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星高照的男人(阿瑟·米勒作品系列)
- (美)阿瑟·米勒
- 5234字
- 2023-11-07 18:30:06
一
阿瑟·米勒一九一五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裔的妇女时装商,于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破产;母亲是中学教员,为此只好靠变卖她的首饰维持家庭生计,渡过难关。米勒中学毕业后到一家汽车零件批发公司工作了两年,积攒些钱后进入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开始试写剧本,并两次获得校内霍普沃德写作竞赛戏剧奖。在校内,他为了获得生活补助金,曾在生物试验室任养鼠员,并在学生主办的校园《日报》社担任记者和编辑。一九三八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从该校毕业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间,他在一家制盒工厂干活,后又在海军船坞充当安装技工的助手,同时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撰写广播剧。他还当过卡车司机、侍者、面包房送货员、仓库管理员和电台歌手。一九四四年,他到陆军十一营为电影《大兵故事》收集素材,出版了报告文学《处境正常》,同年《吉星高照的男人》问世,这是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
一九四七年,米勒的剧本《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获纽约剧评界奖,使他一举成名。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引擎的汽缸,致使二十一名飞行员坠机身亡。他嫁祸于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却受到良心的谴责。最后他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都是我的儿子”,遂饮弹自尽。
接着,《推销员之死》于一九四九年发表,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米勒赢得国际声誉。剧本叙述一名推销员威利·洛曼悲惨的遭遇。威利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他气愤地说:“我在这家公司苦苦干了三十四年,现在连人寿保险费都付不出!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啊!”(剧中一直没有交代他在推销什么,有人问作者,他说:“威利在推销他自己。”)威利在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子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全剧手法新颖,无需换景,借助灯光即可随时变换时间和地点。剧中现在和过去的事相互交错。这出戏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美国的商业竞争制度。
五十年代初,米勒改编的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上演,也获得好评。当时美国麦卡锡主义兴起,米勒于一九五三年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的一桩株连无数人的“逐巫案”写出了历史剧《炼狱》,以影射当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无辜人士的迫害。这一时期,米勒因早期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而屡次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一九五七年,他因拒绝说出以前曾和他一起开过会的左派作家和共产党人的名字而被判“蔑视国会”罪,处以罚金和三十天徒刑,缓期执行,直到一九五八年八月上诉法院才将这一罪名撤销。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一出反映三十年代美国职工生活、带有自传性的感伤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一出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的两幕悲剧《桥头眺望》。米勒于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九年先后获密歇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金质戏剧奖章。
一九五五年米勒和妻子玛丽·斯赖特瑞离婚,次年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莲·梦露结婚。一九六〇年他把自己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剧本《乱点鸳鸯谱》,由梦露和克拉克·盖博主演。一九六一年电影拍摄完成后,两人因性格悬殊而离婚。一九六二年他与奥籍摄影家英格博格·莫拉斯结婚。
