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一边玩去
- 明末,我崇祯不装了,开杀
- 姓姓姓姓徐
- 2118字
- 2024-07-23 00:09:00
面对朱由检的铁证如山,袁崇焕竟然还有应对,真可谓是你有来言,他有去语,应付的天衣无缝。
“陛下,不是臣不肯出兵,实在是那奴兵狡诈,臣不敢有失啊。一旦宁远有半点闪失,则整个辽地都将不复存在,”袁崇焕说着说着,甚至有些委屈起来。
朱由检心底暗暗冷笑。
你袁崇焕不是没跟金人打过交道,竟然说金人有二十万大军?你自己信吗?
努尔哈赤刚被你一炮轰死,皇太极刚被你打跑,他们能有多少人?
二十万?他们真有二十万大军,你早没了。
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率军五到六万,号称十三万。
宁锦之战,皇太极率军不到八万。
哪里来的二十万?
朱由检要不是看过战报,还真有可能就信了。
养寇自重?袁崇焕你真该死啊。
不过,现在还不是杀他的时候。
朱由检不置可否的看了眼袁崇焕,突然说道:“朕听人传闻,说你在辽东之时,曾与蒙古人有生意上的往来?”
袁崇焕浑身一震,低下头去。
辽东地区其实一直都有猫腻,后世很多人甚至说袁崇焕和皇太极私下往来,说他跟皇太极有生意交往。
这还真是冤枉袁崇焕了,他至少不敢这么做,但是他与蒙古人有私下交易倒是真的。
不如说,辽东地区看似是战乱地区,实际上关外四通八达,北上是蒙古,南下还有港口,乃至和朝鲜眉来眼去。
光是从山东莱州登州等地,就有多少艘货船往来辽地之间。
所以辽东的水深着呢。
不管后世网友传闻的晋商走私,还有以东林党为首的那批江南地主。
看起来辽东失地很丢人,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里面都是生意。
尤其是袁崇焕。
“袁崇焕啊袁崇焕,你总是跟朝廷喊穷,哭着说没粮食,没兵员,没钱没马。朝廷一直是紧着你的部队给钱、给人、给粮。当初的袁袁可立和孙承宗,也都是因为你和魏忠贤而被裁撤。”
“可结果呢?你是打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不假,但是这两场战役里面的水分,你是真以为朕全然不知?难道没有袁立可和孙承宗的半点功劳?”
“还有你辽东军备呢?粮草呢?你是非要朕剐了你不可?”
朱由检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
孙承宗,万里三十二年的进士,于天启二年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督师山海关外。
当初在朝臣普遍提议放弃辽东的情况下,孙承宗毅然请求担任蓟辽督师,并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极大的加强了东北的边防,同时大力支持积极防御的辽东策略主张。
可以这么说,孙承宗打造的山海关防务和关宁锦防线,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间,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未能打破这道壁垒森严、布防严密的军事防线。
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山海关关门宁静,狼烟不举,基本稳定了京师东大门和辽西走廊的军事形势。
袁立可更是四朝元老,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既是清官廉吏,也是抗击后金名臣。
清朝建立以后,甚至不惜为袁立可而大兴文字狱,焚毁了关于袁立可的传记与著作,使袁立可的资料几乎都被历史淹没。
没有袁立可和孙承宗的先前努力,真就全靠袁崇焕自己吗?
袁崇焕抬起头,张了张嘴,想要给自己辩解,但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也隐约感觉到了,这位崇祯皇帝好像对自己有些敌意?
想了想,袁崇焕试探道:“陛下,其实臣有一策,名为五年复辽之计。”
他竟然还敢提这事儿?
朱由检脸都黑了。
历史上,袁崇焕也是在被撤裁回京之后,对崇祯提了五年复辽的计划。
当时他说‘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
崇祯大喜,表示自己将‘不吝封侯之赏’。
四名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也纷纷赞赏袁崇焕是‘奇男子’。
要知道,上一个奇男子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对王保保的称赞,那也是太祖终生不可得的男人。
可后来也有人质问袁崇焕,这五年复辽的计划真的可行?
袁崇焕也承认了,乃是‘聊慰上意耳’。
说白了就是吹牛皮的大话敷衍崇祯小皇帝的,毕竟小皇帝当时才十七岁(也就是来年的事)。
可是话都说出口了,袁崇焕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众所周知,当你说了一个谎言,就需要不断的用新的谎言去圆慌。
于是袁崇焕提出了可谓是苛刻的条件。
他要求‘五年之中须事事应手’的诸般条件,如钱粮、武器、人事以及言论管制(杜绝浮议)等。
崇祯帝不但一一应允,还指示吏、兵、工、户四部尚书协助袁崇焕,并承诺自己不会听从浮议。
阁臣又奏请提高袁崇焕之事权,收缴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赐给袁崇焕。
你要啥给啥,而且你的事全由你一人做主,连我这个皇帝都不会质疑你分毫。
崇祯真的做到了,哪怕毛文龙被他所杀,崇祯都没有怀疑什么。
直到皇太极兵临城下,崇祯才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傻子?
想到历史上的这些糟心事,朱由检差点没气吐血了。
袁崇焕啊袁崇焕,你是真拿我当傻子玩呢?
大明已经这样了,我再让你祸害五年,干脆老子直接去煤山上吊算了,省得日后没了位置。
特娘的,老子那么好骗吗?
何况这五年时间给你,还不如让我自己来发挥,别说五年复辽了,老子甚至还要推平蒙古拿下朝鲜再去打下小日子呢。
如今海外还未开始工业化革命,大明还来得及。
虽然大航海时代被落下了,可不要紧,朕还有机会带着大明逆天改命。
这一次,不会再有八国联军入北京了,老子要打到海外去。
“袁崇焕,”朱由检想着心里的野心勃勃,不对,是雄心壮志,再看向袁崇焕时,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失望之色,说道:“你,玩去,该干嘛干嘛去。朕的班底,用不上你这种人。”
“对了,朕听说你也给魏忠贤修过生祠?很有钱嘛。回家自己去翻翻账本。我之前饶过魏忠贤一命。你自己选一下想死想活。我给你选择的机会。看你自己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