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喝个茶而已,你丢王炸?
- 文娱:歌王从全国自驾游开始
- 君莫问曾经
- 4128字
- 2024-09-14 23:00:00
遇到美好的事物,报以欣赏的眼光,这些都无可厚非。
毕竟,欣赏美是眼睛最大的价值之一。
只要心思端正,倒也没什么可诟病的。
杜芸自然知道自己对男人到底具有怎样的吸引力,尽管这些都不是她能够控制的。
但这么多年下来,她也早就习惯了,所以对于众人的反应并没有在意。
沈欣月只知道她因为遇不到好的作品,也没有合适的机会才一直没有红,最后心灰意冷选择了退圈。
而她不知道的是,正因为杜芸这无处不在的尤物魅力,当年在圈子里不知道给她带来了多少麻烦。
说句凡尔赛的话,她但凡没有这么大的魅力,说不定歌手这条路走的还能更顺利一些。
正因为她的魅力太大了,不可不免的吸引了太多的狂蜂浪蝶。
给她送作品的不要太多,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
而她又没有太大的功利心,自然不需要靠着某些手段去攀附去往上爬。
不出所料的是她的拒绝自然惹恼了不少人,想给她上点手段的人太多了。
最后不堪其扰的她这才选择了退圈。
实际上,哪怕退出了那个圈子,依旧没有摆脱这种烦恼,开了个茶室她都不敢露面太多,要不然,那个茶室都不一定能开的下去。
甚至她平时除了必要的情况,基本上很少出门,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看书作画练习书法。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因为一条信息就赶过来的原因,主要是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确实无聊,好不容易离朋友这么近,她不来看看太说不过去了。
正说着呢,天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阴云密布,细密的雨点悄无声息的坠落下来,在地面画出一个个圆点。
“啊?下雨啦?”
“别站着了,快进来!”
“都找地方坐吧,别站着了。”
赵宗明招呼大家坐下,指了指桌上的茶杯说道:
“尝尝你们大明老师珍藏的茶叶,在这个千年渡口,镇江文脉,喝一口珍品茗茶,也算是情景相依了。”
“幸好行李都在车上,要不然你们今天还没有机会尝到,这茶叶大明老师可是珍惜的很呢,”
“哦对了,还要谢谢人家售票处的热水,要不然也喝不到,哈哈哈。”
在赵宗明的引导下,大家也纷纷端起茶水品尝起来。
“茶叶就是用来喝的,给你喝是浪费,所以我才舍不得,但是请大家喝我还是很开心的。”
对于赵宗明的打趣,于大明一点都不买账,根本没给他留面子。
“什么话,我喝怎么就浪费了?春节我不是还送你一罐茶叶吗?”
面对赵宗明的辩解,于大明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就挤出来一个字。
“嗯。”
“……”
嗯就完了?没了?
对于他的反应,赵宗明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这两位大佬吵吵闹闹的太多了,其他人早就已经习惯,只是第一次来的杜芸明显还有点不适应,一脸惊讶的看着,好像生怕他们俩打起来一样。
“芸姐不用担心,两位老师只是在开玩笑。”
“他们一直这样吗?”
“对啊,我跟你说,我刚来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但是……”
看着嘀嘀咕咕窃窃私语的两个小姑娘,赵宗明大概也是觉得有点丢人,所以麻利的偃旗息鼓了。
见两人看自己的目光好像不太妥当,他连忙转移话题。
“咳咳,怎么样?这茶好喝吗?”
沈欣月不懂茶,所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看向杜芸。
对方不愧是开茶室的,对此还算有些了解。
“茶叶蜷曲,色泽砂绿,茶汤金黄,香似幽兰,入口醇厚,这应该是极品铁观音吧?”
