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勘企业改革与管理研究
- 赵彦雄
- 1580字
- 2020-10-30 17:35:22
二、深化改革,用好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资源
某地勘企业因为缺乏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其财务管理职能薄弱,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比较薄弱。而且,该地勘企业领导者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造成下面的管理者缺乏对经营者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该企业领导者王伟民(化名)还发现,企业里有人牟取私利,让财务人员在财务信息上做手脚,从而让企业的会计信息变得虚假难查。
虽然王伟民引进了国外地勘企业的管理方法,但由于双方情况不一样,新的管理制度收效甚微,眼看手下的人逐渐“权势滔天”,王伟民内心十分焦虑。
这时,秘书小康对他说道:“我们为什么不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呢?这样可以从内部进行控制管理,并且构建一个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财务监督措施,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保障咱们企业的资金安全。”
上一节我们已经提到,只有找出新形势下我国地勘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保障国家资源,维护国家利益。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解读一下,当前地勘企业在管理层面上究竟有哪些不足,具体解决方法又是什么。
1.管理制度不完善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地勘企业也是如此。管理制度是企业用来管理日常工作的根本依据,也是开展所有活动的根本依据,虽然我国地勘企业已经在改革进程中获得了明显改善,但在管理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某些地勘企业一味地引进国外企业管理制度,却忽略了结合自身行业的实际情况,导致问题出现时没有相关管理制度可以遵循。还有一些地勘企业为了提升管理水平,经常生搬硬套其他行业企业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反而拖慢了自身管理工作的进行。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必要时重新制定具体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地勘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考虑创新问题、改革力度,同时完善地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让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与党组织各司其职,又彼此合作,并且要加强地勘企业的内部监督,强化监事会的科学管理职能。
对员工来说,构建合理的奖惩机制,实行绩效考核,规范报酬管理,可以从基层确保地勘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地勘企业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
每家企业都需要制约机制,这样才能避免内部缺乏规范的、统一的管理。由于以往地勘企业沿袭的是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经营者具有绝对的管理权和人事权,所以在各个方面,机制都会受到地勘企业经营者的制约,很可能让相关的管理机制流于形式,变成一纸空文。
目前来说,我国地勘企业因为思想意识上“铁饭碗”“大锅饭”的现象还存在,由此带来的进退机制尚不健全,所以无法制定完善的制约机制。所谓制约机制,就是通过民主手段或法律手段,有效地对地勘企业经营者进行限制与约束。若想将这一点广泛应用,就需要地勘企业经营者自愿接受相关制约机制的管理,如果企业经营者不愿接受,就需要依靠外部监管,对其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
3.外部监管没有形成合力
事实上,我国地勘企业的监督工作,通常分散在政府监察、审计等各个部门。所以,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外部监管部门很多,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且不能在彼此间形成有效的合力,导致谁都没有履行监管职责的局面出现。
地勘企业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却找不到具体的负责部门,这成了很多问题滋生的原因。各个外部监管部门的职责有限,所以地勘企业必须设置一个具体、科学的监管制度,国家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用科学的监督机制,将责任具体细化到各个外部监管部门,并促使其形成管理合力,这样才能强化外部监督部门的职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监管震慑作用。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地勘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机制。只有不断强化地勘企业的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修养,提升地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 与中国一起成长:宝洁公司在华20年
- 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 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
- 我国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 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
-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3卷·村庄类第2卷·华南区域第2卷)
- 奢侈品品牌管理:方法与实践
- 企业创新方法实践:多种创新方法在制造业的融合与应用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查干诺尔嘎查和温都尔嘎查卷:“七个精准”助力边疆牧民幸福生活
- 结构性变迁背景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趋势研究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蛛岭村卷:“三驾马车”引领脱贫
- 石油产品质量检验
- 智能智造:数智化时代的转型升级之路
- 再造农业:皖南河镇的政府干预与农业转型(200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