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还我娘子
- 炎宋
- 妖刀初段
- 2465字
- 2020-10-24 02:02:53
“自寻短见,我什么时候自寻短见了,我还要驱逐鞑虏,光复中华呢?”
说完,陈炎就像自己加入同盟会时宣誓的时候那样,右手握着拳头放在自己的左边胸口。
“难得炎儿有如此心气,要是我大宋子民每人都有这份心愿,何愁大事不成,鞑靼不灭!”陈宜中感触良多地说道。
“大宋,现在是炎宋一代?”陈炎的眼睛睁得更大了,他满心忧虑地小声问道:“不知今夕是何年?”
“哎,如今是大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岁在丙子,只怕今后再没有德佑这个年号了!”
说罢,陈宜中又长叹一声。他以为儿子故意问他年号,是气他在蒙古大军压境之际,身为右丞相,同意太皇太后不战而降,致使大宋皇帝的年号就要成为绝唱。
“真的是宋朝?”这下,陈炎心里全明白了:自己汉口那一夜配置火药爆炸后是真的牺牲了,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又能转世为人,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重生在了六百三十五年前的宋朝,而且前世的记忆还历历在目,看来是没喝下那能让人忘掉前尘往事的孟婆汤。
陈炎搜索脑海里宋朝的知识,继续思忖道:“小时候读《三字经》,里面有‘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的句子,说的是两宋一共传了十八位皇帝,后来为蒙古人所灭。两宋说是十八朝,其实应该是十六朝,因为后两位皇帝只是流亡小政府,在第十六任皇帝宋恭宗赵显开门揖敌,向蒙古大军乞降,被贬为瀛国公时,实际上宋朝就已经灭亡了,而那亡国之君赵显的年号似乎就是德佑,还有那南宋亡国时有位丞相是叫陈宜中,眼前这位中年男子被唤作陈丞相,他不会就是陈宜中吧?”
那一旁的住持觉远,听到陈宜中刚才提起宋帝的年号,心里也是有些惆怅,他双手合十,面北而拜,嘴上喃喃道:“不知临安现在的情形如何,希望菩萨能佑我大宋,护我中国。”
觉远的话让陈宜中更是消沉,他悲伤说道:“今天已是二月初一,弟子是上月十八出的临安,这已过了一旬,只怕现在临安早已经易色,那鞑靼人的蓝白旗帜已经插遍临安府的大街小巷。”
看着眼前这位中年男人痛苦欲绝的表情,陈炎现在心里已是百分之一百肯定他就是宋末丞相陈宜中,因为史书上记载在南宋降元之际,身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陈宜中就是撂下了担子,只身逃回了家乡温州。
想不到自己重生竟是成了这样一位贪生怕死、畏葸不前之徒的儿子。
陈炎心中难免有些气愤和不安,他脸带愠色道:“临安倒是没有易色,鞑靼大军也没进城,那蒙古国的元帅伯颜只是叫吕文焕一人进城维护秩序和办理受降事宜,只是已经过了这么多日,这皇上,哦,官家恐怕很快就要被押解北上,临安也要变回杭州,吕文焕很快就要被任命为元朝的两浙总督府总督……”
陈炎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气氛有些异样,那陈宜中和觉远两人都瞪大眼睛看着他,好像是要质问他,你怎会知道这些。
陈炎这才发现自己失口了,这些自己前世在历史书上读到的东西,怎么能随便说出口呢,也不知道这些书上记载的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他连忙改口道:“大师,阿大!这些都是我适才梦到的,不过也是近来苦思冥想料到的,你想那忽必烈和伯颜是何等人物,骨子里瞧不起我们宋人,外表却最是愿意笼络人心。伯颜既然用吕文焕为先锋,肯定会利用吕文焕来收买人心,想我临安府一百五十万百姓,鞑靼大军也就十多万人,要是他处理不当,百姓们每人在地上踹上一脚,就可以把他给活埋了!”
陈炎还是唤陈宜中为阿大了,他知道,自己既然灵魂重生,身体成为他的儿子,这层血缘关系是用任何利刃也割舍不断的。令人欣慰的是史书上记载陈宜中没有像左丞相留孟炎那样投靠了蒙古人,到死也没有投降。
光凭陈宜中这一份不屈不挠的骨气,自己称呼他一声阿大到也不为过。
关于陈宜中的最后结果,有古书记载说他抗元失败投水殉国,有说他改姓换名始终隐居在江淮一带,也有说他退到占城(今越南境内)一直坚持抗元,失败后退避暹罗,成为温州的第一代华侨。说法很多,不知哪种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陈宜中听了,连连点头,赞道:“难得炎儿剖析如此精辟入里,为父也曾想发动百姓,誓死抵抗鞑靼,但是又恐生灵涂炭呀!”
觉远更是赞赏有加:“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小施主忧国忧民,一片赤心尤为可嘉!”
“阿大料到誓死抵抗会生灵涂炭,难道没有料到日后在鞑靼人的血腥统治和欺压下,百姓们更是受尽凌辱,苦不堪言!”陈炎悲愤道。
他想起在蒙古人的淫威下,汉族人口从一亿骤减到两千万,更糟糕的是蒙古人认为其它民族都是低等人种,他们把北方的汉人列为第三等,称为汉人,而把南方的汉人列为第四等,称为南人。那时候,一个南人的性命还比不上一头牛。
“我难道就要在蒙古人的黑暗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吗?”陈炎只觉得自己心如刀割,他握紧双拳劝说道:“阿大既然有心抗元,为何又要缩手缩脚,不早点施展本领,赶走鞑子?”
“是呀,丞相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呀!”觉远在一旁趁热打铁说道,他心里也是希望陈宜中能站出来收拾残局,扭转乾坤。
说来这个江心寺和南宋朝廷颇有些渊源。
建炎四年,宋高宗赵构曾在金兵压境之际,南逃短暂驻晔于江心寺,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准备南逃福州时,传来了岳飞等人击退金兵的捷报,赵构高兴的回銮临安,心里把江心寺看做了福地。
以后每年都派大臣到江心寺做道场感谢菩萨对大宋江山的庇佑,这江心寺也被称作高宗道场,寺内一直供奉有赵构的御座。朝廷对寺院和僧众一直恩宠有加,赏赐的香火田也是越来越多。觉远作为住持,对赵宋朝廷自然是感恩戴德,对陈宜中选择避世逍遥心中颇有不满。
“我又何曾不想为官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我志大才疏,又生不逢时,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了!”铁了心要退隐江湖的陈宜中哀伤说道。
觉远还想劝上几句,这时从外面闯进来一个小沙弥,慌慌张张说道:
“住持,住持师父,大事不妙了,那祖杰恶人包围了寺院,说是讨要他的娘子。他,他说我们藏匿了他的娘子……”
“又是祖杰这厮!”觉远住持拍案而起。
“这祖杰是何方人物,竟敢骚扰佛门圣地,大师稍坐片刻,待我去驱逐他便是!”看着觉远很是生气的样子,陈宜中心里有些奇怪,不知道这个叫祖杰的人到底有什么神通,竟然让觉远这样的高僧都起了嗔念,。
“善哉,善哉!丞相还请稍安勿躁,那泼皮既然说是我们隐匿了他的娘子,先待我查个清楚明白,再和他理论不迟!”觉远大师阻止了起身正要出去的陈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