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领域,一定不能少了谈“吃亏”的书。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吃亏是最常见、最不可避免、影响最大的主题之一。
人与人交往,难免涉及利益问题,有利益,就免不了一方吃亏,一方占便宜。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立场不同,对公平的理解自然就不同,只能相互妥协求得相对的公平。
举例来说,两个人做生意,一方投资,另一方开拓市场。几个月后计划失败,不但没盈利,还赔了很多钱。开拓市场的一方认为,这是资金不足导致的;但投资方认为错不在己,项目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方资金使用不得法。双方意见不一,都不愿承担赔钱的后果,或者觉得自己承担的比重过大。总之,都觉得自己吃亏,纠纷就这样产生了。
立场不同,导致对公平的理解不同。觉得不公平,就牵扯上了吃亏和占便宜的问题。
为了求得公平,使双方关系保持稳定,人与人之间的某些交往(尤其是商业交往)会寄希望于合同。但是签了合同就一定公平吗?双方就一定会满意吗?远的不说,这两年娱乐圈艺人与经纪公司解约的情况普遍发生。一开始签订合同时双方都觉得公平,但随着演艺活动的增加,艺人知名度的提高,艺人对原先的分成或者公司的安排有意见了,但公司不肯修改合同,只好走法律途径求解约。可见,合同不是万能的,总有人会自认为吃亏,于是产生纠纷,甚至闹得两败俱伤。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有利于维持长久关系的合同,往往是某一方吃亏的合同,比如李嘉诚曾签订一份长久合约,投资占总投资的六成,但股份只占四成。
关于吃亏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利益的。但是,非物质的部分就不涉及吃亏吗?当然不是!比如大家熟悉的面子问题,试问如果有人当众羞辱你,你是否会觉得吃亏?大多数人一定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把吃亏的部分再赢回来。
感情问题,也常常涉及吃亏占便宜的问题。谈恋爱的年轻人吵架分手,你经常会听到一方说:“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可是他为我做过什么?”可见每个人在情感上都希望对等,如果认为不对等,就会有吃亏的感觉。其实结婚几十年的夫妇也是如此,要想维持长久的感情,只能相互妥协,也就是一定程度上接受吃亏。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无法避免与人接触,因此无法回避吃亏问题。每个人对于什么是公平、怎样算吃亏,都有自己的理解。你需要思考的是,你对公平和吃亏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应该反思?为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你是否应该调整自己的尺度?遭遇不公时,你是否真的不能吃亏?吃亏是最坏的选择吗?……
吃亏是一门艺术,掌握了这门艺术,就能开启人际交往成功的大门。本书全面展示了吃亏的艺术,希望能够使阅读者的人际交往更具智慧,扫除成功路上的一些障碍。
天之下
昆仑纪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门派为新一届盟主之位明争暗斗,关外,萨教蛮族卷土重来……乱世中,芸芸众生百态沉浮,九大家英杰辈出,最终汇成一首大江湖时代的磅礴史诗,并推动天下大势由分治走向大一统。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时候,江水上涨,冲了一口棺材进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开,里面有个她……风水,命理……写不尽的民间传说,诉不完的光怪陆离。
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热血龙族,少年归来!这是地狱中的魔王们相互撕咬。铁剑和利爪撕裂空气,留下霜冻和火焰的痕迹,血液刚刚飞溅出来,就被高温化作血红色的蒸汽,冲击波在长长的走廊上来来去去,早已没有任何完整的玻璃,连这座建筑物都摇摇欲坠。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长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鹏主演影视剧原著小说)
同名实体书新鲜上市,马伯庸历史短小说“见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保鲜期只有三天,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装版社畜求生记,帝国夹缝中的小人物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