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风起云涌一

  • 争风流
  • 型型瑟瑟
  • 2115字
  • 2024-01-18 09:28:23

尽管沧州处在漩涡之中,京都也是风起云涌。

这段时间京都可是热闹非凡,各地大小州的知府齐聚京都。

京都最近发生了两起大事,一件是太后寿宴,大赦天下,各地方官员进宫让太后瞧瞧,再给太后带点地方独特小玩意。

这种情况可是非常的少见,在街上许多的百姓以为,要发生什么大事。

但又觉得稀松平常,毕竟渭国打得仗可是一场不落。

只听南街的酒馆里传来说书人的声音:“纵观今日,到底是何时发生,且听我下回分说!”

话音刚落,围在他身边的听书之人不由得一阵失望,一哄而散,走的时候还吐槽了说书之人人。

没有人留下一个铜板,又要空着肚子了。

找了位置,做了下来,小二也不拦着,他了解这位,性格如此。虽紧抓着第一手材料,每次在关键时刻就后事如何。

怎么能赚到钱呢。

还有另一点,这说书人是市井混混,虽说不怕吧,但是招惹上也会影响生意,还是不起冲突为好。

就在这时酒馆外来了两个人,一人身材矮小,年龄很大,眼神猥琐,走路却步步生风,气质有那么三分读书人的。

另一个年龄很大,仙风道骨,没有胡子,一手握宝剑,一手持木箱,容光焕发,有那么七分武林中人。

这木箱的颜色怪异,透漏出一股金钱的味道。

看到来人,说书人,慌忙起身,让出座位。

此时的小店已陆续来人,店里的位置本来就没有多少。

二人看着有空位随即坐在了位置上,说书人转身要走,却被叫住。

“兄台留步!”

说书人一听,转过头看,看看是不是自己,发现是自己时,就发问道:“找我?何事?”

为首的矮小的老头笑着说道:“相见即是缘分,不如坐下一同喝上一杯!”

说书人一听这话也没推辞,毕竟现在饿着肚子呢,说了一上午的书,一个铜板没赚到。

转身就做到了没放箱子的座位上,正好是在小老头旁边。

小老头笑着说道:“我呀不喜欢前面有人,老挡着我!”

说书人不言语,只是吃着桌上的菜。

小老头又说:“我来京都参加太后寿宴,没什么礼物,你说如何是好?”

说书人听完猛的抬头,先是震惊,瞬间明白此人是一州知府,只有知府才要进宫献礼。

起身就要行礼,却被老头死死摁住,力道惊人。

说书人有些慌乱,急忙说道:“知府大人,小的罪该万死呀!”

说书人一听笑道:“呦,还算聪明!”

“不知知府大人找我所为何事?”

“好事,让你飞黄腾达!”

“啊?”

“杀个人”

“好!嗯?”

说书人一听,起身要跑。他可是知道杀人是多大的罪呀。

老头身边的护卫将腰间宝刀拿出,放在桌上,寒光乍现,让说书人丝毫不敢乱动。

只听小老头缓缓说道,一边说一边搅动桌上的粥。

“不用紧张,你们这些市井混混平时不是很厉害嘛,杀个人而已,加官晋爵呢!”

“可是大人,毕竟是杀个人呀。”

说书人环顾四周,小声的说道。

“你先计划着,如果成功,我把你当作太后贺礼。”

“失败了,大不了一走了之,你家人我帮你照顾。”

老头云淡风轻说着,说完拿起碗,弄了一勺粥,吹了吹,放到了震惊的说书人嘴里。

说书人仿佛是下定决心,猛的一口拿过碗里的粥,不管烫不烫,一口干了。意味着宣誓效忠于老头。

说书人家里面有一个老父亲,二人不亲近,甚至是有点仇。父亲的年龄大了,总是想着离开京城,回到老家。

可说书人不愿离去。

为何不愿离去,心中万般思绪,不让其离去。

“何时行动?”

“后天,太后生辰完。”

“何地?”

“你定!”

“啊?”

老头说完就要离开,虽然有很多的疑问,还是问了最关键的一个,说书人赶忙问到:“敢问大人姓名!”

“沧州知府,白树仁!”

说完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说书人心里想着,不管要杀谁,不管有多困难,机会只有一次,只有一次,他一定要把握住。

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中,薛城河捂着自己的胸口,旁边的管家一阵的嘘寒问暖。

薛城河对着管家说:“小管家,这些看着公告来的名医,怎么全是庸医,我这病啊,什么时候是个头。”

说完又唔着自己的胸口,哎呦哎呦的叫着。

管家扶着薛城河说道:“哎呦老爷,您这公告都传遍全国啦,不出这两天就有名医为您医治的的!”

薛城河捏着管家的耳朵,笑着说道:“真的假的,你这个小喜鹊,说好不说坏!”

管家也乐呵呵的伸着耳朵。

最近京都两件大事的另一件就是这个,官居丞相的薛城河的胸口痛,寻遍天下名医,前来问诊。

此事全国知晓,为了宣传出去,纸张都用掉了渭国的大半,可见薛城河的病有多么严重。

天空落下薛城河求医的纸张,飘着飘着,飘到了沧州,飘到了姜家村。

姜家村看到这样的公告,很是激动,全村的人都聚集在枯井旁边,争先恐后的要看官差手中的一张纸,这是所有人的希望啊。

徐志安和他的手下在旁边,变成一个圈,保护住官差。徐志安可是知道啊,这个官差可是京都来的,京都啊。

官差名薛华。

太后生辰,大赦天下,肯定也有他们。

再加上官差还是京都派过来的,想必事情八九不离十了。

只听官差撑开手中信纸,大声的念着纸张上的内容:“辛苦躬耕十年,居渭国丞相,本是心情大好,面对未来无限光景。怎叫人不心生羡慕,可就在几日前,心口绞痛,寻名医,是一颗肉瘤,医者无能为力,只寻会除心头肉瘤之人。开膛,割肉。赏白银三千两,封官封侯。”

听见这一消息,让姜家村的人难免有些失望,不是赦免诏书,而是求医。

大家听完这一段话,一拥而散,忙着自己的事情了。可是薛华看向了一人,此人为吴程。

只见薛华大喊:“此书乃右相薛城河所书,句句真情,还请多多斟酌。”

全村人都是依旧如常,可心里早已风起云涌了。

另一边,郑少凯背着小包,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