“谢谢赵老师跟于老师,能让我有机会喝到这么好的茶。”
听杜芸说的头头是道,其他人顿时满脸惊讶。
江扬更是端详着手中的茶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对方是怎么分辨出来的。
在他看来,茶叶都差不多一个样,顶多就认识个红茶绿茶,红色的就是红茶,绿色的就是绿茶,他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
毕竟,品茶那都是文化人的事,他一个玩摇滚跟民谣的地下歌手,你跟他说这么高端的,他也不懂啊。
“哦?没想到杜姑娘竟然懂的这么多?看样子应该也是茶中高手吧?”
“于老师叫我小芸就行,我也没有懂太多,就平时偶尔喝一些。”
杜芸嘴上说的很谦虚,但在座的可没几个人会信。
偶尔喝茶不仅能一口说出茶叶的名字跟出处还有茶叶的好坏?
只有经常喝茶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的细微差别,一般人甚至都很难注意得到。
“芸姐就是开茶室的,平时经常接触茶叶,知道也不奇怪吧?”
沈欣月不明所以,见大家好像很惊讶的样子,所以特意解释了一下。
只不过她刚说完,杜芸脸色微红,连连摆手。
“没有没有,我就开了间花茶店,不入流的。”
她这么一说,于大明倒是理解了。
任何地方都有鄙视链,茶叶里面其实也有。
而花茶作为最新火起来的品种,确实有些上不了台面。
不是花茶不好,而是在喝茶的人眼里,花茶有点离经叛道,甚至都算不上正经茶叶。
当然了,这也就是圈子里的一些说法,不是相关的人,一般也没谁会在意。
“没有那么多讲究,茶就是用来喝的,体会的是其中韵味,考虑太多就失了本心了。”
于大明打了个圆场,没有再去纠结这个问题,毕竟是在录节目,这些有争论的内容,能不说尽量不说。
“所以,到底是怎么喝出来这是铁观音的?铁观音我听说过,好像是很有名的茶叶,但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去分辨。”
彭倩平时真的很少喝茶,她对这些真不懂,所以才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铁观音,算是乌龙茶的一种,乌龙茶呢是介于绿茶跟红茶之间,算是半发酵的一种茶叶……”
见彭倩问起来,于大明笑了笑,然后看了一眼杜芸,示意她来解释。
杜芸略微惊讶以后,便笑着给彭倩大致介绍了一下。
其实茶的文化内涵有很多,这里面的故事就更多了,要说清楚,没个几天几夜不行。
但简单说一下还是可以的,起码能让人分出来绿茶红茶跟乌龙茶的明显差别。
……
众人坐在亭子里,喝着茶,看着远处的长江,近处的青砖黛瓦,心中顿生悠然自得,心旷神怡之感。
“这些房子好像是民国的吧?”
“是的,这边是民国的建筑,那边是仿古的,明清样式居多,另一边那里还有欧式的建筑。”
“还有欧式的?有什么故事吗?”
“听说好像是以前的领事馆”
“这么说这里基本上凑齐了从古代到近代的所有建筑形式?甚至西方的都有?”
“算是吧?应该没有那么全面,但也非常有特色了。”
“以前怎么没听说过这么好的地方呢?”
“现在不就知道了?不仅知道,还亲眼看到了。”
“哈哈,说得对,这地方好啊,真有特色。”
“好山,好水,好地方”
“好茶,好事,好风景”
“话说十大雅事:听雨、拾花、赏画、焚香、探幽、对弈、抚琴、品茗、酌酒、侯月”
“咱们今天有幸快要凑齐其中的一半了吧?”
“听雨有了,赏景如赏画,也算是有了,探幽应该也算吧?再加上一个品茗,这就四个了,要不咱们再来个抚琴,凑齐雅事的半壁江山?如何?”
“可以啊,咱们也附庸风雅一回,麻烦工作人员去取一把吉他过来,咱们谁先来?”
彭倩看着这帮老朋友又是赏景,又是讲故事的,听到还要抚琴,顿时来了兴趣,难不成要现场写歌?
不过很快她就摇了摇头,彭倩也知道,写歌肯定没有那么容易,那就是唱已经有的作品了?
