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手段如何
- 权枭
- 当时知道是混党
- 3430字
- 2020-10-24 00:18:44
拜辞了姜帝,许未带着一脸郁闷离开宫门,而朝会还在继续。姜帝脸色渐渐平静了下来,底下的大臣们也大气不敢出,他们知道皇帝陛下素来严肃,今日也许只是做戏。殿上静了半天,姜帝才开口道:“文卿,你怎么看这个许四公子。”
姜帝知道文若谷眼睛素来毒辣,想听听他对许未的看法。
文若谷略一沉吟道:“不是个庸人,其他的微臣还不敢下结论?”
“那徐卿呢?”姜帝又朝那个老头道。
姓徐的老头显然对许未不上眼,嘲笑道:“相貌二流,口才三流,手段不入流。”
姜帝微笑摇了摇头,道:“在看人方面你不如若谷。”言了叹了口气,旋又道:“你也不想想许麟那只老狐狸,他是不会启用一个庸人,即使这个人是他儿子。”
文若谷听到许麟这个名字,瞳孔微缩,笑了笑道:“许四公子大诈似直,这点可不像他老子许麟。”
姜帝闻言也微微一笑,缓了一下口气道:“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不过许麟这老匹夫,几个儿子都出息,倒让朕羡慕不已啊。既然他派个儿子来,朕自然也要派个儿子去会会。”
众人心里均是一惊,陛下刚罢黜太子不久,如今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什么深意。一个个都缄口不言,作为人臣都深知一个道理:伴君如伴虎。至于如何安圣心,看各自手段如何。
姜帝见群臣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怎么?你们有合适的人选吗?”说罢又把脸转向文若谷道:“若谷啊,你说说看。”
文若谷沉吟了一会,说道:“这•••臣以为还是拍朝中大臣比较合适。陛下您•••以为如何呢?”
姜帝摇摇头:“不,朕就要派皇子去。”
文若谷脸色一苦,愣了半晌才呐呐说道:“臣•••并无合适人选,臣•••想听听陛下•••的意见。”
姜帝一听失笑道:“好你个文若谷,朕问你,你倒考校起朕来了。”说罢,又睥了一眼一直低着头的户部尚书周鲁克,淡淡道:“鲁克啊,你有合适人选吗?”
周鲁克像没料到姜帝突然突然之间询问自己一样,顿时一脸不知所措,口齿不清道:“臣•••臣以为太子•••”刚提及太子,他就看见姜帝的眉头紧了一下,吓得脸色一白,忙改口道:“不,是大殿下。臣以为大殿下应该可以胜任。”
姜帝置若罔闻,环顾四周,半响才轻哼了一声,道:“鲁克怎么举荐起老大了。这老六景摄不是你亲外甥么,怎么?怕朕误会?避嫌啊?”
周鲁克吓了一跳,忙道:“不,不,不,正因为臣是六殿下的舅舅,才对六殿下知根知底。六殿下处理政务还行,可这与人争利之事。他万万不合适啊。”说完咽了口唾沫,不觉后背有些凉意。
“哼哼,对了,高爱卿,你曾是太子太保,你以为鲁克所提如何?”姜帝忽然口气一变,显然有些温和。
高裕虽老,但不迂。他自从皇帝罢黜太子后,很少在朝会上进言了。朝中大臣都道是高老见太子被罢黜后,有些心灰意懒。其实他在等一个机会,为太子复辟的机会。姜帝此话一出,为官四十余年的他嗅到了一丝莫名的味道,他知道这次是一个机会,暗暗平复心里的悸动,花白的胡须有些颤抖:“陛下明鉴,臣虽曾为太子太保,但做事从不失公允。所以斗胆进言一句,大殿下虽有大错在前,但眼前这结盟之事,关乎国家社稷,臣举贤不避亲,大殿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姜帝听到这里脸上露出莫名的笑意,然后以亲密得好像拉家常的口吻:“哦?高卿好像对老大很有信心啊?”
高裕一听悬着的心顿时放下来,大大松了口气:“大殿下往日代陛下和蜀国谈过几次,我想在诸多皇子中只有大殿下对蜀国最为了解。”
姜帝也点点头,又转脸向底下大臣道:“若谷啊,你怎么看?”
文若谷心里通明,自然明白姜帝的意图。接着话茬子,朗声道:“臣也认为大殿下可以胜任。”
“其他卿家可有异议?”
徐姓老头刚想出来辩驳,却被文若谷死死拉住。
“臣等附议。”接着群臣一阵山呼。
朝会总算结束了,髙欲现在还心惴惴然,出了殿门被人拍住肩膀。
“高老,恭喜了。”文若谷笑眯眯道。
髙欲似乎一怔,晒然一笑:“文大人说笑了,这喜从何来?”
