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孵化:如何识别、挖掘、发展自身潜能
- (英)伊恩·麦克雷等
- 2304字
- 2022-05-18 20:05:42
类型: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关于是否存在多种类型的智力,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除了能够从经验和环境中学习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智力”类型。卡特尔(Cattell,1987)提出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之间存在差异。晶体和流体之说类比了物质的状态——流体可以是任何形状,而晶体则是固态的。
流体智力是指,当新信息流入时,大脑对其进行处理和做出反应的能力,它使我们在新情况出现时迅速适应变化。它包括三方面的能力:理解关系,处理不熟悉的问题,以及获得新知识。
晶体智力是已经获得了的、结晶的知识,它是由经验积累而形成的,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想法、知识和技能已经扎根和固化在大脑中,成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重要构件。这可能是一种做事的方式;可能是萦绕心头的一首歌的歌词或者一首诗;可能是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正确方法……
流体智力在20岁前达到巅峰,此后保持基本稳定,晚年有所下降。晶体智力则在人的有生之年会一直上升。因此,如果要解决相同的陌生问题,小学生通常比退休的老人更快。当然,这只是一个通用的举例,并不是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对比都总是如此。晶体智力与经验关系密切,因此它是靠累积来的。与新生或实习生相比,有多年经验的老手占据明显的优势。当然,你所学到的(晶体智力)受到自己学习的方式和深度(流体智力)的影响。这就是有些人学起东西来比别人慢的原因。
性格之类的因素也会起一定作用——在智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内向的人喜欢阅读和学习,外向的人则喜欢社交,娱乐和体验(请参阅第四章)。当然,人们可以向书本学习,也可以向他人学习。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学习,通常在晶体智力的测试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外向的人则可能有所不同。此外,动机也很重要。与那些对学习从来不感兴趣的人相比,有上进心的成年人学习的效果会更明显。我们可以体验一下用下面的例题来测试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A.记住以下数字,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复:600、5、8、47、1。
B.以下哪个词与其他词不同类:枯藤、老树、昏鸦、布谷鸟。
问题A测量的是流体智力,问题B测量的是晶体智力。 A可以在没有特定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完成,但它确实需要具有记忆、组织和检索信息的能力。A可以用任何语言来测量,甚至可以用来测量不会读写的人。问题B需要了解特定的诗词(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没有提及“布谷鸟”)。为了说明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更加刁钻,请判断以下哪个词是另类的:Banker,Knight,Miller,Reeve,Cook?这个问题需要非常特殊的中古英语知识——只有极少数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才掌握这样冷僻的知识。这样的问题考察的是在非常特定领域内的知识。晶体智力是人们能够通过学习来提升的。
弗海姆(Furnham,2008a)指出,智力是差异心理学家开展研究的基本工具。简而言之,在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中,它最简单和最可靠,具有最佳的信度和效度。
先天能力的概念以及先天认知能力的测量和使用是有争议的。媒体常常将关于智力研究的可靠结论,描述为“无稽之谈”。
科学期刊和教科书与普罗大众的认知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来自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证据清楚地表明了智力的存在,可以对其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来预测学业和事业的成功(Gottfredson,1997a)。由于这些争议的存在,负责招聘、评估或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士自然就选择了过度谨慎。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保守的选择是错误的。
另一个颇为普遍的谬误是,智力有多种类型。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有些人从经验和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可能很弱,但这些人可能在音乐或美学上有过人的智慧。这也是不正确的。对于音乐才华或对自然的审美能力之类,没有与之直接相关的独特智力种类。
对“多元智力”的困惑往往源于乱贴标签。很多概念有时会被错误地归为某种类型的智力,例如价值观,学习风格或能力之类的概念。教育工作者通常喜欢使用“多元智力”的概念,因为它有助于识别学生中不同的才能或潜力类型。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感觉良好。
“多元智力”这个提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搅起了一潭浑水,让大家越来越不明白智力究竟是什么。当人们大谈“多元智力”时,实际上并不是在谈论智力。智力是关于推理、计划以及组织信息的能力,即学习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在1983年出版的《心灵框架:多元智力理论》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按照该书的叙述,竟然有多达10种不同的智力类型。
加德纳的理论是,智力有不同的类型,每种智力都是独立运作的。然而,该理论并没有什么科学证据。例如,“自然智力”被认为是对自然环境的偏好,并存在某种与自然联系的独特感受。显然,这只是一种价值或偏好,与智力无关,因为这种偏好不涉及信息的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强调的是,并非说,这种偏好有什么不妥,对它的了解其实可能同样有助于发现潜力。不过,这绝不是智力的一部分。从科学上讲,这类“多元智力”的说法很难站住脚。智力作为一个独立且有明确定义的结构体,非常有用,并且能够很好地预测一个人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的行为、表现和成就。
奈特尔贝克和威尔逊驳斥了加德纳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在某一个领域中表现出色,往往会在其他领域同样表现出色。”这是一个潜在的、根本的认知过程:智力。

图3.1 智力类型
“多元智力”理论并无什么大用,因为它将智力(认知能力)与“学习到的能力”“偏好”混为一谈。要评估潜力,就需要明确定义潜力,然后还需要确定有效的概念,以此来衡量构成潜力的因素。当然,我们并不难理解,为什么多达10种类型的“多元智力”的说法,会很有市场。大多数人在至少一个领域会高于平均水平,每个人都可以为之感到自豪。大家都很特别!但问题在于,如果以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多元智力理论”是无效也是无用的。非但无用,而且还带来混淆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