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切的目光,让张家园很是受用。
“还记得,在学校时,你一直用迎风十丈来开玩笑吧?”
张家园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让凌休有些坐立不安。
想着对方有办法,凌休点头回答:“对,就你比你远!”
“十丈?就你那有十丈,那我最少也有五丈。”
凌休掐媚道:“夸张,夸张。”
“啪!”
“打我脑袋做什么。”
张家园一脸孺子不可教也的神情。
“平时读书时候的聪明劲到哪里去了。”
“你将的迷迷糊糊,我又不懂。”
“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真不懂。”
张家园满脸晦气,毕竟自己揭自己的伤疤,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卧槽!我懂了。”
“真懂还是假懂?”
“真懂了。”
张家园用手指在房间画了个圈:“这还没上大学,年龄不够。
你说,你在开学前,带个女朋友回老家,你说二老会不会支持你?”
凌休点头如捣蒜:“不说百分百,最起码有百分八十。”
“在这种大事情上,你觉得你凌叔还会独善其身?”
凌休接过话:“这样的话,我老爹要么选择放弃投票,要么选择赞同,绝对不会选择反对。”
凌休抬起手,直接就给张家园一个板栗。
差点就掉进张家园的圈套了。
也不能说是张家园的圈套,而是张家园的父亲,张源庆给张家园下达的命令。
而这一切,还是源于凌休从小到大,偏偏可以以外貌吃饭,最终却是以“歪门邪道”的小聪明有关。
家中有凌波,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纪就不走寻常路。
读小学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大批人物贴纸,在学校,做起买卖。
为此,还在读小学时候,凌波就三天两头的往学校跑。
天天面对校长、班主任的谆谆教诲。
至于凌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其实也很简单。
虫省虽然在全国没有多少存在感,可毕竟是沿海城市,同时也是著名的华侨省。
不说别的,紧紧是过年红包、以及结婚礼金,足以在全国各省中,排在前列。
寻常人家,一年过年红包,基本也是1开头的四位数。
像凌休,至记事起,每年的红包,重来都不小于5位数。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衣食无忧的家伙。
从初中开始,动起歪脑筋来,一发不可收拾。
归根结底,还是凌休上学的初中,四华中学,其校服是深蓝色,类似中山装的校服。
须知,其他学校的校服,都是白黄,白蓝,红蓝的校服,并且还是让学生喜欢不起来的运动服。
从开学起,短短不过一个月时间,从100多一套的校服,价格飙升到200多。
在小长假时,更是达到巅峰,400一套,有价无市。
如此场景,说到底,还是与各学校的校规有关。
没有明文规定,只能穿本校的校服。
也正是因为如此,那时才上中学的凌休,早早的发现商机。
蓉城,轻工业,比起两大三角洲是弱了一些,可服装厂却是不少。
刚上初中的凌休,就拿出自己的一小半家底,定制了足足5000多套的校服,花费2万。
从一开始300一套,到后面的200一套,不过短短半个月,凌休家底从5位数,正是突破六位数。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蓉城的初中、高中、包括职校在内,每个学校,基本都有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都换上四华校服。(当然,是没有校徽的那种。)
同样,因为这件事情,四华私立学校在整个蓉城学生心中,打了个巨大广告。
而凌休,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般恶劣的行径,也让各校脸面无关,大部分学校明文规定。
本就是叛逆少年,既然无力反抗,可一放学,直接在校门口换起四华校服。
为此,这件事情,还出现在电视台上。
校服生意不能做,到了高中,凌休又发现了一个商机。
在不能佩戴首饰、项链,只能穿校服的情况下,学生们除却学习可以攀比之外,唯一能够攀比的地方,就在脚下。
鞋子。
虫省有全国著名的鞋城(医城),哪里的鞋子,本就是给国外大品牌的鞋子做加工。
抛开大品牌的名声,鞋城有不少厂家生产出来的鞋子,其质量,一点儿不比正版的差,甚至有一部分,质量比正版还要好。
凌休有主意,找到了张家园,让他说服张叔。
对于两个十多岁小孩之间的打闹,张源庆大手一挥,直接收购一家小厂房。
凌休以20万与主意入股,占10%。
若非当时凌休还未满十八周岁,凌波怕是会被蒙在鼓里。
作为久经商场的张家园,为了在两个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他们上了一个生动的商业课程。
类似于某个运动品牌的打篮球,以及盗版的打乒乓球。
(这种事情,国内诸多集团都有过。千度……)
官司有不少,可从一开始,张源庆就没有打着误到消费者的打算。
从一开始就介绍,鞋子不少国外大品牌,价格不及对方的一半,质量却不见得减少分毫。
心情沉闷的凌休,点燃一根九匹狼,深深吸了一口。
“林北告诉你,你就死了这条心。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要让我做你姐夫。”
张家园笑嘻嘻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一圈。
“我姐是不够漂亮吗?还是说你在顾忌什么?”
