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烟雨楼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南湖东边,去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船——红船。
要去瞻仰红船,必须先参观东边临水的一座凉亭——访踪亭!
来到访踪亭跟前,抬头看见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杨✘✘同志题写的亭额“访踪亭”。
看着这普普通通的匾额,但是一行人都不住的赞叹,不住地感慨,都被这访踪亭三个字的意境震撼了,久久不能从思绪中走出。
多么朴实无华的名字,访踪亭!
访——重访南湖!
踪——寻觅旧踪!
一行人都感觉到这亭额题的是太确切了!
革命先辈中共一大会议代表董✘✘董老先生,尚能在78岁高龄时重访南湖,再为南湖挥墨题诗,足以证明南湖这块革命纪念地,在老一辈革命家心中的重要性。
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值得我们当代这些追随着革命先辈足迹,追溯着红色记忆的后辈人敬仰,牢记!
步入访踪亭里面,亭子正中竖立着一块石碑,
这就是一九六四年四月五日董老先生重访南湖时,在南湖留下珍贵的墨宝。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一代老革命家崇高的情怀,写出了老革命家心中无比崇高的信仰!
“革命声传画舫中……”就这一句诗,已经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一九二一年七月。
仿佛看到了了十三位革命先辈,正在庄严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这一声宣誓,喊出了时代的强音!冲散了笼罩在中国人民头顶上的风雨阴霾,
这一声宣誓,让中国的历史,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这一声宣誓,昭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拉开了序幕!
这一声宣誓,将红船中革命的火种,撒向了神州大地!
“诞生共党庆工农……”多么亲民的词汇,不华丽,不浮夸,真真正正体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心系天下劳苦苍生的胸怀!
全中国工人农民联合起来,跟着共产党,担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建设一个面貌焕然一新的新中国!
“重来正值清明节,”
这句诗中的重来二字,说明了董老先生到南湖是旧地重游,
从1921年在南湖宣布共产党诞生那天起,董老先生就三番五次来过南湖,每次都是肩负着党交给他的艰巨任务,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董老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先进性和积极性,
“烟雨迷蒙访旧踪!”
这句诗,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重游故地,缅怀战友的博大胸怀!也写出了董老先生和南湖有着难分难舍的渊源!
也就是这首诗,让天南地北的游客驻足访踪亭,站在这里认真聆听和感受着,老一辈革命家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一九八五年六月,南湖革命博物馆决定,在红船东边的岸边,修建一座凉亭,将董✘✘老先生的诗文,镌刻成碑立于凉亭之中,
从此访踪亭就在南湖湖畔守望着红船,将和红船一起去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二个100年!
同时也见证着革命精神的薪火代代传承,和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感人事迹!
先辈们的英勇事迹,经过短短几分钟的讲解,就在我心里深深地扎根落户,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了,
一行人默默无语,按耐着激动的心情,离开访踪亭,移步到了红船跟前,
下一步我们一行人就是瞻仰红船,重温党的历史,感受红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