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夜访张老爷

  • 中华好家丁
  • 人造肉
  • 4048字
  • 2020-10-23 23:58:01

要说赵晓波和米田共这俩人,还真有些相似之处。比如爱较真儿,又都有些商业头脑,最重要的一点,都好色。于是这俩人很快就能打成一片。广瑶雨则是被这俩人儿整天逗得合不拢嘴。

整整过了三天,赵晓波的听众越来越多,至今平均下来每场不下于九十人,有时候满屋子都挤得坐不下。同时,这也给赵晓波带来了几百两银子的回报。大伙儿每天忙活的也不亦乐于。每天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往店里流,活儿干的倒也高兴。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赵晓波就爬起来了。这对睡惯懒觉的赵晓波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举动。

“砰砰砰!”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

“谁呀!”米田共在床上翻了个身,不耐烦的道。

“你大爷。”赵晓波小声喊道。

“我没大爷,我大爷早死了。”米田共听出是赵晓波的声音,但现在已经是深秋,大早上外面很是凉快,所以他也懒得动。没打算给赵晓波开门。希望过一会儿赵晓波能知难而退。

“尼妹呀!赶紧开门,找你有事儿!”外面又传来赵晓波的声音。

“什么事儿?天都没亮呢,等天亮了再说。”米田共没好气的道。天没亮就敲门,这人有病吧。

“嘛了个巴子的,快点儿。你不想赚钱了是不是?”赵晓波在外面冻得有点儿发抖,双臂环抱着直跺脚。

米田共一听,赚钱!赶忙起身就去开门。

“嘎吱……”门打开。赵晓波“跐溜”一下钻了进来。

“赵兄,有啥赚钱的活儿找我?”米田共笑脸迎上,给赵晓波搬了个凳子坐下。

“啊……阿嚏……你,你他妈的就知道钱,老子快在外边儿冻死了。”赵晓波打了个喷嚏,没好气儿地说道。

“赵兄,你也知道,现在外边儿这天气冷,躺到被窝里就不想出来。再说了,这天还没亮,我以为你在发癔症……”米田共嬉笑道。生怕赵晓波反悔,把赚钱的活儿送给别人。

“那我一提钱你咋就开门了?操!”随着一声“操”落音,赵晓波狠狠地竖起了中指对米田共鄙视一番。

“哎哟,赵兄,你看你这话说得,我是后来才意识到你没发癔症。这不就赶紧给你开门去了。”米田共嘿嘿道。

“行了行了,不跟你扯淡了。有要紧事儿找你。坐下先。”赵晓波表情一脸的认真,让米田共都有些分不清真假了。

米田共在旁边拉了个凳子坐在赵晓波跟前,嘿嘿道:“赵兄说吧,有什么赚钱的活儿找我?”

这个米田共,整天钱钱钱,钱估计比他爹还亲。操!

“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你那些黄色的小册子是在哪里印的?”赵晓波态度开始认真起来。

“问这干嘛?”米田共疑惑道。

“哎呀!问你你就说不就行了,哪那么多为什么?”对这个米田共,赵晓波还真是没办法,他整个一十万个为什么。

“哦,是在我一个朋友那儿印的,怎么了?”米田共答道。

“你知不知道你朋友家住哪儿?”

“知道啊,离这儿不远,大概有五六里地。”

“快,换衣服,现在带我去。”赵晓波急切地说道。

“干嘛呀?天还没亮就往别人家跑,别人家还正睡觉呢!再说了,这么冷的天……”米田共是真心不想去。天冷不说,能不能叫开人家的门还不一定。

“哎呀你这人怎么这么啰嗦,还想不想赚钱啦?”赵晓波打断米田共的话。关键时刻拿钱来压他。对于米田共这种人来说,没什么比用钱更好使唤他的了。

“想!”米田共一副渴望的神情,干脆地回答道。

“想就赶紧麻溜儿的穿衣服,快!我等你。”