一九六四年米勒发表了一出反映现代人在社会上生存问题的自传性色彩相当浓厚的剧本——《堕落之后》。剧情是律师昆廷因两次婚姻失败,回忆他和两个离了婚的妻子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关系,以及新近相识的奥籍考古学家霍尔佳给他带来恢复生活信心的希望。剧中还穿插了昆廷回忆自己的父母之间的纠葛,纳粹集中营的惨状和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左翼知识分子的传讯。昆廷经过对生活经历的反思领悟到人类自从亚当犯了原罪堕落之后,就具有犯罪的本能和残杀成性、背信弃义等品质;人只认识到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面对生活而无所畏惧。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敢于暴露自己的灵魂而写出了一部意义深远的自传体文献,堪与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相并列而无愧。但是,剧中的当红歌星玛吉痛恨那些围在她周围的人只知让她为他们挣钱而丝毫不知感恩,并且影响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加上她与昆廷结合后,因性格各异,时常发生碰撞,以致她厌倦生活,最后吞服安眠药自杀。玛吉俨然是玛丽莲·梦露的化身,剧情中也有多处可同米勒的往事相印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在距离梦露死去不到一年半光景就把夫妇私情以戏剧方式赤裸裸地公之于世似嫌不符忠厚之道。例如剧评家罗勃特·布鲁斯就坦称此剧为“一个不足道的剧本,不匀称,冗长乏味而混乱”,并讥讽米勒是“在跳精神上的脱衣舞,而乐队却伴奏着‘是我的错’的节奏”。(3)米勒本人认为这个剧本一时不易让人理解,但迟早会被公认为他的最佳之作。
同年,他还发表了一个独幕剧《维希事件》,进一步探讨了前一出戏的主题——人与他所憎恶的邪恶之间的关系,人类理智的沦亡和道义价值的丧失。这出戏描写德国法西斯分子在法国维希的一个拘留所里审讯犹太人时骇人听闻的情景。米勒认为大多数观众能理解这出戏不只是一个战争时期的故事,其中根本的争论点同我们当今活着的人息息相关,而且它必然涉及我们每个人同非正义和暴力之间的关系。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九年,米勒连任两届国际笔会主席,曾多次投入拯救被关押的国内外同行的活动,如尼日利亚剧作家兼诗人渥雷·索因卡一九六六年曾被政府当局拘捕,有被处死的危险,就是经过米勒出面营救才得以获释的,后来索因卡在一九八六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一九六八年,他发表的心理问题剧《代价》描写兄弟俩因所走的道路不同而产生的隔阂,对当代西方人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谴责。一九七二年他发表的《创世记和其他事业》是一出以漫画手法重述《圣经》中亚当和夏娃以及该隐杀弟的故事。剧名中的“其他事业”涉及当今舞台上追求“噱头”的喜剧。该剧虽是一出轻喜剧,却在每场提出一个哲理问题,如“人在需要正义的时候,上帝为什么继续制造非正义”等。全剧可以说是上帝和撒旦之间关于善恶性质的一场争论,而以《创世记》故事阐明各自的立场。米勒以讽刺的笔触使魔鬼在两者之间显得更具魅力,有时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有时又颇像人间狂暴的独裁者。此剧受到西方剧评家的攻击,仅上演了十二场。米勒对此不服,次年又把它改编成音乐剧《来自天堂》,在他的母校密歇根大学公演。米勒于一九七二年当选为民主党全国大会代表。
一九七七年,他发表了《大主教宅邸的顶棚》,剧情是东欧某个国家一位知名作家由于写了一封信给联合国谴责自己国家内部的弊端而要么流亡,要么等待以叛国罪受审。最后他决定留下来,把部分手稿委托一位美国作家朋友偷运出去,尽管那位朋友可能会遭到当局的逮捕。场景是一间曾是大主教宅邸的房间,剧中人都相信顶棚装有窃听器。米勒借此隐喻人对自己的命运无法确知,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人不可轻信他人。
八十年代初,米勒受美国作家斯特兹·特克尔《艰难的日子:一部关于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历史》(一九七〇)一书的启发,写出一部以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的社会剧《美国时钟》,目的是使年轻一代美国人了解美国那一段悲惨的历史。一九八〇年,他还把以色列歌唱家法尼亚·费娜隆的回忆录改编成了一部电视剧《为了生存的演奏》,内容完全依据历史事实:法尼亚·费娜隆是一位有一半犹太血统的法国艺人,二次大战中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由于她是巴黎夜总会的名歌星,集中营的女管理员发现后把她编入由女犯人组成的乐队,为纳粹军官演出。费娜隆因此而得以避免葬身煤气室的命运。费娜隆在战后定居以色列,一九七八年出版了她的回忆录,此书曾轰动一时,各国犹太人团体都曾借重她作为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见证,抗议纳粹势力的复苏。但该片由于让一位公开反对以色列而支持巴勒斯坦的美国女明星范尼莎·赖特格莱主演,引起犹太人抗议的风波,后经多方磋商,才得以播出。西方评论界基本上对该片予以肯定,认为它是一部揭露希特勒排犹罪行、为犹太民族伸张正义的电视剧。
