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五灵演义

35

上回说到,常遇春在湖州城首战大败,当夜在帐内商讨对策,话未说完,就听有军士报告对方偷营,常遇春一听,说到:“能者不记隔夜仇,都是当时就要报,大家分头行动,定要打掉那杆幡。”

一切正如清源所料,齐万通白天打了大胜仗,回到城里,张士信高兴万分,对齐万通赞不绝口,李伯升更是赞美之词用尽:“齐大仙真是上天太上老君下凡啊,我家主公可以得到先生的助阵,还愁什么常遇春徐达的两路大军,灭掉金陵,活捉朱和尚也是指日可待啊。而且我知道为什么这个幡叫“蝜蝂幡”了,据《山海经》记载,蝜蝂是一种喜欢负重的虫子,这个幡的名字真是起的绝妙啊。”

徐义看不起李伯升这样拍马的样子,只是叹气说到:“今日大胜固然可喜,只是逃走了常遇春非常可惜。”

李伯升又说到:“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就以今天这样的战术,依我之见,今晚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劫他的营,这次我们派五千骑兵出击,定要踏平常营。”徐义也点头同意,把眼睛看着张士信,看他同意与否。

张士信是个没能力的人,全靠关系才当了湖州守将,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于是命令齐万通和徐义两人带队,晚上去劫营。

两人趁夜色摸到常营约两里路距离,齐万通依法把“蝜蝂幡”插在地上,然手让将士们绕圈之后猛冲常遇春营帐。

先说这齐万通在地面所做的一切,都被躲在黑云后面的耀日看个清楚,他看着所有骑兵都冲出很远之后,脚踏双翅靴猛的飞到那“蝜蝂幡”面前,抽出神火扇,三昧真火烧出,把那幡瞬间就点燃了。齐万通没想到自己会被人偷袭,宝贝被毁,又惊又怒,抽出护身剑就要砍耀日。后面冲出墨城,大喊一声:“妖道,让我来收拾你。”举着龙虎双鞭就与齐万通斗在一起。

这齐万通只不过是个通人,哪里斗得过墨城,一鞭打碎护身剑,顺手就是一鞭把在颈上,齐万通被打翻在地,墨城又被上一鞭,齐万通死在荒野。

再说这五千骑兵,出到常遇春阵营时,因为“蝜蝂幡”已经被毁,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力量了,但是人人都不知道,冲到常营里发现是座空营,知道中计却不害怕,于是点把火烧了帐营,再慢慢的往回走。

而常遇春的军队早己两边布好阵势,一声炮响,顿时火光冲天,箭矢乱飞。这次的箭头上面都带头火药,这五千骑兵顿时大乱,受伤倒地后相互踩踏,常遇春带头杀出阵,两边将士正要报白天之仇,一个个杀声震天。

徐义在偷营时看到空营就知道中计了,但是他并没有害怕,以为就算常遇春伏击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反杀常遇春,直到此刻才发现不对劲,自己的军士也是平常的力量,知道齐万通可能出事了,来不及细想,赶紧趁乱逃走。

等徐义跑回湖州城时,身边只剩下十来个骑兵,徐义大悔自己鲁莽,但为时己晚,只能明日对阵再报此仇。

次日辰时,双方又兵对兵,将对将的在湖州城下对阵,徐义首先出阵,点名要常遇春来战,常遇春正要报昨日之仇,于是骑马提枪上前,徐义说到:“我听说去年,第一猛将张定边与你交战,大战九十回合,常将军你是侥幸取胜,不知道我今天,你能不能过我这一关。”

常遇春说到:“你说错了,我和张定边大战九十回合,是他赢了,我败了,但是今天如果我过八十回合取不了你人头,就算我输了。”

徐义一听大怒,喊一声:“那我今天来领教你高招。”说完拍马与常遇春战在一起。这场打得如何?