不过这样也不错啊,亭子外面在下着雨,亭子内在喝着茶,再加上一帮朋友,一起听歌唱歌,这感觉一点都不差。
很快吉他就被拿了过来,这工作人员也是个妙人,说是让他拿一把。
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把几个人的吉他基本上都拿了过来,甚至还特意把江扬的吉他亲手送过来,一脸期待的样子。
江扬有些哭笑不得的接了下来,看着对方的眼神,心里不由得吐槽道:‘你在期待什么啊?’
“嘿嘿嘿,我先来一段!”
当啷当啷~当啷~
“一起啊?”
“走着!”
几个大佬你一段我一段,时不时唱上两句。
虽然不能整首去唱完,但你来我往的也非常有节目效果。
有时候会即兴来一段刚想到的旋律,大多数时候都是弹的之前的作品。
遇到耳熟能详的,彭倩跟沈欣月他们还会跟着唱两句,也就两句,不能再多了,再多就要花钱了。
闹了半天,大家都有些累了,纷纷把吉他放了下来,一边兴致勃勃的聊着,一边喝口茶休息休息。
赵宗明撇了一眼老神在在的江扬,心思一动,探寻的看了他一眼,试探着问道:
“江扬,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感悟?”
江扬闻言看了自己老师一眼,刚要摇头,但很快就明白了对方什么意思。
这是要让自己唱首歌啊?
大概是觉得明说怕自己接不住,到时候影响自己的名誉,所以才问的这么隐晦。
但同时也是给他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啊。
江扬刚才还真没往这方面想,但现在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有几首合适的作品。
又想到刚才那个工作人员满脸期待的样子,不由得无奈的笑了笑。
迎着赵宗明的目光,江扬顿了顿说道:
“倒是有点想法,要不我给大家唱一段?”
“来来来,你小子这有点想法哪次可都不是一点。”
“让我们听听看,你这次又能拿出什么作品来。”
对于几位大佬的调侃,江扬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简单的介绍了一句:
“这首歌叫《如果当时》”
拿出吉他调试了一下,然后看着外面的街道,轻轻弹奏起来。
“为什么你当时对我好”
“又为什么现在变得冷淡了”
“我知道爱要走难阻挠”
“反正不是我的我也不该要”
听着江扬略带伤感的歌声,众人纷纷点头。
毫无意外,这首歌一出来,大家就听出来又是一首原创。
见得太多了,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还有些得意自己预判了江扬的操作。
“喔,不错,雨天跟伤感很配。”
“这曲子挺有意思,很特别~”
开头没有那么惊艳,大家也讨论的很平静,毕竟,能这么快拿出一首作品就很不错了,质量什么的,没必要强求太多。
不可能随时随地拿出来的一首歌就是经典,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家都是懂行的人,自然没人去想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江扬听着大家的讨论,笑着点了点头,但手上可没有停。
“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
“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渡口边最后一面洒下了句点”
“与你若只如初见”
“何须感伤离别”
……
副歌出来的时候,众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特别是几位大佬,全都一脸惊讶的看向江扬,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开这个口。
不是,说好了,没那么多的经典,你马上就打脸啊?
你是叫江扬吧?确定不是叫曲库?
谁家好人一出手就是原创经典作品啊?
真当好歌不要钱是吧?
你这样搞,让其他人还活不活了?
关键,要是重要场合你把好东西拿出来也就罢了,
这就喝个茶,吹个水,大家一起聊天打屁乐呵乐呵,你转手丢一个王炸,至于的吗?
至不至于江扬不知道,他也没在意。
江扬就是觉得,这首歌很应景,然后就唱出来了。
如果要是知道老师他们几个心里怎么想的,江扬也不好回答。
他总不能说,自己脑子里的好作品太多了,想挑一首差的也不好挑吧?
更何况,太差的歌,他估计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记住的。
但凡他能记在脑子里的,好像也没几首差的吧?
这么一想,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合理吧?合理个屁啊!
江扬但凡敢把这些话说出来,赵宗明他们几个保证立马掀桌子!
石头桌子?照样掀!粘住了?你就是焊住了这个桌子也要掀!
太不要脸了!简直是不当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