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诳语

  • 阔宋
  • 非正色
  • 2640字
  • 2024-03-08 23:55:00

衍福寺,全名褒忠衍福禅寺,原名智果观音院。

嘉定十四年前任宁宗皇帝为平反的岳武穆赐碑于此,用以表彰其功业,所以衍福寺的职能也就是专门负责照看敕碑和祭祀岳武穆。

郑氏也是今日向懂得多的孙学究、赵管家等人打听,才得知她家三郎执意要来的衍福寺有这样的历史传承。

她只知道三年前赵淇在孤山游玩时受伤,似乎便是衍福寺的禅师悉心照料,方使得她家三郎如今生龙活虎。

下车伊始,衍福寺的执事们早已等候在寺前,毕竟五山十刹也不敢怠慢前宰执家的国夫人。

“阿弥陀佛,施主有礼了,这是本寺方丈至善禅师。”

一位执事恭敬地给郑氏介绍道。

可那至善禅师也不言语,只是双手合十弯腰行礼而已。

郑氏心下反感,没见过这么无礼的大和尚,庙小妖风大,竟然不肯开口称她一声信国夫人。

但她素有修养,语气不免冷淡,

“有劳贵寺接待,信国公府愿添油一千贯。”

至善方丈不为所动,一言不发地引领着先一步到达的赵淇往山寺而去。

大概是如此情形发生过很多次,执事驾轻就熟解释道:“好叫施主知晓,方丈修炼闭口禅已有三年,绝不是怠慢施主。”

这话不说还好,郑氏闻言瞪着渐行渐远的赵淇,慌乱地与李氏对视了一眼,

“这可如何是好?”

扶着郑氏的李氏了然于心,前两天她还和夫人讨论过赵淇的闭嘴绝技师从何人,如今算是清晰无误,三郎的闭口禅不就是这什么至善方丈所授吗?

三年前赵淇只在寺中呆了一晚,便习得闭口禅三分功力,今晚之后那还得了?