鼓声隆隆,彩旗烈烈。英雄虎威多豪壮,俊杰豹胆逞英豪。长枪刺去如游龙起,蛇矛横扫似蟒翻身。这一个舍命要定江山,那一个拼死欲留丹青。两边儿郎均是好汉,生死相博惊心胆颤。

两人在马上斗了七十合回,常遇春越战越勇,气力犹如排山倒海,用之不觉。徐义则勉强支撑,武艺已到自己极限。徐义知道今日再斗下去就有命难回了,想脱身。常遇春已经看出对方枪法渐渐乱了,大喝一声,霸王枪从上砸下真有泰山压顶之势,徐义奋力横矛硬接,把两手虎口全部震的鲜血直流,口里出流出鲜血;常遇春看对方已经到了灯枯油尽之时,举枪又是一砸,威猛不比楚霸王差半分,徐义没法,只能再接,把自己两手都撑弯了,背都猫在马背上,耳朵里也震出鲜血;常遇春看对方已到生死之间,聚平身力气,奋力一砸,这一枪真是齐天大圣奋起千钧棒,华山也要被砸成两半,徐义最后横矛一接,直接连人带马,全被砸趴在地上,人是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马也动弹不得。

徐义此刻已经七窍流血,他用尽最后力气,朝着常遇春说到:“好。”说完一命归西。

后人有诗称赞常遇春三枪砸死徐义。

两将均是好儿郎,各为其主赴战场。

常帅三枪砸徐义,青史留名好风光。

大明要开新王朝,平江始终难成王。

自古成王败者寇,中原续写新华章。

张士信看自己第一大将徐义被砸死,吩咐司徒李伯升出战,李伯升本不想出阵,没有办法,只能拍马出阵杀向常遇春,这里常遇春己回马转身,阵上冲出周德兴,大喊一声:“主将少歇,让我来战他。”与李伯升杀在一起。

李伯升上阵时就没有必胜的信心,更多的是对主将的应付,斗了二十个回合,虚晃一枪就要往回跑,周德兴数次上阵,都没有一次大胜仗,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好捏的,哪里肯放过,拍马就追,赶了几十步都追不上,只能马背上摸出短箭,一箭正中李伯升手臂,李伯升带箭逃回阵里,张士信见李伯升又受伤回来,知道今日难胜,赶紧鸣金收兵。

张士信回到湖州城,李伯升说到:“将军,常贼兵强马壮,湖州城难守,不如我们放弃湖州,回到平江与主公共守平江,与朱贼决一死战,你看如何?”

张士信正在焦头烂额之际,根本没有思路,只听殿个军士飞奔进来报告:“将军,好消息,主公派吕珍将军为将,率吕珠将军,五殿下张蟒将军,韩敬之将军,谢再兴将军,谢再兴五子谢清,谢浚,谢洧,谢洪,谢洋五将军,另带军士五万,已到北城门外;另外,杭州城朱暹将军,张天霸将军也领兵三万,己到南城门外。”

张士信一听,真是久旱逢甘霖,大喜过望,李伯升也是眉飞色舞,说到:“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湖州城得这么多将军相助,就是常遇春徐达同来,也不足为惧啊。”张士信点头称是,快步出殿,欢迎两路人马。

常遇春今天打了胜仗,与众将商讨明天对策,胡大海说到:“今天徐义战死,李伯升受伤,张士信已经无人可用,他若选择死守,湖州城也不是一两天可以攻破的,需要有奇计才行。”

清源说到:“如果张士信只是死守湖州,那我们可以先行南下,攻打杭州城,听说杭州守将潘原明当年是靠贿赂当的官,一路溜须拍马,外加杭州豪绅地主都喜欢他,最后当了杭州守将,实际上一点真实本领没有。”

常遇春说到:“我早知道潘原明是个酒囊饭袋,但是他的两员副将朱暹和张天霸,都是虎将,尤其是张天霸,听说还会法术。”

正说着,外面有军士进来报告:“禀元帅,平江有五万援军进入湖州城内,领兵之将是吕珍;杭州城也有几万人马前来湖州救援,领兵是朱暹,张天霸二将。”

