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全面铺开

蓝车科技正式成立后,曹北苦熬两个通宵,对印象中的那两家知名网红单车公司进行了复盘。

ofo的穷途末路…

ofo生前的最后一个夏天…

摩拜之死…

当摩拜成为往事…

在未来靠标题吸引流量的时代里,诸如此类文章泛滥于微信朋友圈,曹北主动和被动都吸收了不少,时间长了,他对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都了如指掌,不过眼下他并不在意这些。

在上网查了诸多资料后,曹北把自己对小蓝车的特殊要求,都整理成清单发给了顾亚东。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大抵有6部分模块组成,车架、车轮、转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装置和其他辅助系统,这些过于复杂,曹北只要求小蓝车保留最基本的骑行功能,诸如后座载人这些非核心功能都被剔除,功能的减少意味着成本的下降。

2016年网上曾广为流传一份ofo的采购合同,ofo订购的一款自行车含税出厂价为224元/辆,曹北提出的最终版小蓝车设计方案与ofo的这款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小蓝车更胜一筹,没有风投机构跟在后面源源不断的提供弹药,他必须得学会精打细算。

收到蓝车公司的传真,顾亚东组织技术人员迅速投入研发。时间就是生命,德新公司濒临破产,如果能抓住这份订单,公司就有了重生的希望。

经过几天的不眠不休,顾亚东带着技术人员终于把样车改造了出来。按照曹北提供的地址,随即曹楠、顾亚东带着赶制出来的样车奔赴金陵。

“阿楠,你确定是这家公司吗?”

站在创业孵化园蓝车科技门口,顾亚东对眼前的这家公司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这与他想象中的差距太大。

“小北给的地址,应该不会错吧!”

被老公这么一问,曹楠似乎也有些底气不足,曹北在姐姐心中的形象远没到固若金汤的程度,她将信将疑地拿出手机,拨打了曹北提供的一个电话号码。

正在办公室指挥员工搬家具的曹北,并不知道姐姐、姐夫已经站在了公司大门外。为了节约资金,他刚从旧家具市场淘一批办公家具回来。

“北哥,我们的供应商来了,他们还带了几辆造型奇特的自行车,说是给咱们送样品来了!”

一同忙碌的巴浩接了一个电话,然后挂掉转身对曹北说。

“这么快就来了?走,看看去!”

于是两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朝着大门外走去。

看到风尘仆仆的姐姐、姐夫,曹北内心恻隐,于是他决定不再隐瞒,将自己成立蓝车科技的事情全盘托出。

“你买彩票中了500万?”

作为一名公司财务人员,曹楠对500万还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的。

“我用这笔钱注册成立了蓝车科技,准备买下德新公司所有库存自行车的也是这家公司。”

“你是在胡闹,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家里呢?”

曹楠知道了真相之后,有些气愤,原来这个弟弟还是没变,依旧那么的任性妄为。

面对姐姐的质疑,曹北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身看向姐夫顾亚东。

“我们还是先看看样品吧,要是达不到我的要求,那我们公司可不会签约。”

顾亚东愣了愣,他看了看曹楠,然后手忙脚乱的从货车上把自行车卸了下来。

摆在曹北面前的是一辆蓝色自行车,它线条流畅、美观。为了体验骑行感受,曹北和几人合伙人挨个在创业园里骑了一圈。

于是经过双方的再次洽谈,最终蓝车科技与德新公司签订采购合同。本来根据合同约定,德新公司为蓝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贴牌自行车4000辆,蓝车科技需支付定金18万元,定金比例为15%,生产完成后按每批次自行车数量支付货款,当最后一批发货时,蓝车科技须向供应商支付尾款。

但曹北为了缓解德新公司即将崩溃的资金链,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故作大方的说道:“我们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为了体现我们的诚意,本次合同,我们将提前支付全部货款!”

他的这番话让顾亚东喜出望外,那会站在大门口的时候,他看到只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办公室里忙碌着,他心里还犯嘀咕,要不是冲着曹北的面子,他都想带着曹楠转身离去。

“这次付款,我选择现金结算,你们一会陪我去银行取钱吧!”

签完合同,曹北放下手中的笔,对着还处于游离状态的姐姐说道。

“为什么要现金结算?转账不好吗?”

曹楠尚未有反应,顾亚东便抢先问道,锡州毕竟与金陵相隔这么远,随身携带这么多现金,一点都不安全。

“这会给德新公司带去重新奋起的希望。”

曹北笑了笑,前世在银行工作多年,他怎会不知转账支票的方便,但是100万转账和100万现金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可谓是天壤之别。

“我会让人陪你们一起回去,就当是考察供应商资质了。”

话说到这份上,顾亚东也不再发声。这份协议对合同双方来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是小蓝车外签署的第一份采购合同,标志着他们的业务正式面向市场,这更是德新公司今年以来签署的最大一份合同,有了这笔钱,公司又可以转起来了。

说完,曹北领着大家去银行取现,这年头大额取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是曹北提前几天就和公司开户银行打过招呼,别说100万,就连10万现金都别想取。

看着远去的一车人,曹北如释重负,有了这笔钱,德新公司又可以撑一段时间吧。

新车即将陆续抵达,在这之前,曹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拜会大学城管委会的领导。他向领导们汇报了蓝车科技的创业项目,和即将上路的小蓝车。

对于学生创业,领导们当然是全力支持。于是有了领导们的承诺,曹北就像是拿到了圣旨一样,以后在大学城里满大街的小蓝车都不会有人管了。

为了确保小蓝车后续市场推广不出差错,曹北又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集中培训,现在蓝车科技除了3名合伙人,还有10名兼职员工,已经初具规模。

巴浩带人护送曹楠、顾亚东返回锡州后,他并没有立刻回到金陵,而是一直在德新公司蹲点,催促他们尽快提供自行车。

2002年8月8日,德新公司终于将第一批200辆小蓝车交付。交付时,曹北别出心裁的搞了一个交接仪式。他还特意请来辅导员赵有志一同参与剪彩,他本想是请辅导员见证一下,为自己下学期逃课找一个正当理由。

赵有志得知曹北一伙人放假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注册成立公司后十分惊讶。

尤其是看到200辆小蓝车整齐摆放在空地上带来的视觉冲击感,他慎重地对曹北说道:“给我十分钟,我要向院里领导汇报一下这事!”

这个此前让他甚是头疼的学生,无意之中又给他放了一颗卫星。经过赵有志这么一汇报,商学院的分管副院长来了,接着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主任也来了,本来是为下学期逃课找借口的活动瞬间就变得高大上起来。

学院领导出席剪彩又引起了商学院官媒的注意,于是小蓝车还没有正式上路运营,商学院的官媒首先就报道开来,那个曾经令人头疼的学渣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了商学院的创业明星。

看着新鲜出炉的网站新闻,曹北有些哭笑不得,难倒这就是传说中的洗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