“哦?难道陛下不是对大殿下重拾信心。高老身为大殿下的老师自然应该高兴的。”文若谷咧嘴一笑,眼神有些玩味。
“老夫虽然是大殿下的老师,可更是陛下的臣子。文大人这话说得有些蹊跷了。”髙欲面容一整,眯着眼徐徐道。
“呵呵,看来若谷还有很多地方要向高老学习啊。”文若谷神情惝恍,突然眼角余光看见徐子儒朝自己走来,面色有些阴郁。便立刻转了口风道:“高老,您请便。我得先行一步了。”对于文若谷,髙欲与之交往不深。只知他是布衣出身,以前只是一个四品侍郎,这几年突然连升了好几级,如今已贵为丞相。“天子宠臣”这是髙欲对其的评价,突然眉头一紧,心里暗暗不安:这徐老头怎么跟文若谷走的这么近。
“文大人今日怎么突然为太•••大殿下说起话来。”徐子儒快步赶上在前的文若谷,见四下没什么人靠上来,才气喘吁吁地压低声音道。
文若谷诧异看了眼徐子儒,淡淡道:“只是谈判结盟的事,至于争来争去吗?”
“怎么能不争?”徐子儒一听急红了眼,瞪着文若谷小声道:“老夫昨儿听栗妃传出的消息说,陛下准备重立太子。”
说到这里,又停下四下瞟了瞟,才压着嗓子继续道:“今儿陛下又说想让一位皇子去谈结盟的事,这不摆明说谁谈成了谁就是太子人选了么。文丞相一向精明,这一茬怎就没想到呢?”
文若谷见他又是瞪眼又是吹胡子的,忙安慰道:“我不推选四殿下而选大殿下自然有我的道理。徐老您有所不知,其实陛下重立太子之事我也有所耳闻。借着和谈结盟之事极有可能是陛下重立太子的试炼,这一切我都能想通。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如果失败了呢?”
“这•••”徐子儒一听愣了神,仔细一琢磨也失了主意,望了望文若谷高深莫测的模样,凑过去小心询问道:“文大人的意思是?”
文若谷眼里透出异常的光彩,道:“您不觉得太子去谈判最合适不过了。您想想,谈成了大殿下依然是大殿下,也只能弥补他先前犯下的过错。可是谈判达不到陛下的初衷,不用想这殿下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听文若谷这么一说,徐子儒眼睛也渐渐亮了,不由竖起大拇指道:“人老了,比不上你们这帮年轻人了。”接着又道:
“昨儿鄞州知府孙大人送来一些上好绸缎,呵呵,晚些我让下人送些到文大人府上。我也得回去向栗妃捎个信,让她叮嘱四殿下最近别出宫。”说罢大步走开了。
见徐子儒走远了,文若谷眼里闪过一丝冷意,嘴角浮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刻毒笑意。先前的话他对徐子儒只说了一半。其实关于陛下重新立储,这是被皇太后逼的。陛下正值盛年,立储的事极少考虑。立储之说也只是给儿子们看看,做做样子。陛下也当过太子,自然知道这太子当久了的滋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陛下雄才大略,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他,哪怕这个人将来也会坐上他的位子。今天他推选大殿下的原因一是知道陛下有复辟太子的心思。二是因为没有人比太子更无能。一个无能的太子绝对比一位出色的皇子好掌控多了,大殿下他不可能不会犯错。会犯错,陛下随时有借口废黜太子。徐子儒这个老家伙,为官这么多年连这点还看不透?不为陛下解忧,却为前途未卜的四皇子鞍前马后的。真难为陛下给他的二等爵位了。
“文大人,何事想得如此出神?”忽然不远处又人向他打招呼。
文若谷抬眼,见王充站在石阶上,正笑眯眯看着自己,忙走上前道:“哟,原来是王公公。”说话间却悄悄送了一叠银票过去,悄声道:“陛下如有什么不顺心之事,王公公一定得告知若谷啊。”王充极快的把银票往袖口一拢,眉开眼笑道:“这个自然,文大人是陛下最贴心的臣子。咱家还得与文大人多多亲近亲近才是啊。”
一个人的欲望想要得到满足,有很多方法。女人和金钱是最普遍的方式。王充是个太监,女色对他自然没有什么诱惑力。但对这黄白之物,他一向来者不拒,贪得无厌。内官们人性扭曲,不能用常人眼光去看待。他们一旦有某方面嗜好,肯定疯狂无比。
对于王充这种人,文若谷很喜欢与之打交道。因为他可以直接有效的拿住这种人的命门。“王公公不在陛下跟前伺候,不知?”简单寒暄了几句,文若谷才疑惑道。
“哎呀,你看。咱家差点把这事给忘了。”王充一拍脑袋,才想起正事道:“陛下招你入宫,说是有事相商。”
“哦?”文若谷心里一惊,又轻声问道:“陛下让你来寻我时,心情如何?”
王充呵呵一笑,笑声有些尖锐刺耳:“陛下想来心情不错,还吩咐值班太监用膳时加壶花雕酒。” 闻言文若谷心里一松,他知道陛下素来很少饮酒,一般兴致不错也喝上几杯花雕酒的。
“那王公公你带路。”文若谷作了个请的手势。
“咱家就不陪文大人去了,陛下此刻正在养心殿候着呢。我还得去请大殿下也过去一趟。”王充摆摆手道。
“既如此,那我就先走一步。”
“皇命要紧,文大人请便。”王充目送文若谷离开,不觉摸了摸袖里的银票,嘿嘿道:“这文大人真合了咱家的脾胃,想来陛下也是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