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组成,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是基于中国当前现实背景下的新要求。

企业污染是环境污染源的主要组成,由于企业长期以来采取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模式,在此模式下“绿色”与“增长”两者处于失衡的状态,即为了“增长”放弃了“绿色”,导致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地、水资源。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增长模式转型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基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原有的增长模式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驱动企业重构其增长模式与价值链,实现绿色转型。企业实施绿色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运营,对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环境友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这一现实需求,王能民团队从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与价值链重构的理论体系和实际需求出发,撰写了“企业绿色增长”系列专著。王能民教授自2000年开始,投身绿色/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长期从事可持续运营与管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理论上探讨企业如何实现绿色与可持续运营,基于中国情景发现其影响因素及运行机理,同时将理论与业界实践相结合,其研究成果在企业运营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三方共赢。王能民教授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基金项目6项,其研究成果在IEEE TEM、EJOR、IJPR、IPJE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了近50余篇,获得了省部级奖励11项。这套专著系列是其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与价值链重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价值。

这套系列专著中已经撰写完成的《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与价值链重构》一书探讨了本土企业如何实现“绿色”与“增长”的协同,以实现从劳动力和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与升级;涵盖了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与价值链重构的内涵特征与演变规律、决策优化、驱动力与协调机制、绩效提升路径、政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回答了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理论内涵、系统框架、运营规律,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首次系统论述,可为企业实现绿色增长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理论与方法》一书系统整理了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和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优化方法,以及不同实践模式下的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和企业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理论上回答了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具体实现途径,即再制造模式以及新业态如电子商务模式条件下,集成物流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以及如何实现全局优化以提升供应链上的环境友好和经济绩效。该研究成果可为企业实现再制造提供理论指导、具体方法与工具。《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理论与方法》一书,从绿色运营出发,抓住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中关键环节之一即危险品运输问题,以实现安全运输和经济运输为目标,梳理了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从研究背景到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从风险和成本双目标出发研究了危险品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实际情景下接近危险品运输实际运营的复杂问题,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业界实践;该成果从理论上扩展了危险品运输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为企业绿色安全运营提供方法支持。

这套系列专著出版,是王能民团队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该研究成果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抓住了业界最新发展的业态与模式,结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理论上探讨和回答了企业绿色增长模式运营的规律,以及具体实现的途径,拓展和发展了可持续运营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该研究成果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在理论上发展和丰富了企业增长模式的成果,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提出企业绿色增长模式的理论框架,抓住企业绿色增长运营的关键点,从运营层面研究了企业如何推动和实施绿色增长模式,有关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优化、危险品运输的车辆路径等方面的成果可为企业实践绿色增长模式提供方法支持。总之,本书适合作为该领域研究者的参考书,亦可作为企业从业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该系列专著为企业绿色增长模式与价值链重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欧阳晓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学部副主任

2020年5月9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