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找茬?

这日,夫子带来一个好消息,宋明宇过了乡试,成了举人,这是学堂一大好事,众学生纷纷道贺。

宋明宇便是要回家准备下场考试了,只是他临走时,深深地看了柯晴儿一眼,柯晴儿被这一眼看的极不自在,觉得哪里有些怪异,却也说不上来。

因着宋举人的事,夫子便中午早早下了学堂,刘氏正在院内桃树下坐着,做些小孩子衣服,看来,她这一胎是确定了。

柯晴儿走过去乖巧地坐在刘氏旁边,伸出手摸了摸她那平坦的小腹,这里面,居然装着一个小生命,也不知是弟弟还是妹妹。

刘氏见状,将她揽在怀里,说道:“晴儿放心,就算有了小弟弟,娘亲还是会疼爱晴儿,不让他欺负你”,柯晴儿听了,鼻子酸酸的,在现代没有感受过的母爱,刘氏全都给她了,穿越到这里,也许不是个错误,是命运对她的另一种弥补。

“弟弟才不会欺负我呢,娘亲教养出来的,必定是极听话的。”柯晴儿压了压鼻头的酸涩,抬头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正说着,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嫂嫂,娘来了,快敬茶,”可不就是那柯小君的声音。

柯晴儿起身打了招呼,刘氏放下手中的活计,迎着二人进了屋。

奉了茶后,赵氏坐在那里,轻轻抬眼看了刘氏,也不说让她坐下。

赵氏并不知道刘氏有孕的事,所以只让她站着,这时,柯小丽开口道:“母亲,快让嫂嫂坐下吧,哥哥说她身子有些不适,嫂子这身娇肉贵的,可不能让站着,哥哥回来知道此事,怕是要怪罪您了。”

话语间似是在替刘氏着想,其实句句挑拨着刘氏与婆母赵氏的关系,这个姑母,不省心啊。

柯晴儿看了她一眼,只见这姑母,细细的眉毛,一双眼睛贼溜溜的,嘴唇薄薄的,颧骨凸起,看起来竟有些尖嘴猴腮,尖酸刻薄之像。

“不过是没落的小姐,嫁过来这么多年,早已是个农妇了,哪里来的身娇肉贵,站一会儿不妨事。你那哥哥疼人我知道,可我也是他娘,有什么事,让他回来了尽管找我。”赵氏听了柯小丽这一番话,语气里带着婆母对儿媳的傲慢。

柯小丽见母亲这态度,心里有种出了一口恶气的感觉,二哥当日说的那些话,让她感觉很不舒服,不让她来,她偏要来。

赵氏见刘氏恭恭敬敬站着,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开口道:“前几日,听说镇上天香馆的伙计来了。”

刘氏听到这里,心知婆母是来过问钱的事情,忙说道:“是有这回事。”

“听说那日你们还卖了不少银钱?”赵氏问道,柯晴儿眼底带着冷意,看着这个祖母,呵,这又是来替孙子要钱了。

柯家三个兄弟,只有老大柯晓东有个儿子,老二老三家都是姑娘,这赵氏平日里也不花什么银钱,但每月也从几个儿子那里拿钱,只是老二老三家心知肚明,这银钱拿去贴补了老大和小女儿了。

“母亲,这钱是晴儿和晓南辛苦近半月所得,也是没有多少的。况且本月的银钱,已经给您送去了。”刘氏开口道。

“你这是对养着我老太婆有意见了?”赵氏眼神一冷,脸立刻拉了下来。

好家伙,这老太太,随便就想给刘氏扣个不孝的帽子。

“儿媳不敢,只是…”

“你不必说了,我看中了一块料子,做身新衣正合适,过几天要去庙里上香,求求菩萨保佑你这不争气的肚子,这钱,就拿出来当个香油钱吧。”赵氏用命令的口吻说道。

“是呀嫂嫂,我与母亲一同去祈福,保佑你早点再生一个儿子出来,母亲这是为了你好,你可不能辜负母亲这一番良苦用心啊。”那小姑母在一旁说道。

呵,好家伙,这一来就狮子大开口啊,都是平民百姓,谁家拿十几两银子做香油钱,柯晴儿冷眼看着这个祖母和小姑母。

“祖母,姑母,你们可知道这次卖了多少银钱?”刘氏正想着怎么应对这难缠的母女,晴儿开口了。

“隔壁张婶说了,见你们足足卖了几十两银子,这诚意到了,菩萨肯定会赐个儿子来的。”提到银子,赵氏和那柯氏眼里都放光了。

“既是求子,那这愿望已经达成了,我母亲已有两个月的身孕,许是菩萨看她这些年为这个家兢兢业业,忍辱负重,不忍她再因此受委屈,所以赐她一个孩子,菩萨慈悲,这银子,自然也是不用拿出来了。”柯晴儿回道。

什么?刘氏有孕了?赵氏有些惊讶,但这几十两银子,可比那孙子重要多了,谁让她早点不怀上,这些年赵氏对她的好印象一点都没了。

“那…这银子就作给这孩子祈福之用。”柯小丽转了转她那贼溜溜的眼珠子,说道。

“姑母,且不说这银子根本没有几十两,就是有,菩萨难道是贪财之人?让穷苦人家拿着这么多银子倾家荡产地去捐香油钱,这不是在信奉,而是在侮辱神明了。拜神,是心灵要诚,心意要诚,而不是看银钱多少。”柯晴儿回怼道。

这银子是她与父亲辛苦半月所得,这二人两片薄唇一张一合就想拿走,也太轻易了些。

“刘氏,你看你教养的好丫头。口口声声顶撞姑母和婆母,真是好的很呐。”见要不出钱,柯氏急眼了。

晴儿刚想开口,只听外面传来一个男声:“原来我不在家,这家里竟如此热闹,你说我晴儿顶撞你们,可她哪句话说错了?”

柯晓南扶着刘氏坐下,温柔道:“娘子受累了。”

又回头看着柯小丽,她看着这个哥哥,脸上已经有隐隐的怒意了

“南儿…”赵氏对这个儿子有一丝惧意,这些年若不是南儿一直不肯,她早就休了刘氏这个贱人。

“母亲,孩儿和三弟每月给您的银钱,您都用在何处了,孩儿只是不想细细追究,”赵氏闻言,闭了嘴。老大夫妇是做着小生意,生活算是过得去,可那大孙子柯家明是个不争气的,读书读不进,天天青楼酒肆,没几年,将家底挥霍一空。如今都有已经二十出头了,同龄的男子都已成家立业,只有他还没个着落,赵氏对这孙子,担忧不已。有了老二这几十两银钱,便可以给她这大孙子娶一个好媳妇。

思及此,她便厚着脸皮道:“你们给那些银钱,不够我买件衣裳的,你们父亲也需要花销,前几天郎中来过了,说是他常年劳作,身体虚弱,需得吃些人参补补。”

“既是这样,改日我去看望父亲,顺便买了便是。”柯晓南回道,人参,寻常百姓家谁吃这些。呵,他这个母亲,为了银钱,什么都说的出来。

“你把银钱拿出来,刘氏现在有孕在身,你又有自己的事情,我去买就好了。”赵氏赶忙说道。

“不妨事,母亲且回家等着就是。”柯晓南冷冷说道。

见他这样,赵氏便知道不宜再说下去,心里又生出了其他盘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