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米洋面:母子游学记
- 王红英
- 1702字
- 2022-09-23 17:34:12
5.保险尘埃落定
在国内,我是缺乏保险意识的。工作单位给交了“三险一金”,其它的保险我一律排斥。我甚至看见保险推销员,都会躲着走,生怕他们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地向我推荐各种保险。而在美国,保险不仅是躲不掉的,而且是必须购买的。
海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第一次见面,海伦就再三强调在美国购买保险的重要性,说其事关重大。根据州法律规定,作为访问学者,我们必须购买保险,而且必须在落地七日之内购买保险,否则就是非法居留。俊英于7月19号抵达美国,已经在美国落地6日,离最后期限还有一天时间。海伦为我们做了简要介绍,保费的高低和参保人的年龄有关,初步核算后,我一年的保费大约是1700美金,中中大约是1200美金,两人近3000美金,数目不小呢。俊英是学校资助,资助额度有限,大多费用需要自付。我虽然是国家资助,但也不想枉花一分钱。所以关于保险的开销,我俩很纠结。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请海伦帮我们咨询:第一,这样的保险我们是否可以在中国购买?第二,在佐治亚购买的保险我们是否可以全美使用?第三,我们是否可以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海伦也是新上任,刚接手外事工作,一切都还不熟悉,另外,保险方面,美国政府刚刚做了重大调整,海伦对新政策是完全不了解。为了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她马上打电话给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法律顾问,让我们耐心等待。

5.1 投保不谨慎,钞票跑光光。
第二天见到海伦,已经是俊英购买保险最后期限日。我们提到的问题,她依然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但是她说,她不管那么多,她只在乎我们是否是合法居留。海伦满脸焦虑,不停地强调,俊英若不马上买保险,就是非法居留了。感觉我们不买保险,对她而言,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我和俊英也是抓紧时间咨询同事,了解保险事宜,查了很多网站,也给国内的亲友打电话,让他们帮忙咨询国内的平安保险。正在我们为保险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国际交流处办事人员玛丽蓓尔来了,她二话不说,拉着我们就到了学校的学生中心,告诉我们今天必须买保险。看她一脸严肃,我和俊英相视一笑,达成默契,如果非让买,那就买呗,总不能因为保险一事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她说我们必须先买两个月,7月份和8月份,我说我7月24号到的,也需要买全月吗?她说,保险公司规定是这样的。这都是什么规定啊?见鬼!等他们拿出保险费的额度,我们大吃一惊,我和儿子两个月的保险费高达1008美金,国家给我访学的经费,我得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钱来交给美国的保险公司,那租房子、吃饭、购买学习资料怎么办?俊英两个月也达到了400美金,对她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玛丽蓓尔当时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不容商量。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交了钱,买了昂贵的保险,心里颇有几分“任人宰割”的感觉。
事后咨询其他同事,在麻州访学的,每月保险费只有66美金;在北卡访学的,5个月的保险费总共才160美金,不同州的保费差距真不小呢!
为保险一事,我们多次找玛丽蓓尔交涉,她也认为这个保费过高,即使对当地人而言,也是非常高额的保险费用,但她确实无能为力。她解释说钱是保险公司要的,并不是她个人要的,为什么保费这么高,她也不知道原因。
我们要求见海伦,就保险一事表达了我们的疑问和不满。海伦一直在说抱歉,她解释说从7月1号以来,保险发生了很大变化。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更换了保险公司,以前的保险公司对学生的保险费高,学者的低,现在的保险公司,向学者要的保险费要远远高于学生,直到7月31号她才知道保险费的准确数目,她也是无能为力。不过,我们可以选择其他保险公司,甚至可以选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只要达到他们的保险项目要求就行。我们问她为什么不早说,她辩解说自己也是刚知道。我问她我们交的保险费是否可以退,她说钱是保险公司收取的,我们可以和保险公司联系,退的可能性不大。
我对要回保险费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钱,交了就交了。不过我希望以后中国赴美的访问学者,能够吸取我们的教训,美国人让交钱的时候,不要轻易答应,一定管好自己的钱包。保险事先要在国内买好,以免在这件事情上吃大亏。
美国人办事效率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严谨,由于各州有自己的司法权,工作人员对很多事情有时候也是一知半解。中国人在美国要多加小心,要事先做好功课,维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