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岁月
- 张勃兴
- 1586字
- 2020-10-21 17:26:49
加快发展陕西汽车工业
陕西省的汽车工业是在20世纪“大跃进”中诞生的,先后开发出延安和延河两种牌号的卡车车型,“三线建设”中又建设了陕西重型汽车厂,由于种种原因前两种车型自生自灭了。目前我省有汽车工业企业70户,总资产85亿余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加快发展陕西汽车工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充分认识汽车工业的带动作用。世界工业发展历史证明,汽车工业具有极其强大的带动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带头羊,是经济强国的产业支柱。它可以带动的有林业、黑色金属业、有色金属业、纺织业、皮革业、石油加工业、橡胶制品业、玻璃业、塑料制品业、机械制造业、电器电子制造业和仪表业等上游产业以及相关的下游服务业。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内需扩大和经济增长做出非同寻常的贡献。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料分析:“汽车工业及其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所形成的增加值占全部新增GDP的比例将达到17%和30%左右,平均可带动当年GDP增长1个和1.8个百分点。”据国家经贸委介绍,汽车工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就能带来10至15个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增加。由此可见,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何等重要。我省应大力支持汽车工业加快发展,使其逐步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其拉动作用。
第二,以“两重两微”为重点对汽车行业进行整合。我国汽车业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散、乱、小”,严重制约了更好地发展,陕西同样存在此种局面,如不尽快加以整合,就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已形成的“两重两微”格局,是陕西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目前,我们虽然无中型卡车和轿车生产能力,但是重型卡车和豪华大客车在全国市场上已分别占有一定份额。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微型车的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只要进一步对微型车不断加以改型,提高技术水平,使其符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因此,我们应重点支持陕重和西飞加快发展重型卡车和豪华大客车,将其做大做强。对陕飞的微型卡车和秦川的微型轿车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和完善生产线,使其形成批量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与此同时还要有选择地扶持若干个特种车辆厂和重点零部件企业加快发展,走与军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相结合的路子,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促使陕西汽车工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第三,要走联合发展的路子。国家已明确提出“扶优扶强”的方针,整合汽车工业,重点支持一汽、东风和上海三大汽车集团,将其做大做强,并逐步淘汰劣势企业。目前,这三大集团正在积极从各地寻求联合伙伴,一汽已兼并天津汽车厂,东风则兼并或联合了广州、山东、河南的一些汽车企业。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汽车工业若继续单打独斗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我们随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东风集团视察时,他们的总经理对我说,原本想与陕重合作,听说你们已与其他企业联合,我们就不好插手了。我认为正确的选择应以力争进入三大集团为好。再者,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通用等六大集团与宝马等三个中型集团鼎立的“6+3”格局,他们控制了世界汽车市场86%的份额。目前,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纷纷与其中的相关集团合资合作,因此,我们也需尽快寻求外方合资合作对象,以免贻误时机。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精明强干的汽车工业人才队伍。(1)要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育人,激励慰人,创造好的用人环境;(2)要大开进人大门,引进国内外人才;(3)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人才。选派优秀骨干到国内外汽车集团去学习,同国内外大专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第五,应尽快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解决陕重和陕齿两厂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解散后遗留的债务问题,以便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总之,陕西的汽车工业有过良好的创业历史,其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只要全省人民给予大力支持,它就一定会由一棵健壮的幼苗,迅速生长为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
(200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