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从郑板桥的糊涂说起
- 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
- 宁夏杂文学会
- 1404字
- 2015-04-20 12:19:31
“作者简介”王学江,男,回族,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宁夏灵武市文联。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微型文学作品选》《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灵性山河》等文集,出版有散文集《石头的生命》。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杂文学会会员。
说起郑板桥,知道的人肯定不少。对于他的“难得糊涂”,不但知道的人不少,而且作为座右铭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一些官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赫然挂着“难得糊涂”作座右铭。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官员,郑板桥清正廉洁,不阿权贵,心中有百姓,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郑板桥也曾经“糊涂”过一次,而且其教训令人深思。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扬州城内有一个富豪,十分喜爱郑板桥老先生的字画,他请人说话、送礼索字,都没有得到。后来,他探得郑板桥爱吃狗肉,特意在闹市区开了个酒店,专卖狗肉。一日,郑板桥从街上走过,闻到了狗肉的香味,便不顾一切地进去享用了一番,等到付钱的时候,一摸口袋,囊中羞涩,店主又极力推却坚决不收钱。郑板桥老先生觉得心上过意不去,于是作画赠之。当事后郑板桥知道了店主的本意后,很是后悔。
富豪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谓动了脑子,想了办法,其巧处在于投人所好,曲意得之。郑板桥吃了人家的狗肉,又没有银子付账,用画抵钱,对于富豪来说,受之无愧,是符合交易原则的。对于郑板桥来说,最大的失误在于经不起狗肉的诱惑,对自己的经济实力又没有充分的把握,从而得到了享受,失去了原则。
郑板桥虽已作古,但其吃狗肉的教训却是值得我们记取的。在现实生活之中,总有一些包括我们的领导在内的人,轻易上当受骗被拉下马,轻的被撤官除职,重的由人民的功臣变成人民的罪人,这固然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其弱点,投其所好所爱有关,但重要的恐怕还是与自身在金钱美色面前失去了应有的原则和警惕有关。只要你扎紧了思想防线的篱笆,有多么狂的狗也不可能钻进来的,有多么高的招术也奈何你不得。
应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为政清廉,敬业奉献,对于那些拉拉扯扯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但还是有不少人中了人家的圈套,其症结在什么地方呢?大概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经受住“欲望”的诱惑。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的“曲术”实在是高得不得了,比起那位郑板桥遇到的富豪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很有一套绕弯弯走曲线的办法,爱听好话的,他们三句好话当钱使,把你说得欲仙欲醉;爱品字品画的,从名家出高价购来相送;爱名花名草的,不时奉上国色天香;爱好集邮的,便送去“祖国山河一片红”;爱跳舞的,找来香草美人相伴。本人实在没有爱好的,不要紧,夫人总有爱好吧,走“枕头路线”,走公子路线,走公主路线,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成功的一条吧,直到攻破你的“城池”为止。赖昌星的名言“不怕搞不倒,就怕没爱好”就是最好的证明。
打铁先得自身硬,要识破并有效抵挡这些“曲术”,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五种人”,即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廉人,作风上的正派人,遵纪守法的自觉人,敢于同不正之风斗争的铁面人。郑板桥的失误只是失去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曲术”面前“难得糊涂”,无疑就会丧失党的原则和立场,丧失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来。作为自然的人,人人都有爱好,有追求,那是你自己的事。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你就应该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提高免疫力,保证郑板桥吃狗肉的失误不在自己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