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吾从而师之
- 天下汉武
- 木玚尔
- 3041字
- 2021-01-14 09:04:24
中卫府演武堂内,杨靖,卢小佳盘膝相对而坐,两人之间有一块沙盘,上面有小型泥塑士兵,有步兵,弓箭手,骑兵,战车,器械等等,在这平原山岭之间错综交叉,每个士兵身后背着一柄小旗子,小旗子有黑色和白色之分,杨靖操纵白旗军,卢小佳操纵黑旗军,两方对峙。
两人战策你来我往,引诱设伏,排兵布阵,攻守交错,很快,白旗军便被消灭的只剩几队骑兵,而黑旗军却是势大力沉。
“靖哥儿,你输了。”卢小佳已经用大军将杨靖围在一片低洼处,黑旗军居高临下,白旗军全军覆没只在眨眼之间。
杨靖吐出一口浊气,叹息一声,“我输了。”
站起身,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杨靖有些失落,失落的并不是因为要晚上抄写数十遍的兵书,而是已经受训一年,自己虽然变强了很多,但是武不及徐虎这等武技高手,策又不如卢小佳这种思维敏捷而且分析超强的兵策能手。
他有些迷茫,想到司徒胜那种慈爱的目光,他有些心灰意冷,走向屋外,卢小佳起身喊了他一声,杨靖淡淡的回了一句。
“没事,我出去走一会儿。”
卢小佳点点头又坐了下去,杨靖一人来到演武堂外的大槐树下,坐了下来。
这棵大槐树像极了武县杨家村村头那棵大槐树,每次熬不动的时候,他都会来这里坐一会,安安静静的低着头,思念着远方的爹娘和妹妹。
“小娃儿,年纪轻轻,一脸的沮丧模样,这可使不得。”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杨靖抬起头循声望去,一名白发老者,躬蝼着身体坐在演武堂墙角下,拿着一个有些发红的酒葫芦,一看就有些年岁了。
杨靖看到这老者也在挖苦自己,便没有搭理,继续低下头,拿起树枝在地上心烦的胡乱画着什么。
“哈哈哈哈,凡兵之战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而死,你敌不过自己的内心,必败,败于己!”
杨靖猛然抬头盯着老者,看着对方悠悠然的往嘴里倒了一口酒,斜眼撇向他。
“您……”杨靖有些疑问,一老一少就这样隔着马路,遥相对望。
老者摇摇头,“不要钻死胡同了,习策法的娃儿打不过那个虎头虎脑的娃儿,那个虎头虎脑的娃儿用兵之能与习策法的娃儿天差地别,那你呢?为将者,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你看似败,实则胜矣!”
杨靖听后沉默一会儿,猛然起身,走到老者身边,噗通跪下,“请前辈教我!”
老者哈哈大笑,“嗯,我已观察你半年有余,仁,信,智,勇聚于一身,司徒胜老儿确实收了个好义子,既然如此,我商老儿就破例收你为徒,打发打发余生这点无聊的日子吧!”
庆帝十四年初,大汉厉国公商温收杨靖为徒,传其商氏兵策二十四篇,战候刀决。
北疆将军府。
“义父,厉国公昨日收了杨靖为徒,您看是不是要提醒一下杨靖,莫要……”
洪钦有些紧张的看着脸色不好的司徒胜。
司徒胜摆摆手,“密切监视就好,厉国公府满门都被屠杀,只留他商温一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应该放下啦,我保他一命,他如果执意寻死,我们也没办法。”
洪钦点点头,“义父,当年商辉造反,厉国公真的不知情吗?”
司徒胜起身来到窗边,看向远方,“商温一生坎坷,当年我们两人同在一军中时,他是个对大汉忠心耿耿的人,但他忠的是那些底层百姓,而不是这当今朝廷,商辉造反导致满门被屠已经成为过去,我了解他,他不会害靖儿的,你盯着点就行,或许这对靖儿来说,是好事。”
洪钦点点头。
杨靖在中卫军受训两年,在最后一年,已经不再去中卫军军营受训,而是全部待在中卫军的军伙柴房修行。
柴房小院里,商温躺在一旁的石磨上,看着在院里挥舞着朴刀的杨靖,双眼有些迷离,曾经的那些孩子围在自己的腿边,有喊爷爷的,有喊父亲的,那一个个的小脸蛋,是那么让人欢喜。
摇了摇头,又灌了一口酒,骂骂咧咧的吼了一声,“还不够快,不够力!你现在的力气都跟那小虎子差不多了!你要习惯!用力!”
