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苏文卿
- 无限流之至高神域
- 登上高楼
- 2117字
- 2021-02-25 12:00:00
目送黑骑们渐行渐远,楚然转头看向一旁的秦文斌:
“我说,说是你的小队,不会到最后就只有我们三个吧。”
“当然不是,”秦文斌咧嘴一笑,挥手遥遥指向殇阳关的方向,“看!”。
楚然朝着那里望去。
殇阳关面向境内的巨大城门开启了一道缝隙,平坦的官道上果然有十数骑向着此处疾驰而来。
想来秦文斌特意站上土丘,便是为了吸引那些人的注意。
此刻的殇阳关早已禁严,莫说是寻常百姓,就连士官出入都得严加排查。
但伙人却能进出城门如此顺利不受阻碍。
骑士们很快行至近前,大多是着锦衣华服的年轻人,但无一例外,腰间都配有刀剑一类的兵器。
他们在马背上疾驰,身形却如剑刃般挺拔。
秦文斌随口解释道:“这些都是我的同门师兄弟,也是折冲府中的外门弟子。”
话说完他翻身下马,赶来的骑士们也下马,挨个与秦文斌拥抱寒暄。
楚然骑在马上,静静地看着。
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出这些衣冠楚楚的年轻人们每一个都有不俗的战力,未必在苍梧之下。
也就是说,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丢在江湖上都有成为一方豪强的能力。
再看他们举止风度,谈吐不凡,从小务农长大的乡下孩子在这个年纪大概养不出这样的气质。
一旁的风清啸看在眼里,笑着解释道:
“折冲府中当然也有寒门的优秀学子,但更多的还是氏族出生的贵胄子弟。”
“比起寒门弟子他们更有门路与资源,熟悉折冲府的方方面面,再加上父辈的蒙荫,理所当然占有更多的名额。”
楚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里也懂了个大概。
虽说同为外门弟子,可外门弟子中也分三六九等。
因为进入内门的条件太过严苛。
故而那些并未完全参悟千军莫敌心法,却依旧拥有不俗战力的弟子们也同样只能屈居外门。
简而言之,眼前这些折冲府弟子,还要远远胜过给风清泊充当守卫的黑衣人们。
这还只是一个由秦文斌率领的小队而已。
若是其余的小队也有如此的配置,那风清泊这次,简直是从长安城带出了一支军队。
这样一支由天潢贵胄们组成的折冲府外门弟子军团,加上人称“影刀”的姬夜,便是风清泊的底气所在。
楚然早该想到,折冲府方面早就得到了帝休组织的相关情报,作为钦差大臣的风清泊又怎会不早做准备。
他身负皇命,不远万里来到青州,可不准备将死气灵芝拱手让人。
相反他早已纠集了千军万马,在殇阳关前摆开了阵仗。
无论是怎样的对手,他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要让对方有来无回。
寒暄过后秦文斌开始介绍身后的楚然二人。
当得知那个飘飘白衣,长相邻家的年轻人便是近年来名震江湖的神医风清啸时,所有人都表示了相当的敬意。
介绍到楚然时,众人却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同伴,用眼神询问他们对“楚然”这个名字的印象。
最后所有人都摇了摇头,表示从未听过。
但看在秦文斌的面子上,众人对楚然表现得也是颇为客气。
只是远不如面对风清啸那般真诚就是了。
对此楚然自然不会在意,只是看来自己的声望值虽然已经到达了“名动天下”的级别。
在这些贵胄子弟眼中依旧是不值一提。
秦文斌重新上马,众人跟随在他身后驶入殇阳关。
城门前有不少士卒值守,但因为面向内陆的关系,官阶最高的也就是个小小的百夫长。
他可不敢得罪折冲府,与这些贵胄子弟们身后的大人物,所以没做什么盘查便直接放行。
众人骑着马行在街道上。
虽是用于抵御外敌而建的雄关,可经过十数年的休养生息,殇阳关的经济高速发展。
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店面便是最好的证明。
平日里,这条长街想必也是人声鼎沸,商贾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才是。
只是因为禁严令的关系,非但城内商铺全部关闭,民众们更是被严格限制了行动。
故而孤零零的街道上除了偶尔路过的巡逻士卒之外,就只有他们几骑缓慢行着,多少显得有些冷冷清清。
楚然默默眺望远处的高城。
那是与入城时相对的另一面城墙,面向一望无际地草原,相比之下有更多的箭楼与防御工事。
代表大唐帝国的赤底王旗迎风招展。
多年前,唐国的先烈们便是在那面城墙上迎战敌军。
忠烈与敌人的亡魂汇聚纠缠,由此诞生出了死气灵芝那样的传说之物。
某座箭楼的顶端,身着青蓝色长袍的俊雅公子盘膝而坐,望着远端的草原发呆。
公子皮肤白净,黑发纤长,且并未用发冠束起,反而任其懒洋洋地散在身后,乍一看像是个儒雅的年轻人。
他随身带着个小巧的锦囊口袋,并不时从里头摸出个花生一类的小零食丢进嘴里缓慢咀嚼。
此人正是镇元观当代首席弟子,多年前便名满江湖的苏文卿。
哪怕是在大唐帝国那些个多如繁星一般的江湖门派中,镇元观都是极为特殊的一个。
门派掌门镇元子挑选弟子时尤为严格,非但要求绝佳的天赋,更要求其年纪绝不得超过六岁。
故而这个门派的弟子极少,且大多常年在观中清修,不问凡俗之事。
每十四年,镇元观便会派出一名弟子出山,进行为期十三年的“入世修行”。
而等到十三年之期一满,该弟子便需返回观中,再由新的弟子接替他的位置继续入世。
可就是这样一个规矩古怪的门派,却让唐国乃至整个东陆的任何人都不敢轻视他的存在。
原因在于,几乎每一任入世游历的镇元观弟子,都会做出某种惊天动地的大事。
而这样的大事,甚至足以改变整个东陆的格局。
而这首席弟子苏文卿入世时的所作所为,丝毫不逊色于前人。
十数年前,大将军风清烈挥师东征,几乎踏平了半个东陆的同时,也带走了唐国大半的精锐力量。
彼时,原本已经上表臣服的百越势力突然起兵,以奇袭之势悍然入侵大唐境内。
他们在数日里连战连捷,迅速攻占了唐国西境的几座重要城市,攻势强猛宛若滚滚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