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天至宝

须知洪荒宝物皆有禁制,上到先天,下到法宝,都需要炼化圆满才能顺心如意。

其中又以禁制繁多者实力拔群,诸如混元金斗、定海神珠、番天印等都是数十重禁制的好宝贝。

不过这些灵宝的禁制至多不过四十八重,乃称极品,唯有与混沌相关的神物,才能在洪荒灵机的牵引下化为至宝,达到四十九重。

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这是灵宝所能到达的极限,再多便不为天地所容。

以辰未寒所知,除了三清手中的太极图、盘古幡、以及诛仙剑外,就只有东皇太一的混沌钟身在此列。

至于鸿钧手中的玉碟,因其由残缺的青莲道韵组合,虽然玄妙,但也只有悟道功用,并不算至宝一属。

故加上他手中的这把神剑,洪荒至宝倒也五角齐全,各有倾向。

眼下几件灵宝都处在孕育之中,而三清也还没诞生灵智,若说提前去寻却也有些门道,不过辰未寒并没有捷足先登的打算。

先不提他能不能找到这些东西,就算找到了,在洪荒这种因果交杂、未来既定的大环境下,他必定会因为这些外物成为众矢之的,不得安宁。

自己又不打算称霸洪荒,要那么多灵宝做什么?

如此摒弃杂念,辰未寒将神念探入神剑,逐层炼化起其中禁制。

相较起自行认主的青玉伞与玉净瓶,神剑内的禁制要更加顽固艰涩,若非辰未寒半只脚踏入混元,还真不一定能炼化的了它。

如此日升月落,潮汐渐返,普陀山复又陷入了长久的宁静之中。

期间辰未寒通过参悟灵宝禁制,倒是阴差阳错的开悟了几道青莲法则,朝着真正的混元又迈近了一步。

不过这一步或许是太小了,并未将潜心修行的“白莲道人”惊醒,反而令其更加沉醉。

“真不愧是洪荒至宝,此等道意当真玄妙。”

辰未寒愈来欣喜,他自混沌清醒后就一直在各种道法中钻研磋磨,但从未有此刻般畅然开悟,好似醍醐灌顶。

青莲上的道韵固然直击大道本源,可凭他现在的修行实难勘悟万一,以至那些道法可能还不如鸿钧后来编撰的“道经”来的恣意畅快。

正因如此,使得宝剑内的先天禁制变相成了辰未寒的“开蒙道典”,助他将之前所学融会贯通,让境界彻底稳固下来。

待等他将四十九道禁制悉数炼化,便见那青莲剑兀地放出莹莹宝光,未有触动便有珑彩交映,犹如混沌烟霞般畅然无形。

见状辰未寒心中明悟,算是彻底领悟了剑道真意,

所谓剑之一字,其实并无什么固定形状,青莲根茎也是因他心中所想,才会变成所熟知的“剑”的模样。

今后青莲剑虽与青玉伞相合,成为伞剑,但辰未寒仍能“摘叶飞花”,万物为剑。

而若真到了拔剑之时,那便有混沌重演、万物归墟的伟力了。

拂袖将灵宝收入识海中韵养,闭关良久的辰未寒终于长舒了口气。

若非普陀山落于瀚海孤舟,这几件宝物必然会掀起无休无止的杀戮,到时灵宝蒙尘,难免染上人间因果,继而在劫数中破碎。

如今他彻底炼化了几物,也算是免去一场劫数,留下一份造化。

不过辰未寒也清楚,炼化禁制并不等于让灵宝认主。

炼化的过程只是解开宝物枷锁,真正操使灵宝的可以是任何人,不然封神时就不会有那么多圣教弟子拿着师傅的灵宝逞凶了。

当然诸位大能肯定有收摄宝物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境界超自己太多,便不能横刀夺爱,强行收宝。

“枯坐这许多年,也该出去看看了。”

眼下修无可修,继续闭门造车效果恐怕也不会太好,辰未寒不由目向天北,有些意动。

虽说此时的洪荒仍是蒙昧一片,但越是这样的景象才越令人向往。

凶兽大劫不知要摧毁多少先天好物才会结束,与其让这些东西白白消逝,倒不如填一填他的口袋。

念及此处辰未寒不再犹豫,当然在离开前,他得先将普陀岛正式划归自己名下。

洪荒三界说是仙府遍地,灵脉众多,但其中真正能得大能垂青的地方并不算多,甚至是有些稀少。

而此时的普陀山明显能跻身此列。

因岛上为数不多的凶兽被青玉伞尽数杀灭,使得各处先天草木被保护的极好,其中甚至还有助人成仙的灵果,想必到了后世都是绝品孤品。

更关键的是岛下的灵脉也是位属先天的存在。

其不但能脱离洪荒自行吞吐先天灵气,自身还能从仙者散逸的道韵中吸收灵光,持续增厚自身本源。

如此只要避开量劫的侵扰,普陀山必定能赶超昆仑,成为洪荒第一仙地。

扫视一番后辰未寒有了定计,他遂将岛上的五行灵物按既定方位腾挪转移,构筑成一座集困阵、迷阵、斥阵于一体的五行混元大阵。

此阵得青莲道韵点化,促一布下便有无尽威能生发,若非辰未寒特地压制了凶性,恐怕圣人来了也要退避三舍。

“不错,并未破坏岛上的风水。”

辰未寒心下满意,他不是弑杀之人,更不愿意沾染不必要的因果。

南海上岛屿无数,今后难免有水族路过,仙家落脚的时候,若是来者便杀,那麻烦事儿可就多了。

布下大阵后辰未寒又在山门外显眼的位置立下一座参天石碑,其上由剑意刻印下普陀洞天四个字,以提示到访来客此地有主。

说来作为自家道场,此地也并非普陀二字不可,但辰未寒想了几个名字后都觉得刻意俗套,不甚妙谛,故便沿用了前世称呼。

左右都是好听的字眼,也没什么差别。

做完这一切辰未寒转行到了后山潮音洞,遂见竹林幽篁,清净淡雅。

此地虽是林中洞府,但内里极为干燥清爽,又因凶兽劫未过,各种灵虫草兽俱无,愈发显得此地化外静心。

辰未寒略看了两眼,倒未着手布置什么。

法力虽能凭空造物,但终究多了几分工巧刻意,再者以他这个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洞窟幽府不见日月三光,大多是妖禽走兽的居所,作为仙家正居却是不美。

眼下游历在即,他不应操之过急。

如此随手布下几道吸纳灵气的大阵后辰未寒不再多留,他随意寻了个方向,架着白莲云影悠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