郑氏李氏也不管车马如何安排,也不在意什么世家风范,两人朝着赵淇的方向疾行而去。

~~~

衍福寺大殿。

“没想到我娘出手如此阔绰,我还奋斗个什么劲呐,你说对不对啊至善大师?”

至善大师依旧一言不发,面上微笑以对,仿佛菩萨转生。

赵淇拿起殿中桌上的签筒,随手抽出一签,上书“临风冒雨往还乡,正是其身似燕儿;衔上坭来欲作垒,到头垒坏复须坭”,赵淇已然进士学历,一眼便看出这是一支下签。

跟随而来的执事脸都绿了,求签不是这么求的,哪有施主自己动手的,让老衲来,保你一个上上签。

只见赵淇摇摇头,将下签放回签筒,又从中抽出一签,如是者三四次。

直到抽中“开天辟地作良缘,吉日良时万物全;若上此签非小可,人行忠正帝王宣”这一上上大吉签。

而后对静默不语的至善大师说道:“不好意思,我喜欢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闭口禅境界大圆满的至善大师只是点点头,没对赵淇的大无语行为做出一点评价。

“这么做生意是不行的,很少有人像我一样向佛之心如此坚定。信众们如果求得下签,必然心中不安,我有一计可解困局。”

赵淇说完,执事和尚接上话头:“不知赵施主有何妙计?本寺上下洗耳恭听。”

“内心不坚者须求于外物。为了弘扬佛法,所以我决定开一家成衣铺子,准备推出数款成衣样式,其中一款名为“耐克“,寓意不言自明。

往后信众如有抽中下签者,师傅们可推荐他们去下瓦子“良品成衣“购买,每成交一件返贵寺十个点的利润。”

就是面对这么精妙绝伦的商业化建议,众人却兴致缺缺,哪怕是林教头也觉得自家三郎过于浮浪了,至善大师喉结微动。

赵淇面带危笑,再使出暴力一击,他不信以他八百年的功力破不了老和尚的金身,

“我听闻世人为菩萨添油求的是往生幸福,但我这个人比较庸俗,我对来世不抱奢望,所以今生便想从功德箱中提现。

我也不让菩萨吃亏,咱们二一添作五,道上也讲究见面分一半,我与菩萨各五百贯,如何?”

“赵...郎..说.笑......”

至善大师终于破功,只是嗓音沙哑。

疾行而来的郑氏狐疑地看着据说在修炼闭口禅的老和尚,有那么一瞬,怀疑自己带着儿女们走进了贼窝,哪有正经和尚敢在一品国夫人面前打诳语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赵三郎不开这种玩笑,我是真缺钱,五百贯对我来说有大用......”

“三郎住嘴,怎可亵渎菩萨宝地!过来,为娘有话与你说。”

终是郑氏叫住了无赖的赵淇,她发觉在外人面前的赵淇和印象中沉静乖巧的小儿子有点不太一样,略显轻浮。

赵淇不情愿地停下对菩萨的勒索,他是真觉得一千贯对一座小庙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更别说衍福寺本身就有土地、度牒甚至放贷等等或正经或偏门的生意。

“阿娘为何来的如此之快?”

“在菩萨面前不可无礼!”

慢点好让你在菩萨面前丢赵家的脸么?郑氏先是训斥了赵淇一句,然后才说道:“为娘想起家里明日还有许多事务,今日拜过菩萨便回转吧。”

“可看这天色,已然申时末,必然赶不上城门关闭......”

“在城外旅店住宿一夜即可。”

临安城的建成区范围已然跨过城墙,城门外百业兴旺,比之一般府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如此,阿娘可先回城,孩儿刚与至善大师约定了今晚辨经、研讨佛法,不可失信于菩萨。”

“嗯...为娘想了想,府中事务有管家照料,也不是那么急迫......”

总之郑氏的本意,就是不想让赵淇与修炼闭口禅的至善大师单独相处。

赵淇觉得今日的郑氏有些奇怪,完全不像平日里的一言九鼎,说话竟然吞吞吐吐。

赵汀和嫣红等人的到来解救了郑氏的窘境,在郑氏李氏不管不顾车队安顿等事宜的情况下,终究是懂事的大女儿和家中大婢承担了所有。

“姐姐,那就如此说定了。恰好我也喜爱佛法,正好借此机会听听至善大师与三郎辨经。”

李氏不愧是郑氏的贴心姐妹,想郑氏之所想,急郑氏之所急。

唯有单纯的赵沚在大声嘀咕:“阿娘何时喜爱佛法了?不是说不能在菩萨面前打诳语吗?”

一番拉扯后,在至善大师和各位寺中执事的主持下,郑氏领着家人们向菩萨行礼,跪拜烧香,祈求各自心中所愿。

临安作为东南第一州,总体上呈现佛教繁盛、与勃兴的道教并行发展、各臻巅峰的局面。

佛道两教虽因政局及皇帝个人因素不同而有短时的消长起伏,但对于偏安一隅的朝廷和民众来说,宗教可以提供心灵的庇护场所,所以官方与民间崇佛崇道之风盛行。

只是赵淇不在此列,他从来就只跪天跪地跪父母,当然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还需要跪皇帝,所以泥塑的菩萨是不能让赵淇下跪的。

“菩萨是至高无上的智者,大慈大悲,护佑众生,会在乎信众的几根香火吗?再者,菩萨的原产地天竺又不烧香,也没见菩萨怪罪她的信众。”

在郑氏看不见的身后,赵淇一人站立,而见此情形的和尚们却不敢质疑一句,没见方丈重新练回了闭口禅吗?

更何况,赵施主的凶猛,方才他们已经领教过了。

可是赵淇尤不知足,

“二姐,拜菩萨要多次默念自己的姓名、生辰和住址,越详细越好,用最严谨的流程告诉菩萨别搞错了降福的对象。”

跪着的赵沚右眼微睁,

“真的吗三哥?”

“林教头,快把三郎带下去!”

郑氏忍无可忍,今日的三郎仿佛性情大变,往日只是不信神佛,但是今日在菩萨面前如此失礼放肆,浑不像个考中进士的天才。

“菩萨莫怪,童言无忌。”

下次再给菩萨添油一千贯,郑氏心中默念,下次一定。

-----------------

临安周边光是有记载的寺院就有四百九十五座,详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