杨靖听后,没有停歇,继续挥舞着朴刀,越来越快,一刀斩过甚至都能听到赫赫的刀风声。
一年来,杨靖天天待在柴房谁也不见,也不参加考验,每日白天习练战侯刀决,晚上习练兵策。
商温的修行训练好似完全凭借他自己的心情来,每天将杨靖训练到脱力晕倒,他的训练,跟中卫府的惩罚来说,简直就是魔鬼和天使的区别。
虽然每天犹如生活在地狱中,但杨靖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实力都在突飞猛进,力量不断的大幅度增强,每天,每刻都在增强,武技越来越娴熟,刀法甚至都快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好了,停下吧!”商温灌了一口酒,悠悠然说道。
杨靖听到指令,上一秒还在大开大合的他,下一秒竟然立马停刀,呼了口气,将刀收了起来,可以看出,杨靖对力量的操控,已经是娴熟无比。
“师傅,怎么了?”杨靖擦了把汗水,来到商温面前,商温慢悠悠直起身子。
“你进中卫军已经有两年了,你的受训已经结束了,过了这个年你就十七岁了,当年我跟你义父一同参军的时候就是这么大,别人都说,一辈子一眨眼没什么感觉就过去了,你说我怎么感觉我这辈子这么长呢?”
看着商温有些伤感的样子,杨靖跪了下来,“师傅,我……”
商温摆摆手,“行了,小兔崽子,老儿教你本事可不是让你在我膝下当乖孩子的,去吧,沙场才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该去的地方,兵策二十四篇是我的师傅传给我的,后来我又对它改编了一部分,但无论再怎么改你都要记住,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战场战机稍瞬即逝,以正合,以奇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谨记风林火山四字决。”
商温看着点头的杨靖,灌了口酒,继续说道,“老夫纵横沙场二十余年,以战功擢升战侯,后来入朝为官,闲来无事将毕生的对决招式和经验编写了这本战侯决,你是第一代传人,千万不要埋没了它,它可不是你小兔崽子保命的东西,这是守卫我大汉万千子民的东西!去将它发扬光大吧,传遍天下,让我这战侯之名垂青史策,老儿也就瞑目了!”
杨靖后退一步,跪下身,“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授业之恩,靖万死难报,谨记师傅教诲!”
商温满意的点点头,“好了,去吧!没事就回柴房,多带点酒,看看我这小老儿!”
看着杨靖离去的背影,商温眼角有些湿润,将酒葫芦里最后一口酒灌进口中,怒吼道“风起!”
中卫军军营校场上,一百名受训军人在此参加结业考核,年长者三十有余,年幼者十六七岁。
卢小佳单考策士一项,徐虎和杨勾单考武技一项。
大将军司徒胜带着从辽东换防赶回来的上将军沈青,二将军樊褚,三将军洪钦亲自到场检验。
沈青和樊褚,洪钦站在义父身后,看着校场上精神抖擞的众人,沈青戳了戳一边的樊褚,“金刚,哪个是咱们的四弟?”
樊褚听后眺望了一下,转头说道“大哥,他好像不在。”
沈青还不等搭话,只听洪钦说道,“大哥,看,来了!”
沈青循着洪钦手指指去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少年,头上扎起一个发髻,提着一柄朴刀正向校场高台走来。
沈青远远的打量着这个少年,樊褚也有些惊讶,完成训练的杨靖身上竟然多了一股气势,这是一股强者独有的气势,虽然跟自己和大哥比还有一部分差距,但相比于那些营字将军,竟然不多程让。
“义父!飞羽来晚了,还请义父责罚。”
司徒胜点点头,问向洪钦,“可有迟到?如果迟到,自领五十军棍!”
洪钦看了看即将烧到末尾的香柱还留有一丝香扎,“义父,香柱还未烧完,四弟并未迟到。”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杨靖,司徒胜听后点点头,问道“飞羽,你要考核哪项?”
杨靖朗声答道“回禀义父!我要考核武技和兵策两项!”
司徒胜一愣,杨靖与两年前不同的是骨子里多了一股自信,这是因为变强而产生的自信,心中颇为满意,点点头,“入伍吧!”
杨靖来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空位站好,左右后面分别是杨勾,徐虎和卢小佳。
杨勾相比于两年前,身材已经不再虚胖,而是变成了犹如樊褚一般都肌肉扎实,虎背熊腰的小汉子,双眼透漏着获得力量后跃跃欲试的激动目光。
杨勾看着杨靖,灿烂的笑了笑,虽然不敢出声,但是从彼此眼光的交流中都得到了两个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