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顽疾得治
- 大明:洪武穿现代,求我当宰相
- 胎果逆转
- 2074字
- 2021-12-15 00:01:00
韩代巧进到帐篷。
空气的味道闻着怪异。
“义孙殿下,这个气味是……?”
“消毒水而已,杀菌用的。无害。”
“杀菌?”韩代巧反复念了几次。
又是新鲜词。
根据朱轩的指示,坐在帐篷角落的干草堆上。
她爹就在旁边。
双眼凹陷,感觉随时要归西。
“先做皮试。”朱轩过来,手里的针筒注满青霉素药液。
细针闪着寒光,韩代巧不自觉躲闪。
朱轩其实比韩代巧还怕。
这两天恶补了不少医学理论技术。
但实际上手注射,还是头一遭。
“袖子挽起来,我要往你的手臂打药。”
“挽袖子?”
男女授受不亲。
在明朝,这条铁律可是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一些出名烈女,就算只是手被摸,也要寻死觅活。
绯红很快爬满韩代巧的脸颊。
朱轩咂嘴,说:“皇长孙和太常寺卿黄大人都看着呢。我能有什么非分之想?”
痢疾的治疗,朱允炆是必须要会的。
所以,在场见习。
不放心的黄子澄必然跟随左右。
两个戴口罩的“大白”,让韩代巧安心了些。
“而且。”朱轩针筒往韩父一指,“你耽搁的可是你爹的命。拖得越久,你爹就离鬼门关更进一步。”
明显。
父亲的命更重要。
韩代巧目光决绝,下定决心。
挽袖,露出雪白的前臂。
牵过韩代巧光滑的手,朱轩深呼吸,给自己打气。
将一点点药液注入手臂内侧皮内。
皮试顺利。
俩父女都没有异常反应。
可以用青霉素。
被扎过一次,韩代巧再被扎输液针,心中惧意稍减。
输液时,她一直盯着输液管看。
那东西晶莹剔透,却又如此柔软。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
“在我们这种人身上,用如此名贵的宝物。义孙殿下,这合适吗?”
“宝物?”朱轩见韩代巧一直盯着输液软管,了然,“这东西在我们那不值几个钱。”
之前,韩代巧从兵士哪里偶然听到“仙术”之类的只言片语。
猜想,“我们那”就是指仙境。
如此柔软剔透的宝物,在仙境居然不值钱。
难道那边遍地都是宝?
过了一段时间,药液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就像是清泉拂过,韩代巧浑身舒畅。
转头看爹。
已经睡着。
要知道,一路上他爹犯病,上吐下泻,一直休息不好。
现在却睡得香甜。
青霉素,果然有用!
见到父亲无恙,韩代巧放下心来……
帐篷外,
徐辉祖的排查依旧严格,剩下的痢疾患者也不再遮掩。
主动上报病情。
几百号平民,也就十来个痢疾。
情况还好。
不过,据韩代巧所说。
周边镇子里,还有大部分人没有离开。
要么是家里的人病危,走了也是死在路上。
要么就是没法放弃祖业。
朱轩估计,带的两万多的药不够用。
便让朱允炆通知朱元璋备药,以及扩大封锁范围。
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
另一头。
现代朱轩家。
“混账东西!”沙发上的朱元璋穿着炸弹卫衣,将《明朝那些事》这书摔到茶几上。
挺厚一本,砸出巨响。
茶几上的水杯跟着跳了几下。
“两个落水而亡?一个吃红丸而死?
剩下的皇帝大多驾崩于三十多岁。
也就朱厚熜和朱翊钧活得久些。
咱们老朱家的人,寿命可不止这么点吧?
我都活了这么长时间。
肯定是那帮太医院的搞鬼。
朱厚照从落水到死,一年多的时间,居然治不好!?
还是朱厚熜聪明啊。
上来就清洗太医院,硬是让自己活到了六十。
我的标儿也是,明明就是小小的风寒,怎么就治不好呢?
莫非,也是太医院的人从中作梗…….?
这些混账,都该死!”
不管是不是。
太医院已经在朱元璋心里落下了根刺。
这本《明朝那些事》,朱元璋留在了朱轩家客房,没带回大明。
毕竟记载着天机。
要是被外人窥视,免不了一场风波。
“圣上!”裂缝对面,陈洲对着空气行礼,“长孙殿下有消息传回来。”
说完,将一封信放在书案上。
之前朱元璋交待。
如果自己不在书房,很有可能就在朱轩家里。
有什么事,直接喊就行。
穿过缝隙,坐到书案前。
“陈洲,你来念吧。”刚看完那么厚一本书,朱元璋的注意力确实无法集中。
对皇上的突然出现和那一身奇怪的卫衣,陈洲已经见怪不怪。
小心拆开信封,细读。
除开问好的客套话,下面的报告才是重头戏。
“……青霉素有效。一共十三名病患。轻症八名,在输液治疗后,已经与家人启程回家。
其余重症情况也得到明显好转……”
“好!”朱元璋情不自禁拍案,“痢疾。这个千百年来都没法治的东西。
在我大明,得到终结!
朱轩,好样的!
允炆干得也不错。亲上前线,是个做事的。”
当年。
朱元璋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
见过痢疾什么样。
真可以说得上十室九空,惨绝人寰。
如今,痢疾可治。
心中舒畅无比!
“恭喜陛下。得到两位如此出色的皇孙。”陈洲赶紧补上好话,“信的后面,义孙殿下还有要求。”
“念!”朱元璋舒心,拿起从朱轩家顺来的瓶装绿茶饮料就喝。
后世的饮料偏甜,朱元璋就好这口。
喝了一次,就没法再忘记。
“义孙殿下说,担心物资不足,需要陛下帮忙,重新运一些青霉素和配套医疗物资回来。”
“噗!”
绿茶被朱元璋喷得满书案都是。
虽然能请搬运工将物资搬到朱轩家,而且大明这边也可以叫侍卫帮忙。
但从朱轩家到大明。
这个过程始终得朱元璋亲自上阵。
都六十好几了。
腰腿早已不如年轻时。
“朱轩这乖孙,是想要他爷爷的老命啊。光从他们那买东西,再带过来,始终不是办法。”
“陛下,义孙殿下给了一份采购清单。请您过目。”
除了青霉素,输液用具,防护服等等物资外。最后的甜瓜和玉米粉让朱元璋不解。
直到看见最后一行小字。
“用来生产青霉素之用。”
朱元璋龙颜大悦。
“原来乖孙已经考虑到我的身体了。甜瓜的话,我记得咱们大明好像就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