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赵氏发难

  • 我家娘子,太邪门
  • 修仙绵绵无绝期
  • 2089字
  • 2023-12-31 00:01:00

魏驹的脑子反而飞速旋转起来。

无论是阳虎还是孔丘,在鲁国政坛都曾绽放过光彩,最后被驱逐出境。

孔子周游列国,一事无成。

阳虎投奔赵鞅,辅佐他灭掉范氏、中行氏。

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魏驹脑海里冒了出来。

如果,如果阳虎没有投奔赵鞅,而是成为自己麾下的一个得力助手,会不会像赵鞅的董安于?

这个想法刚冒出,就把魏驹吓了一跳。

自己不过是有一块还没来得及看的封地,居然想把鲁国只手遮天的权臣当作自己的臣子使唤?

然而,这个想法就像非常强劲的病毒,很快让魏驹失去了抵抗力,欣然答应了鲁侯去鲁国都城曲阜游学的邀请。

弥速朝他使了好几个眼色,眼角都快抽筋了,他都假装没看见。

没办法,我魏驹就是喜欢当伯乐,收集人才是咱的最大爱好!

弥速气得眉毛倒竖,像个愤怒的小鸟。

这魏驹太不靠谱。

鲁国什么时候不能去?

现如今晋国大军还在卫国境内没有离开,这个节骨眼儿上去什么鲁国?

魏驹一路走一路聊,把鲁侯恭恭敬敬地送到郓城外,才拱拱手,恋恋不舍地道:“多谢姑叔祖父厚爱,魏驹先回家禀报长辈一声,过几日带上厚礼,去鲁国走亲访友,希望姑叔祖父不要嫌弃外甥孙侄儿没见过世面。”

魏驹一口一个姑叔祖父,让鲁侯被晋国大军惊吓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抚。

他慈祥地说道:“孙侄儿速来,寡人等着你。”

他眼神微微扫过一言不发的弥速,心里感叹:“这个臭小子白长了一副好皮囊,哪有我这外甥孙侄儿懂事?”

返程帝丘的路上,弥速意味深长地瞅着魏驹冷笑:“以前倒没看出来,你小子倒是挺能哄老年人开心。”

这话说的。

魏驹一本正经:“你这是嫉妒。”

弥速哑然失笑:“我嫉妒你?”

“你这个除了靠磕丹药,功夫一点儿都没长进的家伙,我嫉妒你做什么?我弥速的功夫,全凭自己勤学苦练得来,未曾依靠过一粒丹药!”

魏驹哑口无言,终究还是说道:“你嫉妒我娶了寺玉,你的好妹妹!”

弥速愣住了,却没有被人揭穿心思的恼羞成怒,而是情绪低沉,缓缓地说道:“不,我不嫉妒你,我可怜你。”

这回轮到魏驹吃惊了。

“寺玉一天天长大,随时都可能再度失魂,很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你和她的感情越深,将来就会越难接受她的离世。”

“弥家选中你做女婿,是因为你练过庆忌神功,或许也能修炼魂系功法。”

“这样,有你护着寺玉,随时帮她找回魂魄归体,庆足便可以空出大块的时间去帮寺玉寻找能根治她的法子。”

“可是你拒绝了。”

“寺玉剩下的日子,几乎是按天来数的。”

“这个时候,你不赔在她身边多尽尽心,免得日后追悔莫及,还想去鲁国游学?”

魏驹呆住了:“寺玉不是说,已经找到能医治好她的法子了吗?!”

“她的哪句话能信?!这家伙打小就惯会骗人,从来没句实话,哪能把她的话当真?!”

“上次大战韩看魔,寺玉消耗太大,连庆足都无法唤醒她。若不是花大代价请李宗出手,只怕寺玉现在还是生死未知!”

“李宗又不是大善人,庆足许诺日后要为他效力十年,才换得他的一次相助。”

“魏驹,寺玉心悦于你。我只希望她最后的日子快快乐乐,不要有什么烦恼。”

“弥速今日言尽于此,只是希望你能分得清轻重,不要倒置本末,等亲人逝去后,才后悔当初。”

魏驹感觉全身就像被雷劈过。

他总是觉得日子很长,未来有很多时间可以期待和陪伴。

原来却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然而,没什么时间让魏驹充分伤感。

仆从来报:“弥将军消息,速速返回帝丘,赵氏将要发难!”

卫国并不大,弥速和魏驹又不是讲究排场的人,时常骑马来回,比马车还要快,当天就回到了帝丘。

……

赵鞅面沉如水地召集下属议事。

这次他号令赵氏等封地的大小贵族应征出兵,然而,邯郸的赵午家族,并没有派人过来。

反而是在他们更北边驻守的涉佗、成何带兵前来。

一想到这件事,赵鞅就气得额头直抽抽。

好一个赵氏小宗,吃力爬外都到这个地步了!

赵午本来也想过来,谁知道中行寅下令,让他留意北方鲜虞国动向,防备鲜虞国趁机来攻。

赵午就推了赵鞅的征兵要求,老老实实在邯郸蹲守,防止鲜虞国南犯。

这事虽然合理,可赵午却做得不地道,明显把他赵鞅没有放在眼里。

赵鞅不敢动范氏中行氏,还不敢动你赵午吗?

还真不敢。

至少现在就不敢。

中行寅是赵午的舅舅,他是铁了心要跟中行家混。

这次他没来出征,中行氏却让人给他们送去了战利品。

这是扎扎实实把赵鞅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这次范鞅让赵鞅去负责与卫国再次结盟,破坏卫国、郑国和齐国的盟约,他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范氏他不敢得罪,卫侯却是敢的。

赵鞅没好气地问:“现在要和卫国结盟,你们谁愿意去?”

没有人应声。

卫侯好歹是个诸侯,范氏不去也就罢了,赵鞅都不出面,派自己下面的臣子过去和卫国结盟,这本来就是对卫国的侮辱。

赵鞅不怕得罪一国诸侯,可他们怕啊。

赵鞅见无人应声,没好气地又高声吼道:“有谁愿意去?!”

涉佗、成何对视了一眼,站了出来:“在下愿往!”

他们镇守的地方苦寒,乃是晋国与鲜虞等蛮国的北部边疆,平日里山高路远,与赵鞅的沟通来往本来就少,此次来出征,因为山高路远,也是最后才赶到的。

赵鞅因此还曾斥责过他们。

若是此时再不站出来为主公解忧,只怕以后的粮草支援会有问题,地位会越来越尴尬。

他们的管辖的属地与卫国不接壤,中间还隔着个邯郸,所以得不得罪卫侯无所谓。

再说了,他们这些常年在北边与蛮族作战的猛将,还真就不怕卫国那帮富得流油、不善打仗的膏腴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