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族考

  • 诡雄
  • 杜甫不老
  • 5660字
  • 2020-10-24 02:36:36

“老奴给老爷太太请安了。”在另一处,王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请安,他面前的,正是王老爷和三夫人。

“王明,跟你说多少次了,用不着搞得这么庄重。”王老爷连忙拉起了跪在地上的王明。

“老爷,这规矩是王家自来的规矩,老奴可不敢乱来的。”

“我说不用就不用了,管那么多做什么。”王老爷很是大方道。

“少爷最近授业如何?王明。”

“小少爷近来在先生的执导下学得甚是很快,《论语》、《孟子》、《大学》已经学完了,现在授业的是《中庸》。”王明汇报道。

“嗯,学得倒是挺快的。”王老爷只是听个形式而已,对于学得怎样,并不在他的考究之内,而一旁的三夫人已经是惊讶得嘴张得大大的。

“王明,你…你说的可是真的?”三夫人很是难以置信,再次确认道。

“夫人,这都是小的近几日亲眼所见,断不会有假?”对于三夫人对他的质疑,王明很是恼火,因为他衷心耿耿这些年,也没有见过他帮谁圆谎过。

“是吗?从授业到现在,也才不到把月,那位先生如何能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天里教授完这些!?”三夫人厉声道。

“夫人,别说你不相信了,就老奴,那也是不信的啊,老奴活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样的啊,但它确是发生。”王明说来也是略略委屈,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

“这教书先生,定是在不到个把月的时间里,匆匆胡乱教授,想必此时的少爷应该是什么都没学到,还要陪着那位先生一起闹,这...这毁的可是少爷的前程啊!老爷,你拿个主意,怎么说都不能再让他们这样胡闹下去了啊。”

“哎呀,我的夫人,何必与那教书先生较什么劲呢?气大伤身啊。”王老爷连忙起来止住了喋喋不休的三夫人。

“老爷,不是妾身与那教书先生不对头,实在是他...”三夫人越说越激动。

“夫人,休要再提那教书先生了,就算是他们在胡闹也没关系的,只要少爷不去做那些荒唐事就行了。”

“那妾身就这样看着,看着他活活把少爷的前程给毁了?”

“就是毁了,还有我王家的家底在,王家不缺他这一个。”王老爷的话让王明和三夫人都很吃惊,三夫人被他这么一说是直接被气得回房了。

“妇人之见!”王老爷直接骂道。

“老爷莫要迁怒于夫人,毕竟,夫人也是为了少爷好啊。”王明在一旁也是连连忙出来当和事姥。

“这事,莫要再提了。”王老爷也是深深叹了口气。

“老爷,这族考之事。”王明见他不提了,也是心下一松,说起了另一件事。

“这族考有什么问题吗?”王老爷郁闷了,这不都是依着惯例,来就考,不来就算的吗?这也是各家难得的默契了。

“据说这回事老太爷亲自主持的,他要求这次各家都要派出各自的子孙来参加,不日就要主持。”

“这...”王老爷陷入了沉思。

“这次族考,需要像之前那样,不让少爷去吗?”王明问道。只不过王老爷还是在沉思,并没有回答他。

“老爷?”王明打断了王老爷的沉思,再次询问道。

“那就让小少爷去吧,毕竟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老是这样藏着掖着也不好。”想了一会儿,他也是下定了决心。

“那老奴这就去告知少爷。”王明说完便告辞了。

“慢着。”王老爷就住了出门的王明,“让先生陪他一起去吧。”王老爷提醒道。

看着王明离去的身影,他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

“诸位,自我成周朝来,文风蔚然,文治亦是达此前王朝之不及之处,而今日是我王氏家族的族考之日,故今日族考,只问圣贤之道,让我等为圣师敬上。”苏州王氏宗祠内,一白发老头带领着各家子孙参拜孔圣人,然后参拜完之后又是感恩怀德,一遍遍陈说着王氏的辉煌,最后又是感恩戴德地好好地参拜了一遍王氏各位先祖,一趟下来,已是晌午了,

众人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有几位的年长的早已是头昏眼花了,差点就没倒下来了,无奈,只能先是先让各家先散了,午后饭后再进行族考。

谢天谢地,小少爷见着终于是能吃着饭了,很是欣喜,但是,这拥挤的人群,怎么出的去嘛?一时又是欲哭无泪,无奈,只能是随着人群,慢慢一步步地挪出去。

“先生,可算找着你了。”小少爷见着刘通,也是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见着刘通他就莫名的放心。

“哦,什么叫可算找着我了?难不成还有没能找着我的时候?”刘通反着问了一句,确是把小少爷弄了个大红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就知道你嘴里就说不出好话来。”小少爷有些‘愤懑’道。

“我就没有说过好不好。”刘通摊摊手,大方地承认了,表示自己从没有过。

“你~”小少爷一时说不出话来。

“少爷,我们去哪吃饭呀?”小四跳上来问了问小少爷。

“对呀~”差点就忘了正事了,小少爷拍了拍脑袋,可是一下子又萎了下来,他好像,好像想不出来要去哪了,他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呀。

