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杨之一,不过如此
- 剧透大明,劝皇帝发展光刻机
- 解忧杂货摊
- 2179字
- 2023-12-03 17:03:25
“杨荣?”
这个名字,朱瞻圻心里自动和昨天殿上那个胖乎乎,长得有点像赵中祥的老人对上了号。
仁宣之治的十一年,“三杨”是政坛上绝对的领头羊。
而杨荣能排在“三杨”的第二位,在朱瞻圻看来,无论学识和能力应该都没得说。
要知道这可是明朝初年,既没有后来的学阀,也没有之前宋朝“刑不上大夫”的古制,朝堂上的位置还是有能力的人上,没能力的人下。
所以朱瞻圻在见杨荣前,期待值是很高的。
当杨荣问他,昨天发电的机器是什么原理?
朱瞻圻非常诚恳的告诉对方,那是金属线圈切割磁场产生的感应电荷,在碳棒的尖端累积,造成电动势升高,最后尖端放电击穿了空气。
杨荣听完以后,脸上的表情是:
啊?二公子,你在说什么?
不过他毕竟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为人处世的经验很足,没有急着把发电机归结于“无用的奇技淫巧”,也没有直接认为朱瞻圻是在“哗众取宠、蛊惑圣听”,而是问他:
“二公子,您说的这……发电机,到底有什么用呢?”
朱瞻圻看出来对方听不懂原理,就只能纠结用处。
他想了想,回答说:“昨天的那团强光您还记得吗?”
杨荣点点头:“记忆犹新。”
“如果我把发电机放进河水中,让水流带动转轮,维持住那团强光,那以后是不是就不需要点油灯了?”
“确实有可取之处。”杨荣先赞同,但是紧跟着又摇了摇头,“但这样,恐怕卖油翁就得另谋生路了。”
“皇室子弟与民争利,不可。”
朱瞻圻听到杨荣的话,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成分。
原来是个保守派。
这种迂腐的读书人,只认圣人教的道理,想让他们接受新事物,他们能找到一万种理由来反驳。
朱瞻圻马上放下了说服对方的心思。
这会儿就算告诉杨荣,明朝未来要灭亡,估计人家心里还要寻思,你老朱家的江山关我老杨什么事?反正哪朝哪代都离不开他们读书人。
“其实发电机不用也行,我留着自己慢慢玩。”朱瞻圻退了一步。
“我们宗室子弟啥都干不了,你总不能让我17岁,就一天到晚在家里造小人吧?”
“这……”杨荣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二公子果然快人快语。”
“您要是留着自己玩,当然没什么问题,甚至作为奇物献给陛下,也是应有之义。”
“但,您整日待在兵杖局里,就不太合适了。”
杨荣终于说出了他来这儿的目的。
他并不是好奇朱瞻圻造出来的古怪东西,以及背后的原理。
以他的视野,根本看不出发电机背后的潜力,只是当时震惊那一下,事后越想越觉得普通。
新皇登基,大大小小的事儿他忙都忙不过来,又怎么会关心这样一件普通的小事儿呢?
今天他顺道来兵杖局,是因为他听说朱瞻圻在这里,占用了皇家军械制造处的资源。
皇室子弟,公然干扰军事?
这还得了!
如果朱瞻圻说不出个所以然,等会儿他杨大学士就要入宫进谏了。
“你是想问我现在干嘛呢,是吧?”
“我在改进咱们神机营的火铳和火炮,这事儿,整个兵杖局,包括曹公公,他们都知道。”
“当真?这可不是小事儿,切莫戏言。”杨荣面色严肃的追问道。
他不大相信皇室子弟,尤其是汉王那个莽夫的儿子,能有这种本事。
但万一是真事儿,当今陛下能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他这个做臣子的跑去多嘴,就有点多余了。
“这事儿您老就不用费心了。”朱瞻圻笑了笑告诉对方,“大不了下次展示的时候,我让伯父陛下再叫上你一起看看。”
“不过下次,可能会更恐怖,您老可要站稳了。”
杨荣回忆起自己那晚的反应,老脸一红。
心想,下次直接站到英国公那个老匹夫身后,应该就没事了。
他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告罪一声,就主动退出了书房。
不过在门外,他第一时间逮住了负责的曹公公,询问朱瞻圻口中的正事。
“怎么你们都喜欢来打听我兵杖局的事儿啊?”曹公公神情郁结的嘟囔道。
不过大学士不像王府长史那样好对付,曹公公抱怨归抱怨,圣旨还是要请出来,给杨荣看清楚的。
杨荣弄清楚详细的情况以后,一边点头一边踱步出了兵杖局,走在路上,他忍不住在想:“难道汉王府竟然出了个异数?”
“二公子和他父亲交恶,对皇上一家却非常亲近,如果未来的汉王是他的话,兴许会不错?”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荣在议政的时候,主动在礼部侍郎杨士奇面前,提起了这件事。
杨士奇听完,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这位二公子,他心性纯良,可惜是汉王的儿子。”
“不过早朝之后,我听陛下的意思,应该打算封他汉王世子,所以勉仁(杨荣的字)你的想法,和陛下不谋而合。”
“其实我也是看陛下的安排,猜出来的。送他去改良军械,那立的可是军功啊!”
……
朱瞻圻没想到自己误打误撞,竟然要撞上泼天的富贵了。
他完全就是顺手为之。
六七百年时代进步的科技成果,随便从手指头缝里漏一点出来,那就跟泄露天机一样逆天。
而现在,他还打算继续往外漏。
老王头他们造炮筒镗床,没有个四五天左右的时间,应该是搞不定的,所以这段时间里,朱瞻圻打算准备下蒸汽机。
图纸的事儿不急,画图只是机械的从脑子里复制到宣纸上,没有一点儿难度。
重要的是有图纸以后,能把东西直接给造出来。
朱瞻圻看完瓦特蒸汽机的图纸以后,第一反应就是:简单。
就这玩意儿,能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但是仔细想想,要把这东西造出来,如果是靠个人的力量,确实有点难。
怪不得很多人穿越到古代,还是想着走科举的路子,掌握了权力再来改革。
但朱瞻圻没有这种顾虑。
首先,蒸汽机上所有的机械结构件,兵杖局的工匠们直接就能手工打造出来;
其次是蒸汽机最核心的部件,活塞和活塞腔,活塞手工打磨就行,活塞腔有炮筒镗床直接轻松搞定;
最后是密封的问题。
用榫卯结构?打螺丝?用丝绸浸油?还是电焊?
朱瞻圻想了想,他的目标可是光刻机,直接一步到位吧。
炼杜仲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