“噌噌噌……”米田共有了赚钱的动力,立马跟火箭筒似的三两下将衣服套好。

然后俩人贪着黑,便匆匆从后门出去了。

走了约摸半个小时,俩人在一家高宅大院儿门前停下脚步。还真别说,这宅子真够阔气的。光大门就有三四米高,门的两侧两尊石狮子张着大口露出凶狠的獠牙,好像在等谁似的。

“哟!米田共,你这朋友家还真够气派的。看不出来,你还能结交到这样的朋友。”赵晓波有点儿不可思议地望着米田共,说道。

“那是,我米田共交的朋友多了去了。三教九流,上到朝廷命官,下到贫民百姓。各界人士都认识些。”米田共说着,洋洋得意起来。

“行了,别嘚瑟了,赶紧敲门吧!”赵晓波催促道。给你点儿阳光你就灿烂。

“砰砰砰!”刚敲了几下门,院儿里就响起“汪汪汪……”地狗叫声。

把俩人吓得一哆嗦。

“gan你娘的大黄,叫什么叫,吓老子一跳!等会儿老子进去了才教训你。不给你点儿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米田共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骂道。

赵晓波吃惊地望着米田共,心想:狗的娘,那不还是狗么?看不出来,这小子口味儿挺重呀!然后忍不住笑了两声。

米田共被赵晓波这么盯着,然后突然又笑起来。忙意识到自己好像口误。赶紧要解释,大宅子里面又传出声音来了。

“谁呀!一大早就敲门。”

“是我!”米田共忙答应道。

“咯吱……”门开了一道缝。里面露出一颗人头。

“哟!米田共?”里面的那人惊讶道,看样子是没想到来的人会是米田共。这米田共自从有了这个新名字,以前的名字便不用了。还把这新名字告诉了他认识的所有人。因为他认为这名字起得太好了,又有米又有田的。很是受用。别人一听,也只是一笑而过,看透不说透。

“呵呵!张老三,打扰了。我有个朋友想找你家主子有急事儿,麻烦你给通报一声。”米田共笑脸说道。

那张老三切了一声不耐烦地道:“这天还没亮,怕是我们家老爷不肯见呀!你们还是回去吧,等天亮了再来。”

张老三说着,便要关门。赵晓波胳膊一伸,立马拦住。笑嘻嘻地道:“这位老兄,我们找你家老爷确实有急事儿,麻烦您通融通融,给个面子?”说话间,赵晓波从怀里掏出一把碎银塞到那张老三的怀里,足足有二两。

“呵呵!一看这位小兄弟就是明白人。好,你们等着,我这就去喊我们家老爷。可万一我们老爷不肯见你们,就不能怪我了。”张老三说道。

“我相信张老哥一定会让我们见你家老爷的。”赵晓波说着,又是一把碎银递了过去。

那张老三嘿嘿道:“行,你们稍等一会儿。”说罢,转身走回大院儿。

这些动作米田共看的可是一清二楚,急忙拽住赵晓波,道:“你竟然给他这么多银子,我跟你收了好几天的门票钱了也没见你给我一个子儿,太不公平了……”

“哎?我给他银子是在贿赂他,放心,跟着我赵晓波的,一个都不能亏待。过了今天早上,有你赚大钱的机会。”赵晓波嘿嘿道。

米田共一脸不信地看着他,也没做声,心里略有所思。

不大会儿,门打开了。张老三这次没有只露一颗头,而是整个人都出来了。道:“你们俩跟我来吧,我们家老爷答应见你们啦!”