一九七八年,米勒夫妇来华访问,同我国戏剧界同行切磋艺事,回国后出版了一本反映中国人民生活的图文并茂的《访问中国》。一九八一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由黄佐临同志导演,米勒自己推荐的《炼狱》(演出时改名为《萨勒姆的女巫》)一剧。一九八三年,米勒再度来华,亲自导演了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很大成功。一九八四年,他出版了《“推销员”在北京》一书,记述了他在北京执导《推销员之死》一剧的经过,阐述了他对戏剧的精辟见解。
一九八二年,他发表的两部独幕剧《某种爱情故事》和《献给一位女士的哀歌》没有引起西方戏剧界的重视。两剧后在英国以《两面镜》为书名于一九八四年出版。一九八七年,他又推出两部独幕剧《往事如烟》和《克拉拉》,以《危险:回忆!》为书名出版。这两出戏于一九八七年二月八日开始在林肯艺术中心上演,受到好评。《往事如烟》描写两位老人之间的故事。女主人公莉奥诺拉是个阔寡妇,当她看到当今文明世界充斥着野蛮暴行和狂言时,感到幻想破灭,一切无望,遂到苏格兰隐居,有意想把现实中的严酷事实从记忆中驱逐出去。一天,她回到康涅狄格州乡间拜访老朋友利奥,晚餐时两人发生了争执。利奥是个共产党人,坚持致力于他的政治事业,拒绝放弃信仰,对世界的未来充满希望。利奥同莉奥诺拉猜字谜时,诙谐地阐明了他对人类的看法,言谈中对她做出了巧妙的挑战。《克拉拉》一剧描写有关一起谋杀案的审讯。女社会工作者克拉拉被人暗杀,而凶犯又很可能是曾被她“平反昭雪”的罪犯之一,警察当局严厉盘问克拉拉的父亲,以图从他口中获取一些线索,但克拉拉的父亲始终对女儿的生活守口如瓶,不肯透露。剧中还穿插了对越南战争和大屠杀的回忆等等。米勒说,这两出戏写的是“人们力图忘记过去,以及人们有意为忘却痛苦而采取的办法,但是这有时又会使你感到如负重罪,痛苦难熬,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显然米勒写此两剧旨在揭示当今西方世界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频频出现的暴力现象。
一九八七年,米勒还发表了他的长达五十余万字的自传,对他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顾和反思,随带着也对人生、社会和历史做出了严肃的思考。书中有一段记载他一九八四年荣获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荣誉奖,出席国务院招待肯尼迪荣誉奖获得者的宴会,官方主人是乔治·舒尔茨国务卿。由于国务院餐厅正在翻修,临时改在坎农办公大楼一间餐厅里举行,米勒恍惚觉得以前曾经来过那间屋子,后来发现那正是当年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审讯他的那间屋子,使他不禁感慨万千。米勒写道:
看来唯一使我有所感的是一种讽刺意味:一想到当年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热浪滚滚的煤气曾经朝我迎面扑来,真叫我觉得这种讽刺冰冷得像金属块一样。我环视那些兴高采烈的来宾,那位容光焕发、面带微笑的国务卿,以及其他几位获此殊荣的知名人士,再一次觉得自己是个朝里张望的局外人,甚至觉得这一切不像是真的。我料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体验过当年那种冷酷无情的排斥,势必不会轻易地就在这样的典礼盛会上领受对我如此和谐的祝贺。不过,我还是能——怀着几分热情——享受这种兴高采烈的场面。也许我有一种幻觉,认为自己已经不再畏惧权势,已经跟它够接近了,足以认清权势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什么是我可要的。我以前对这个制度持续不断的善行所怀有的不少信念,现在也在内心泯灭了。在这两个场合中,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那面国旗,它如今挂在墙边的旗杆上面,也许就是当年挂在沃尔特议员脑袋后边的那一面;我回想起当时它如何叫我尽管放心,虽然我明白它对世间许多别人来说,象征着残酷的富裕和傲慢的蒙昧。但是,怎样才能在我这一生当中把这一切连贯起来呢?或许我只好满足于把这看成全是一场梦,一场不断流放和不断回归的梦吧。(4)
进入九十年代,米勒为避免他所谓的百老汇的“黑色失败主义”,开始在英国伦敦首演他一九九一年写的新剧《驶下摩根山》。剧中描述一个颇有声望的商人莱曼·费尔特驾车在摩根山上失事;他躺在纽约北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他的两个妻子都去看望他,首次在病床边相遇,使他十分尴尬,从而在昏迷中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所犯重婚罪的不可饶恕以及背叛行为的可耻。结局是两个妻子和他的子女都抛弃了他。评论界对此剧褒贬不一。米勒本想把此剧写成一部道德喜剧,却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四年,米勒又先后发表了独幕剧《最后的美国佬》和两幕剧《破碎的镜子》,进一步探讨了西方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人的自我否定以及人对往事的遗忘等等事实。米勒在《破碎的镜子》一剧中再次以鉴古知今的手法提醒人们勿忘当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罪行,对当今法西斯主义复苏的趋势勿持旁观态度。此剧获英国一九九五年度奥立弗最佳戏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