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子和十万将士被围
- 大唐:开局吐槽,震惊李二!
- 天下我最秀
- 2422字
- 2022-02-03 22:23:00
罗艺越想越得意自信,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新文礼,你与那陈寻在武试交过手,知他武艺底细,你确信燕云十八骑能对付得了他吗?”
罗成却并未得意,仍旧对陈寻的武艺,心存几分顾虑。
新文礼便道:“那陈寻武艺确实在末将之上,这一点末将不得不承认,不过燕云十八骑联手,足以拿下他,这点末将也敢保证,否则末将也不会献上此计。”
有了新文礼这番话,罗成脸上的犹疑之色,也随之消失。
“文礼,此计若成,你便立下了大功一件,他日大隋覆灭,我罗艺称雄幽州,必不会亏待你。罗艺满意的目光笑看着新文礼。
新文礼眼中却燃起一丝恨色,拱手道:“当初武试擂台上,末将被那陈寻击败,遭他羞辱,今日只不过是为洗雪耻辱而已!承蒙罗帅器重,文礼岂能不为罗帅效全力。”
这番话,令罗艺更加满意,对新文礼又是一番抚慰。
当下,罗艺便派人前往城外大营,向陈寻下邀帖,以商议如何去雁门救驾为名,邀他在城外石亭一会。
…
蓟城以西,陈家军大营。
军帐内,陈寻已拿到了罗艺的回信。
信中,罗艺以商量如何救驾为名,邀陈寻明日一会,还提出双方只各带不超过二十名亲兵,以示彼此信任。
“不能去!”
还没等陈寻表态,李秀宁便一声厉喝否决,情绪甚是激动。
“罗艺这厮,分明有抗旨的意思,万一会面之时,他突然翻脸下杀手怎么办?”
王伯当也道:“李都尉的担心有道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会面还是谨慎为妙。”
“可若是不会面,又如何拿下幽州军的指挥权,难不成,咱们还要硬来不成?”尉迟恭却顾虑道。
单雄信却道:“不可,罗艺必定有所防范,我们不过一千五百人,且已显露了行踪,没办法再实施突袭,万不可轻举妄动。”
他们几人争执不下,一时间也想不出万全之策。
“无论怎样,这一趟会面我都得去一趟,若能说服罗艺自然是再好不过。”
陈寻信往案几上一扔,拍板做出了决定。
李秀宁眉头一皱,劝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万一罗艺有诈,却当如何是好?”
“双方只带不超二十名护卫而已,难道你觉的,罗艺光凭那点人手,就能奈何得了我么?”陈寻反问道。
李秀宁语塞。
陈寻的武艺有多强,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莫说对方只是带了二十名寻常亲卫,就算是百余人也未必拦得住陈寻。
何况,陈寻也一样会带亲卫前去,这场会面似乎也并没什么风险。
只是,李秀宁却总觉的心下不安。
就在这时,帐外亲兵入内,声称营外有一名公子,声称受“故人”所托,前来求见陈寻。
故人?
陈寻思绪翻转,隐约猜到了几分,便叫传那人进来。
片刻后,一名眉清目秀的年轻公子,从容步入了大帐之中。
那公子肤色极白,竟不逊于李秀宁这女儿家,相貌也是俊俏的紧,端的是一位白面小生的样貌,令尉迟恭这些大老粗们看到,也不由眼前一亮。
“草民见过冠军侯。”年轻公子彬彬有礼的一拱手。
“不知是哪位故人,托你来找我的?”陈寻轻轻拂手,示意他免礼。
“侯爷看过这封书信后,自然便知。”
年轻公子笑的神秘,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献给了陈寻。
在李秀宁等人的狐疑目光下,陈寻拆开了书信,细细一看。
然后,他嘴角上扬,悄然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令兄近来可好?”陈寻收起书信,笑望向那年轻公子。
“有劳侯爷关心,家兄一切安好,时常提起侯爷,今日草民终于能有幸一见,侯爷果然风采不凡。”
年轻公子回答时,目光不时在陈寻身上扫来扫去,仿佛要将他看个通透。
他在审视陈寻时,李秀宁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他。
忽然间,李秀宁明眸微动,似乎看出了什么端倪,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奇色。
.................
“这件事结束之后,我正好与令兄好好喝上一杯才是。”陈寻笑道。
“既是如此,那草民就先告辞了。”
年轻公子拱手告辞,陈寻也不挽留,由他离去。
“侯爷,这个娘娘腔是什么来头,侯爷似乎跟他旧啊?”尉迟恭好奇的问道。
“什么娘娘腔,这人本来就是女扮男装,你们都什么眼神~~”李秀宁讽刺的一声冷哼。
女扮男装?
众人无不吃了一惊。
陈寻也神色微变,怀疑的目光看向李秀宁。
“那人虽是男装打扮,说话也极力装出粗声粗气,可她耳垂上,却留有耳洞,他要是大老爷们儿,怎会有女人的耳洞?”
李秀宁戳破了玄机。
陈寻这才恍然明悟过来,细细回想,似乎确实如此。
只是他虽然心思缜密,但到底不是女儿家,没有李秀宁那样女人的直觉,更不会想到去观察人家的耳垂。
“原来是个丫头片子啊,我就说嘛,那么白,赶情是个女人。”尉迟恭嘀咕起来。
李秀宁却盯上了陈寻手中的书信,问道:“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来路,她口中的大哥又是何人,这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她是谁,明日我与罗艺会面之后,自然你便会知道。”
陈寻却不肯明言,将那书信书入怀中,站起身来时,眼中已燃烧起志在必得的自信。
“你们今晚好好做准备,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在蓟城喝他个痛快!”
次日黄昏。
残阳西斜,将蓟城染上了一层如血薄纱。
城西陈家军大营,营门大开,陈寻策马缓缓而出。
李秀宁手扶剑柄,带着十九名亲兵,跟随在陈寻身后,一路上都警觉的四下张望。
“你一定要跟着我去吗?”陈寻回头看了她一眼。
“那肯定,换成旁人,我不放心。”李秀宁回答时,目光还在警惕四周。
陈寻不再多问,策继续前行。
不多时,大道旁,一座石亭出现。
罗艺已先一步到,坐在石凳上,正微笑着注视着他前来。
罗艺身后,十八名脸上带着面具的亲兵,扶刀肃立,气势肃杀。
“罗艺的那些亲兵,看起来有些古怪,我看我们还是别去了。”
李秀宁预感到一丝不安,便低声劝说,打了退膛鼓。
“既来之,则安之,天塌了有我在。”
陈寻却无半点戒心,翻身下马,踏入了石亭。
李秀宁无可奈何,只得召呼其他亲兵紧跟了上去,也站在陈寻身后。
气氛紧张,火药味在亭中弥漫。
“陈都尉,好久不见了,知道你喜欢喝我们幽州的烧刀子,我特意带来了前来。”
罗艺笑指了指石几上,已经为陈寻斟好的美酒。
陈寻却没喝,将杯子往旁边一推:“罗将军,咱们就不用绕这么多弯子,我就开门见山吧,你打算何时交割兵马?”
罗艺却不急着回答,只是一笑,慢条斯理的将自己的酒杯拿起,缓缓呷了一口。
“急什么,陈都尉辛苦赶来,好好休整几日也不迟。”罗艺轻描淡写的说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天子和十万将士被围,每耽搁一日就多一日危险,我没时间休整,还请罗将军即刻将兵马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