凌休沉默不语。
张家园留给凌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女大三,抱金砖。
女大三十,送江山。
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我姐要身穿,有身材,你也就抱了三块金砖,可效果,一样是送江山。”
凌休翻了个白眼:“听你这口气,我还赚了?你姐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能硌手,才是我的菜。”
张家园直接给凌休一个板栗:“就你这没出息的样子。
难怪每次和我吹嘘,迎风十丈!”
见凌休不说话,张家园挪了挪屁股:“你也知道,对我来说,就是一本本天书。
你也知晓,我家里的情况,若是我家来了个不靠谱的姐夫,我能有好日子过吗?
我只想着,天天吃喝玩乐。”
凌休冷哼:“所有你就死道友,不死贫道?”
“这不是双赢?你觉得,以我姐的外貌,说服二老,还不是手到擒来。”
一想起张家园的姐姐,凌休不得不承认。
张家园的话,很有道理。
在老一辈的印象中,张媛媛完全就是完美的儿媳妇、孙媳妇。
好生养。
粮仓足,后代不会饿肚子。
说话还好听。
除了年纪比自己大了一点,没有其他缺点。
说到底,还是凌休的胃好,喜欢吃劲道一点的饭。
若是此事被凌休的老爹,凌波知晓,一定会指着凌休的鼻子好好说道说道。
终究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凌休不想在这个话题继续扯,连忙换一个话题。
“胖子,不出意外,明天这个时候应该转职了,你也快点。”
张家园拍着大腿。
肉嘟嘟的大腿,颤颤巍巍。
“瞧不起谁呢,有钞能力,不用就浪费了。”
“行,那我知晓了。”
……
穿过玄关,凌休没有看见凌波的身影。
看了时间,无奈摇头。
敲响卧室的房门。
“老爹,吃饭了。”
没有回应,凌休无奈拨打电话。
穿着背心的凌波,从卧室走出。
看着桌面的三菜一汤,凌波满是无疑看着凌休。
韭菜炒蛋,水煮秋葵,凉拌海带,海蛎滑粉。
“年轻,也要懂得节制啊!儿子啊,才多大,现在就需要这些了?”
凌休满脸的黑线,不知如何回答凌波的言语。
难道要说,冰箱里面的秋葵、韭菜、海蛎放久了,会坏掉?
趁着新鲜,就拿出来煮了吃。
就这话,就连他凌休都不相信。
“五姑娘就算再好,别经常接触。
仗着年轻,也别随意霍霍。
到时候你老妈回来,看见抽纸少了一大包。
你是买呢?
还是买呢?”
来自灵魂的拷问,让凌休将口中的汤,喷了出来。
裤裆里掉黄泥……
“都多大的人了,整天的喷饭,好意思吗?”
“扭扭咧咧,快点吃饭吧。”
不在交流的父子二人,皆是默默吃着碗中的饭。
凌休洗好碗筷,发现凌波从外面回来。
真是难得。
喜欢宅在家里的凌波,破天荒出去一趟。
只见双手负在身后的凌波,走到凌休身前。
藏在身后的双手,各自提了一带东西。
“当,当,当,当!”
“儿子,你看着是什么!”
凌休已经无力吐槽!
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凌波提了提左手的黑色塑料袋。
“糖炒板栗!”
凌休只感觉有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口鼻,让他无法呼吸。
谁知,凌波下一句话,让凌休更奔溃。
“生板栗。”
“等会我用高压锅煮了,你有空就吃!”
凌休只觉得人生黑暗,这下子,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父爱”如山。
太厚重了,压得凌休喘不过气来。
凌休现在只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