常遇春和清源异口同声的说到:“太好了。”其余众将都觉莫名其妙,哪里有敌人获得增援,自己反而说太好了。清源说到:“如果主帅与我想法一致,应该是火速派兵南下杭州,夺取杭州城,如果拿下杭州,刚张士诚的主要势力,只有平江湖州两座城池,到时我军与徐元帅的军队南北夹击,必定能胜。”常遇春连连点头。

耀日则等不及似的说到:“那还等什么,现在就出发,我跟随去攻打杭州。”于是常遇春说到:“诸将听令,现在有个天赐良机给我们,就是趁杭州城空虚,我们可以快速打掉杭州城,再反身来全力围攻湖州城,到时湖州城两面受敌,必能攻克。但是此一战风险也很大,一是万一不能快速拿下,我军分兵之后,反而容易被各个击破,二是杭州城打掉之后,我军也没有多少力量做防备,也是个隐患。”

胡大海说到:“主帅放心,我随军去攻打杭州,到时我守杭州,请主帅放心。”于是常遇春留下清源,墨城,周德兴等诸将在湖州,自己则率耀日,胡大海等诸将星夜拔营杀向杭州。

再说这杭州城守将潘原明,原本只是个地皮无赖,当地富户见这人游手好闲,还有点力气,也不得罪他,给他点小钱让他生活,因为元朝统治腐败,只要有钱就能买钱,潘原明动了这个歪脑筋,就找杭州富户大家集资,自己去买了个芝麻小官做,到了官场上,此人溜须拍马的本领发挥出来,再加上后来各地起义不断,地主富户都怕有一点义军来抢到自己头上来,于是大家合力,把潘原明推到杭州守将的位置。

常遇春进攻湖州的消息传到杭州,潘原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问部下朱暹,朱暹答到:“我认为湖州绝不能丢掉,如果湖州丢掉,一是杭州城将变成孤城,即使常遇春不来打,南边的方国珍也会来进攻杭州,到时我们肯定会败亡。而且,湖州一失,常遇春可以从太湖进攻平江城,他们的水军连陈友谅都打不过,平江肯定也打不过对方的水军。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全力保湖州,哪怕必要的时候放掉杭州。”

潘原明一听说朱暹说可以放掉杭州,马上反对,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在这里,自己的财源也在这里,如果自己离开杭州,不知道会什么结局,于是说到:“杭州是主公的经济重镇,没有钱怎么打仗呢,我反对放弃杭州,湖州当然重要,我认为主公会派人去救的。”

张天霸说到:“目前徐达率兵在长江以北蚕食我们的势力范围,主公正在全力防止徐达,肯定不会派兵增援湖州,我同意朱将军的意见,我们应该马上驰援湖州。”

潘原明见两员副将都要支援湖州,只能说到:“那这样,两位将军可以领兵三万去驰援湖州,我领蒋英、刘震两员副将守杭州。”于是朱张二将领兵去救湖州。

当常遇春的队伍出现在杭州城下时,潘原明都吓傻了,他完全没有料到常遇春会突然出现在杭州城下,顿时失去主意,问部下:“朱张两位大将现在去湖州城了,我们是没人可以敌得了常遇春的,你们有什么想法?”

蒋英说到:“常遇春勇猛,我和刘震将军肯定敌不过,但是我们受主公恩惠多年,怎么能轻易投降呢?我决定战死疆场,以谢主公。”刘震也点头同意。

潘原明见两员部将不想投降,于是悄悄把杭州富户方彝叫来,对他说到:“我想投降常遇春,只有这样,我才能保住杭州守将的位置,你们也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被抢走,如果我们与常遇春作战,毫无胜算。你看如何?”

地主富户在战乱时期只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被抢走,谁当王他们根本不在乎,于是说到:“将军英明,我悄悄出城去常遇春营里,告知你的意思,看他如何答付。蒋刘二将不过是个武夫,借个机会绑起来就成了。”

潘原明一听,觉得此计可行,于是悄悄放出方彝。

方彝去常遇春营里,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