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人可挡百万兵

“这位独孤小友,你何不也来求求我?”

樊青音一张宜嗔宜喜的脸上带着笑意,看向独孤信,而她眼角的余光却全都在李星河脸色。

“淦!这女人……”

李星河心中暗骂一句,但脸上却不动声色道:“樊仙子不是要继续远游吗?为何倒对这等凡间俗事感兴趣了?”

樊青音笑而不语,甚至表面上都没看李星河一眼。

独孤信小心翼翼地看了李星河一眼,对着樊青音毕恭毕敬又小心翼翼道:“这位……樊仙子,非是在下不愿意,只是……”

“只是什么?”樊青音笑容玩味,“你怕王公子不愿意?”她也不管独孤信,看向李星河道:“王公子,小女子也想同你一起行侠仗义,共襄此义举,你不会不乐意吧?”

李星河看到樊青音眼中的狡黠之色,又气又无奈,只能勉强笑道:“既然樊仙子也有此意,那在下求之不得。”又对一旁低眉垂目的独孤信道:“樊仙子乃是百花谷得道高真,一身玄功远胜于我,你万不可怠慢。”

独孤信忙不迭点头称是,脸上露出怎么也藏不住的笑容。

孔雀国旧地原在望山东去二百里,原先也有南北两千、东西三千六百里的国土,大小城五百余座。

不过现如今,千里河山皆被周围的三国瓜分、吞并,十余年过去了,属于孔雀国的痕迹便只剩下了一座残破凋敝的旧王城。

重回故地,独孤信看着处处野草丛生,荒无人烟仅剩残垣断壁的旧王城,老泪纵横,一路踉跄着往王宫遗址跑去。

李星河和樊青音则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

樊青音做何感想李星河不清楚,但是他内心还是颇为唏嘘。

前世他有幸生活在和平岁月里,没有经历过战争,生活虽不富裕但也没有什么压力。更别说有什么颠沛流离大起大落了。

他曾在史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到过王朝更迭时的尸横遍野,百姓流离失所,看到过千里赤地,百姓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

但那只是在书里,短短的一行字中遐想出来的。

现在看着眼前这方圆数里的旧城残址,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处处都有刀劈斧凿、大火焚烧过的痕迹,历经十余年依然在无声诉说着当年那场战争的惨烈。

李星河心里不禁有些动摇。

元人张养浩曾有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写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倘若他真的出手替独孤信复国,区区几个凡人小国对他来说构不成多大阻碍。但是,之后呢?

即便独孤信即位以后爱民如子堪比一代明君,能确保他的后人也会善待民众,使百姓安居乐业么?

而且,虽然自古以来权利似乎来自于上层,但实际来自于下层。即便自己出手,强行从那三国手中讨回孔雀国旧地,孔雀国旧民难道就能拥戴他?

虽然那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诺言,也应该达成了目的,但数百万百姓怎么办?难道放手不管,任他们动弄刀兵?

一时间,李星河竟有些茫然。

他虽是超脱世俗的修道者,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仙人。他虽然在山上修行十年,但他修行只是为了证明没白来这世间走一遭。

李星河的骨子里还是那个喜欢跟大学舍友吹吹牛、熬夜打打游戏、偶尔幻想自己与众不同万众瞩目的咸鱼。

说实话,这十年里李星河手上的血并不少。但那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徒。

修道之人六觉敏感,能清晰地觉察到他人身上的血腥气。所以,对于那些人,李星河可以用为“为名除害”来安慰自己。

前日里追杀独孤行的一对刀客,李星河也只是让他们暂时失去行动能力,却没有取他们性命。

他虽然咸鱼,虽然自私,但他心里还存在另一个时空里多年教育培养出来的正义感。

这是最矛盾的地方。

他拥有这个世界上,绝大部份人想都不敢想的力量,但没法做到让自己高高在上,罔顾数百万无辜百姓的命运。

所以,在独孤信醒来第一反应就是向他跪倒磕头,他心里会觉得不适。

前世他看过一篇网文,主角秦拆拆自幼在家里大人的指引下往石像上撒尿,破去了“心中神”。但更多百姓遇到“庙中神”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跪下磕头。

因为神拥有毁天灭地让人惧怕的力量。

那些神心里是怎么想的李星河当然也不可能知道,猪大佬或许在文中做了交代。但李星河是不愿意让人跪他的。

夕阳渐渐西下,一阵野风在旷野上吹过,吹过残破的城墙,吹过成片的半人高的野草,也吹过李星河的发梢衣摆,荒凉苍茫。

樊青音今天倒是很少见地一言不发,许久才似无意道:“你应该是第一次下山游历吧?”

李星河的思绪被他拉回,有些意外地看向发丝在风中舞动的樊青音:“樊仙子莫非才看出来?”

“倒也不是。只是没想到更好的开场白。”

樊青音笑道。

“嗬嗬嗬”李星河微笑道,“樊仙子,你有何指教但说无妨,你我二人何必如此客气?”

“王公子这话,听着可真叫小女子暖心呢~”樊青音捂嘴轻笑。

“……”李星河干笑两声,没有说话。

前方一座规模宏大却残破不堪的建筑群前,一道身影跪在那里,低着头,肩膀一动一动的。

樊青音见李星河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也不恼,反正这一路上她都习惯了。

只是轻声道:“王公子想要帮他复国,不知心中有何章程?”

李星河笑道:“能有什么章程,我等修士在凡间俗人眼中皆是活神仙,我说孔雀国当立,谁敢反对?”

一句话,虽然说的温暖如玉,却又斩钉截铁。却颇有些“谁赞成,谁反对”的霸气侧漏。

樊青音一双美目看着李星河,半晌才笑道:“此话也对。”

这一男一女两个人,相处数日直到现在也对对方有保留,没有吐露半点真实想法。

当夜,李星河飞剑传书至拜火、燮、苍耳三国王宫,言辞华美,但内容却让这三国王宫整夜灯火通明,鸡飞狗跳。

传书内容大致说孔雀国领土自古以来为独孤氏所有,不可侵犯。而独孤信作为孔雀国太子,是孔雀国法统之所在,要求三国七日内归还旧孔雀国国土国民,否则武当王野将亲来拜访!

此时正午时许,便有三国使臣持国书、地图及民丁户册陆续来到孔雀国旧都,求见“武当王仙人”,称本国得知天命,不敢不从仙人法旨。

一场预料中的刀兵灾祸并没有发生,反而顺利完成,让独孤信又惊又喜。

一人可挡百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