“少爷,少爷,你倒是快点想啊。我都快饿坏了。”小四催道。

“你没看到我正在想吗?”他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去哪,只能是先找个借口搪塞了。

“我倒是知道有个好去处。”刘通看着他们两个这样,笑着说道。

“真的吗?在哪里呀?”小四一听饭有着落了,也是欣喜地问道。

“你们随我来罢。”刘通说完便走了,小四刚想走,可是一看到自家少爷都没有动,愣了一下,也是也不跟上去了。

“愣着干啥?还不快点跟上去。”小少爷没好气地骂了几句。

“少爷……”小四想说什么。

“少废话,再不跟上去就走远了。”

“是,少爷,我现在就跟上去。”

“这小子...”小少爷笑着骂道,也跟上去了。

......

“唔...唔...先生,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这里的饭菜可好啦。”小四一边使劲夹着饭菜往自己嘴里塞,一边用着模糊不清的话问道。

“这只不过是我闲暇时发现的,环境饭菜还算好吧。”刘通一脸轻松地说道。

小四听着倒没什么反应,可是一旁的小少爷倒是一脸的疑惑之色,这环境还能叫还好的?这里的饭菜比起苏州最好的醉风楼也差不了多少吧,况且这里还位于比较热闹的地方,你说为什么只有他们三个人吃呢?这在他看来,一切都诡异极了,不是没有人想进来,只是都被门外的小二给打发了,这家闲鹤楼真是诡异极了。

“行了,别看了,我与这的掌柜是故交,我方才和他说了不要太吵,谁哪想他便这样了。”刘通也看出了小少爷脸上的疑惑之色,指着门前小二的阻拦也是无奈地笑着解释道。

“没想到先生交友如此广泛啊。”小四眼里竟是佩服的眼光。

“行了,好吃你就多吃点,吃完也好回去。”看着小四的满眼小星星,小少爷就是一阵没好气。

“也是,吃完你们就先回去吧,我一个外人出现在你们王氏宗祠里总不太合适。”刘通看着他们俩,默默地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先生是怕闲话对吧。”小四也是口直心快,直接是帮刘通说了一遍。

“既然先生怕闹闲话,那还是不用去了吧。”

“对于这次的族考,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你的了,我只能告诉你的是,发出只属于自己的声音,把平时所学的与你所想的结合起来,这才是你应该做的。”刘通嘱咐道。

“谨遵先生吩咐。”小少爷也是郑重地行了个礼。

“去吧,你需要取得一些东西了。”刘通挥挥手,开始让他们走。

“那学生告辞。”小少爷作了个揖,便带着小四走了。

“先生何时有过这样了。”爽朗的男声从角落传了过来,然后便是一位青衣男子端着茶几出来。

“你还知道出来啊,知不知道你方才就要露陷了吗?”见着来人,刘通也是没一番好气。

“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店小啊,招待不了那些牛鬼蛇神啊。”男子怪声怪气道。

“少胡说,你这店少说也是这苏州一只手能数得过来的吧。”刘通再次笑骂道。

“那也没先生为了博那位一笑,竟然送了她个成周朝一只手数得过来的厉害不是?”男子再次打趣道。

不过这次,倒是弄得刘通陷入了沉思。

“哎,我说,你这次回来怕不是要弄什么吧?苏州这也没什么可以给你了吧?”

“我这次回来...”

……

“此次的考校,将由延年先生考校你们的学问。”王家老太爷请出了旁边一位老者。

“看来这次族考非同小可啊,竟然将他请了过来。”

“就是就是,要知道延年先生那可是...”

老者的出现,让台下众人是议论纷纷。

“肃静!下面开始考校。”老爷子也是出声道,这让台下立马便静了下来。

那位延年先生环视一圈,看了看这些王氏的子孙,看起来还算满意,开口道:“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何解。”然后便指了指一个靠前的王氏子侄,示意他来回答。

“这篇文章出自《论语》,意思是说为证者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自己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上,许多星辰都环绕在他的周围。”那位王家子侄也是想了一会才回答道,延年先生听了,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来。旁边一位王氏老头子见得,笑得眼睛眯得只剩缝了,不过延年先生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满意。

“下一位,子曰:‘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延年先生这次还是指着前头前头的一位王氏子侄。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熟,让他去处理政务,却不能处理好;让他出使,又不能独立地进行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延年先生亦是点点头,这让另一位老头子也乐坏了。

接着又是一样提问,一样的回答,一样的赞许,这些提问的对象好似都是本家子侄,早已看穿了这一切的小少爷早已不耐烦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秀啊,本家做给其他分支看的,也是炫耀自己人才辈出啊,难怪许多分支的重要人物都不会来。

