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京电校花

两人的争论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老道的主持人给打断,话题又拐到了《武林外传》上。

哪怕陈鸣再想蹭韩涵热度,也不可能逮着一只羊猛薅。

现在还能说这次争论是意外,万一吵出真火来,反而会偏离了他最初宣传《武林外传》的期望。

不过聊天室不谈这个了,网友们可没闲下来。

特别是陈鸣让卓伟提前安排好的水军,半天功夫就将韩涵和杨蜜的争论给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这个时候,网上发言的可不光是男生,女生同样参与得很多。

不像前世,发个腿照就让一帮大老爷们儿激动个不行,这会儿肉菩萨都多得是,女号背后百分之九十九是个妹子。

还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是为了吸引用户的麻花腾。

一石激起千层浪,韩涵站在风口浪尖的同时,杨蜜和《武林外传》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采访结束的时候,陈鸣还让人特意跟韩涵联系了一下,表示这边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情。

人家表示没什么,显然是没料到这种肮脏的手段是人为能做出来的。

唉,千禧年的人还真是单纯。

当然陈鸣指的是精神层面的单纯,这年代的人更擅长肉体打击。

三天的时间过去。

陈鸣在办公室,抖了抖手中的报纸,上面头版赫然便是《武林外传》实时访谈当中韩涵的言论。

传统媒体也不会放过这难得的热点话题,尤其那个人还是此时的文化偶像。

“做得不错,把你的人脉充分发挥出来了,不过接下来就不要再跟进了,自有人会接手。”陈鸣放下报纸,对卓伟说道。

就以韩涵的个性,不知道得罪过多少人,那帮人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个打击刺头的机会,保证比陈鸣更卖力。

对此,陈鸣打算把对韩涵的歉意给先埋在心底,等到后者成熟一些,可以拉过来帮自己拍电影。

对方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等等电影,其实拍得都挺有意思的,有种他个人风格在里面,最关键的是能赚钱啊。

“明白。”

卓伟恭敬道,“都是您栽培得好,我不过是打个下手。”

他可不敢跟老板争功,见识过对方的手段后,他只觉得自己确实跟对了人。

还是头一次觉得,有人居然能比他手段还要脏。

“不,我说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

陈鸣加重了语气,听到敲门声,他才摆了摆手道:“没事就回去吧,其他的宣传计划照常,以锻炼我们自己的队伍为主。”

这种脏活怎么能是他这个当老板的功劳?老板的初心永远是好的,都是下面人理解错了导致执行方面出了偏差。

再不济,也是临时工干的。

等到卓伟离开后,李叔走了进来。

“您的班主任推荐了一个女导演,来咱们这儿寻求电影投资,现在正在等候区坐着,您看……”

李叔犹豫了一下,补充道:“那个女导演我看着挺眼熟,好像是《小李飞刀》里面的惊鸿仙子。”

他对于影视圈不了解,可在晋省的时候电视剧没少看,尤爱抗瀛剧和武侠剧,对于当时惊为天人的惊鸿仙子是记忆犹新。

“那我知道了,于飞鸿嘛,也是我们京电出身,算我学姐,没想到老班会推荐她到我这儿。”陈鸣摩挲着下巴。

对于这位学姐,他可是印象深刻,对方在上学期间算是京电公认的校花了,而对方想要拍摄的电影,应该就是09年上映的那部《爱有来生》。

为了这个电影,于飞鸿可以是停下了她演艺事业。

也是因为这个电影,后者原本安稳的生活,不得不重新出山拍戏,哪怕过了气。

当然,现在于飞鸿还算是在人气巅峰期的末尾。

“把她给请进来吧。”陈鸣说道。

不多时。

于飞鸿就被李叔给领了进来。

恬静的气质,以及散落肩头的黑直长发,还有那张令不少男观众魂牵梦绕的容颜,都让陈鸣眼前一亮。

对方身上的女人味并没有因为年纪的上涨而下落,相反更加浓郁了。

是少有的越年长越有韵味的类型。

“学姐好,早就在学校听闻过学姐的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见虚传啊。”陈鸣起身上前握住对方的手。

嗯,挺嫩的,这文艺工作者就是会保养。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是89级的,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你怎么可能还听过?”于飞鸿轻笑道。

“那您可就小瞧自己了,当时您入学的情景,到现在学校还流传着,多少男生都惦念。”陈鸣说道。

他还真不是夸大,对方入学时就成了公认的‘校花’,要知道在她之前,京电公认的两大校花是蒋文丽和徐晴,这个含金量有多足可想而知。

她也是那一届唯一留校任教的学生,就说贾晶雯和徐婧蕾就曾是她带过的学生。

“让你夸得,我自己都觉着不好意思。”

于飞鸿对于这种溢美之词早就习惯了,她没有继续下去,而是直入正题道:“我这次来是王金松教授推荐过来的,他说你们公司正在搜集项目,我有一个故事已经准备了六年,目前资金上有一定的缺口。”

说着,她拿出了一本书,放在了陈鸣的面前,这本书的名字叫《银杏银杏》,是魔都女作家须兰在199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陈鸣对这篇小说并不熟悉,但他对对方要拍的电影很熟悉,以前有看过盗版碟。

反正以他个人的看法,《爱有来生》这部电影不值得他花钱进电影院去看,太拖沓了,故事也空洞。

更多是导演个人情感的表达,说白了是他们这些影迷花钱助导演圆梦。

但要认真去讲的话,至少于飞鸿给了影迷们最大的诚意,能从电影当中感受到她的真诚。

在陈鸣思索的时候,于飞鸿讲述起了自己与这个小说的缘分。

“我是在96年美利坚求学期间,回国的飞机上看了这篇小说,从此以后《银杏银杏》的故事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了,只不过当时的我还只是个学生,没有资本去支持自己拍摄。”

“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这部电影的画面在我脑海里已经生根发芽,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希望它能出现在大银幕上与大家见面,阿九和阿明的故事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于飞鸿说完,情绪逐渐激昂了起来,她确定这部电影就是她的梦想,一定要搬上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