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什么地勘企业更需要改革与管理

一、“事企分离”环境下的地勘企业

企业管理,指的是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照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来实现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对现代企业来说,使用科学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无疑能让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同时能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共识,加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员工潜能。

在企业推进现代化管理,还能让企业的财务更加清晰,让资本结构与融资投资更加合理,帮助企业树立形象,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于地勘企业来说,“事企分离”是其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帮助地勘企业提升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须知,如今的国企已不是曾经那个让员工抱着“铁饭碗”安稳度日的地方了。要生存,就要靠竞争,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要靠科学、合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现如今,又是一轮毕业季,小王跟舍友们坐在一起吃“散伙饭”,酒过三巡,几个人都对今后的事业规划做了打算。

小李说道:“我打算进国企,我舅舅是国企人事部的。而且,谁不知道除了公务员,国企就是‘铁饭碗’。只要进了国企,这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小赵摇了摇头:“哎,现在国企也改革了,哪还有什么‘铁饭碗’呢。就算有关系,你也要参加笔试、面试,这年头,没有真本事已经不行了。”

小王也说道:“是啊,我准备参加××地勘公司的考试,他们单位缺的几个岗位,恰好跟我的专业对路,希望我能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地勘梦吧!”

大家又就国企问题聊了一会儿,然后祝福彼此在毕业后都能如愿以偿地获得心仪的工作。

国企已经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国企员工们也再不能捧着“铁饭碗”,过“安逸”的日子了。国企如果不能进步,就要被市场淘汰。同样,国企员工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会被企业淘汰。

地勘企业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提升活力。为此,地勘企业在管理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同时,我们需要明确政府扮演的角色。作为国企,我们更不能靠着国家过日子,而是要在企业中起到表率作用,为国家回馈更多的资本,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而在“事企分离”的环境下,管理者需要解决的就是企业竞争力与工作效率的问题,只有完善管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管理体制,才能优化地勘企业结构,使其更上一层楼。

所谓地勘企业的“事企分离”,就是地勘企业要在编制管理、职责定位、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等方面与政府区别开来,并且要体现出地勘企业的社会价值、竞争价值。简单地说,就是地勘企业不能披着企业的外衣继续等靠要,不能被封闭保护,故步自封,而要参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竞争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当前,我国地勘产业的大部分企业仍旧缺乏民主和监督机制。由于实行的是全员劳动合同制,所以,员工能否抓紧自己的饭碗,直接取决于管理者。员工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只能敢怒不敢言,不敢对不合理的措施有任何非议。而且,地勘企业在没有科学监督的管理机制时,就会出现一级专管一级、“小领导大权独揽”等情况。

对于基层来说,他们没有参与制定企业决策的权利,也会导致政策规定的实施是否有效得不到合理的反馈,而且基层职员的意见也无法反映给上级,企业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这样一来,企业职工就失去了监督权,也失去了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只会一味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而不管任务的合理性。

虽然地勘企业在建设初期,通过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能够有效地进行经济拓展、夯实基础、维护经济社会资源所需、提高经济安全性等,也能有效地避免全球化、金融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经济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滞后的管理体制,落后的管理方式,人浮于事、安于现状的队伍状况,严重制约了地勘企业的发展,只有放手让其在竞争中求生存,才符合市场规律,才是促进企业变革发展的不二真理。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应当找出“事企分离”下地勘企业存在的问题,革新陈旧管理模式的弊端,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化改革,提升管理,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直戳痛点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资源、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