见着延年先生又是点起了一位主家的子孙,小少爷就更愤懑了,这谁都会好不好,照本宣科嘛,说不会呀,说不定还有内幕呢?他小声的嘟囔道。

不料正是延年先生刚刚提问完间隙全场寂静的时候,所以他的嘟囔声也算是让延年先生一字不落地听到了,只见延年先生脸上是青一阵紫一阵的,做学问的嘛,毕竟都在乎那么些个虚名,延年先生也不外乎如此。

“那位,你是哪个分支的?”旁边一位老爷子站起来指了指小少爷,小少爷早就发现气氛不对了,再一看这老头指着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话可能让人给听见了。

“三溪王家。”小少爷理直气壮地答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个商贾人家啊。”那老头出口调笑道,引得旁边其他本家的人是一阵哈哈大笑。

“笑什么!商贾就商贾,那也比你们这群卖弄虚名的主家的酸书生强!”被人这么调戏,小少爷怒了。

“你...”那位老头倒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胆大...”那老头正要发怒。

“你说我们卖弄虚名,那就考校你一番,如何?”老太爷拦住了那老头,说道。

“就是,敢考校一番吗?”那老头也是挑衅道。

“有何不敢!”小少爷也是不输气势。

“那好,那我就好好考校你一番。”延年先生道。被人那么说,是佛况且有三分气,更何况他呢?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句何解?”

想了一番,小少爷答道:“这有什么好考的,你听着,此语出自《论语》颜回篇第十二,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小少爷说完便看向延年先生,延年先生见着他如此看来,便问:“你还有什么见解吗?”

“当然有,我还没说完呢。这个句是这样的,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方能称之为仁。就像鸡蛋的蛋黄和蛋壳一样,缺一不可,离一也不能单独存在。”最后一个鸡蛋的比喻让许多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好小子。”延年先生难为地赞了一句。

“这些可有人教你?”他出口问道。

“没有,除了前面的是书上的以外,其余的皆是我自己所想的。”小少爷骄傲地回答道。

“你是说这些都是你自己所想的!?”延年先生瞬间惊为天人。

“确是我自己所想,难不成还有假?”小少爷见着他反复问自己,也是没好气道。

“可造之材,可造之才啊。”延年先生嘀咕道。“小子,给你个机会,你想不想拜我为师?”

“拜你为师?不了。我已经有教书先生了。”小少爷干脆地拒绝了。

“难不成老夫还不够你学的吗?”延年先生有些郁闷,一连几次在一个小子手里碰灰,招揽还被人拒绝了,那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小子,从一而终是好事,但你不想要你的前程了吗?”

“不了,商贾之家就是商贾,不会有什么前程的。”小少爷怪声怪气道。他这一说弄得方才的老头里外不是人。

“那三溪的小子,你可想好了,这可是关乎你们三溪王家的前程。”老太爷发问了。

“确实不用,小子已经有教书先生了。”小少爷想都没想,又是拒绝了。

“好小子,能让你这么放不下的教书先生,恐怕也并非等闲之辈吧,敢问你的教书先生是?”延年先生问道。

“山野之人刘通一个。”小少爷随便给刘通安了个名头,以报当日之仇。

“山野之人...”延年先生嘀咕道,突然他发问道:“可是...可是...可是那里溪的刘通?”

“你怎么知道先生是里溪的?”小少爷对他竟然知道刘通是哪里的很是好奇。

“难怪,除了他,就没人能教成这样了。”延年先生见小少爷如此说了 ,也是一个劲地嘀咕道。

“小子,算你运气好,我也就不勉强你了?”听到了刘通的名字,延年先生只能是放弃了。

“哎,你还没告诉我怎么知道先生是里溪的?”小少爷对于他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是很不满意。

“嘿嘿,小子,我只能是告诉你,这是你的运气,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好珍惜吧。”延年先生也不打算打破这个事实。几句话变把小少爷打发了,小少爷见他不说,也很是懊恼。

“先生,难不成族内除了此子之外就没有可教的吗?”老太爷见延年先生没有再提问也是问道。

“老太爷,族内的可造之才还是有的,恕吾驽钝,不能高授。”延年先生也是委婉地拒绝了老太爷。

“此子为何不可?再逼他几番未尝不可。”老太爷还是不肯放弃,指着小少爷再次问道。

“次子另有大际遇,他的教书先生那是无人能及的,不是我所能教的。”延年先生也是很大方地说道。

“哦?不知此子的际遇是?”老太爷有些好奇,能让延年先生吃瘪的人,可没几个。

“老太爷,此人身份很是敏感,恕我不能多说,但你只需知道,他曾给寿王授过学就是了。”提到刘通,延年先生也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也罢。”老太爷刚开始还不在意,但突然脸色一变,“你是说...”

“老太爷,你知我知就好。”延年先生也是点点头,说道:“是该宣布此次的族考了。”延年先生提醒道。

“也是也是,先生说的是。”老太爷哈哈一笑,也是起身。

“我宣布,今日族考结束,此次族考的头名为里溪王家。”小少爷一听自己是头名,也是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