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前政策环境对地勘企业的影响

一、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环境分析

回顾历史,我国地勘事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逐步发展的。

在地勘行业改革的启动阶段,一些地勘单位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初步的企业观念,开始制定改革方案和真正走向市场。在此期间,国家对地质行业进行了整体调整,一些中央地勘单位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大型中央企业;大部分地勘单位则下放地方,实施属地化管理。

在推行企业化改革、搭建企业运行基本架构的初步阶段,地勘单位在尝试事企分体运行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发展道路。在产业发展方面,开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主业板块,也曾出现“两轮齐驱”的大搞多种经营的局面,但均收效甚微。从长远来看,地勘行业的未来任务是明确企业运行的体制机制,提高市场化竞争所需要的经营管理能力,构建可支撑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业务布局,最终成长为机制健全、发展动力强劲、实力雄厚的经济主体。

与此同时,为了让国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国家专门制定了相关改革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新常态”背景下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为此,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以往的投资、出口、消费的需求侧进行刺激的方式,开始向简政放权、创造需求、增强活力、动力等供给侧方面引导发展,目的就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

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后,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就会增强,此时更适合进一步简政放权,助力创业创新等。

这些举措必将大大缓解产能过剩的局面,激发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重、要求高

2015年,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优化国有企业结构布局,加快从非主业领域、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投资,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培育市场竞争新优势。

3.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近20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不断进行改革。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国家提出了“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要求。从发展趋势上看,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就地勘行业来看,绝大部分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已初步定论。

当前,地勘单位一部分属于国有企业,一部分又有着事业单位的性质,所以更需要顺应国家政策的要求。与其被动地等待政策的改变,不如主动把握政策的机遇,率先改革,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优势,迎接变革,加速发展步伐。应该说,坚持走市场化、企业化道路,是地勘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途径。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企业管理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必须将法治理念融入企业管理,提升员工法律素质,推进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因此,我国地勘企业需要根据当前的国企改革政策环境,来制定具体的改革管理计划,只有沿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走,才能顺应当前局势,让地勘产业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