“在下百草堂的掌柜周礼,你们真的有鹿茸?”

鹿茸可是稀罕物。

周礼不是不信她,只因野鹿好斗敏捷,就算猎人中的好手,一年都不一定能狩猎一头。

东方没藏着掖着,放下背篓,搬出白菜,露出里面分割好的鹿肉,一副完整的鹿茸就放在最上面。

周礼看到还有鹿肉,高兴地说:“居然还有鹿肉?”

“鹿肉您也要?”东方将鹿茸递给他,心想鹿肉是打算卖到酒楼的,若百草堂要的话,省的她跑一趟了。

“要!”周礼答的肯定,解释,“本草纲目记载,鹿肉味甘,补虚赢,益气力,强五脏!”

百草堂不直接卖,但他们可以拿来送人情,比直接卖更有价值。

他接过鹿茸看了又看,闻了又闻,中肯地评价,“嗯,不错,头茬鹿茸,虽不是极品,却也不差,算二等鹿茸。”

东方不懂这些,听他继续。

周礼沉思了一会,给了一个数,“百草房能给到一百三十两”

东方对古代银钱没什么概念,她转头去看陈氏,见她眼睛都瞪圆,心里就有数了。

“行,那就一百三十两。”

周礼不由地竖了大拇指:“姑娘做事爽快!“

东方笑着接受了。

在鹿茸上,周礼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鹿肉,跟后面发现的,压在最下面的鹿骨都按照市价一块儿收了。

所有的加一起,东方一共挣了一百八十七两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