赵晓波和米田共相互对视一眼,嘿嘿一笑,跟着张老三进了大宅子。

几人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会客厅。看来这户人家还真是财大气粗,这房子少说也得占上个一亩多地。

“老爷,人给你带来了。就是他们俩。”张三对着坐在正位的老头儿鞠了一躬,说道。然后站在那位老爷一旁。

那老头看起来应该和广老头儿的年龄相差无几,只不过人家是大户人家,保养的比较好,所以看起来没那么老。

“你们找我?听说还有急事儿?”那老爷看了他们俩一眼,问道。

“是的。张老爷,在下赵晓波,是个说书的。今日一大早便打扰老爷,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不过在下确实有点儿要紧的事儿想找老爷您帮忙。”赵晓波双手抱拳,上前鞠了一躬道。

“呵呵!米田共,这是你朋友吧。”张老爷瞟了米田共一眼,笑道。

“正是,张老爷。”米田共也同样双手抱拳,上前鞠了一躬。

“坐吧,都不是外人了。有什么急事儿?非得这么早赶来?”张老爷眼睛微微眯缝着,显然睡意还没有褪去。

赵晓波也没坐,直接开门见山:“在下听米田共说,老爷这里可以印制书画?”

“是啊,怎么,你有要印的东西?”张老爷说道。

“正是!”赵晓波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烟盒大的纸片,递给张老爷。纸片上面画着奇形怪状的图案。仔细一看,上面是用圆体字写着的:三皮听书坊,最下面写着XX年X月X日。

张老爷接过纸片后,赵晓波又问道:“请问张老爷,这样的图案可能印制?”

“呵呵!当然可以。这有何难?”张老爷看了看卡片,笑哈哈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直说了吧。我们现在急需一百张这种图案的纸片,而且要用最好的纸张。在天亮之前就要做好,不知道张老爷肯不肯接这活儿呢?如果可以,我们便长期订购,每天一百张。说不定以后量还会逐渐加大。”赵晓波诚恳地说道。他之所以要用最好的纸张,主要是为了不被别人模仿。要知道,民间用的纸张一般都是些劣质纸,所以一定要区分开来。

“哦?打算长期要?嗯……现在做的话,估计小半个时辰便能做好。只不过,印好了不一定能干的这么快。”张老爷抚了抚龙须,意味深长地说道。

赵晓波思索了一会儿,问道:“请问张老爷家有没有火炕?”赵晓波这么问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南方虽然天气一年四季都不会太冷,但大户人家不一样,他们冬天耐不得寒,也会靠烧火炕来取暖。

“火炕倒是有,只不过现在天气还不是太冷,没点着罢了。你问这有何用意?”张老头皱了皱眉头,问道。

“张老爷,既然刚印制出来的纸张晾干很慢,那何不烧上火炕,为纸张增加热量,使其干的快些,也省的客户们着急?”赵晓波笑着说道。

“哎?好办法。赵公子才智出众啊!”得了这么一个好方法,就是让这张老爷再起早一些,他也是愿意的。这不但能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留住那些急需印制东西的客户,真是一举两得。烧火炕又用不了多少柴火,这一招真是说到张老爷心坎里去了。

知道赵晓波他们急需用这卡片,张老爷便吩咐那张老三道:“老三,你这就去按照赵公子所说,将我房里的火炕点上。然后去帮赵公子印制一百张这种图案的画儿来。”

张老三接过纸张,道:“是,老爷!”

赵晓波心里一乐,双拳一抱,道:“谢张老爷!”米田共也跟着附和。

张老爷笑呵呵地说道:“赵公子客气了,你帮我想出这么好的一个烘干纸张的办法,该我感谢你才对。这样,今天这些画儿就算是我感谢你的。你也不必客气。以后呢,我会叫人按照当天的日期,每天印制一百张放到这里,等你来拿。至于价格嘛,一百张给二两银子就行。权当交你这么个有头脑的朋友了!哈哈!”

“那就多谢张老爷了。我们还需赶紧印制,便不在此打扰张老爷休息了。”赵晓波又鞠一躬,说道。

张老爷笑眯眯地点点头。

米田共可是愣了。自己以前印的那种小书,一本的成本价才只要一个铜板,这小卡片这么小,一百张就需要二两银子。太夸张了吧。纸质的好坏价格上差距也太大了。而且张老爷还是给打了折扣的。

张老爷望着几人远去的背影,抚了抚胡须,笑眯眯地道:“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呐,老头子我一辈子了,也没想到用火炕给纸张烘干的方法。啧啧啧……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