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涪水舟行

  • 玄朝纪事
  • 江东孙十万
  • 1558字
  • 2020-07-04 20:19:50

“师父,我走了,您保重,记得按时吃饭。”

清虚老道看着杨飞留下的字条,无奈的笑了笑,这孩子竟是连告别下都没有,也罢,倒也生了些婆妈。半日后清虚老道召集观中几个仆役,言说自己修行略有所得,将出外云游,每人分发十两白银就此回家,只留下一个年迈老仆洒扫看门。众人虽然心中颇有不舍,但想到现下蜀地斗米不过20文,十两白银足以买下10亩地,又有些开心。安排完观中杂事,清虚老道也飘然而去。

且说杨飞天未大亮便留书辞别了清虚道人,可这天下两京一十三州,二百郡国,师父只说往东南而行,也不知具体该往何处。好在涪水离清虚观不远,先去那做个船顺江东下再说。想到这杨飞便在路上拦了辆顺路送干草的牛车,虽然以他的脚力这二十来里地也就两柱香的时间,但既然是出来云游,那自然是散淡些,慵懒些,反正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大哥,哪人啊,平日里做些什么营生”杨飞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赶牛车的汉子聊着。

这汉子道“额就这附近李王庄人,闲时给官府做些运送草料的活,家里还租种着蜀王爷的100亩王田。”蜀王刘元,当今昭明皇帝族叔,玄刘天下七大宗王之一。

“哦,租种王田啊,那规矩挺大的吧”杨飞笑问道。“后生,可不敢这么说啊,蜀王那是顶贤明的,旁的人租种富户的田地少的也的交四斗的租子,还有官府的二斗,一年下来年景好,一亩地自己也就剩五斗。蜀王爷一亩地才收三斗的租子,这十里八乡哪家佃户不羡慕,多少人过不下去都情愿把地卖给蜀王爷,还有我家那老二参加了王庄的团练,年下也能领一份钱粮,这益州百姓提起蜀王谁不称服。”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半天后,涪水已至,杨飞硬付了几文车资后便告辞而去。

来到码头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上船,玄朝水运颇为发达,除却享誉天下的洛河、扬江、蜀江三大漕帮,更有不计其数的小型漕帮托庇于三大帮之下,朝廷轮输转运更是离不开三大帮,故漕帮虽不似道门七宗高高在上,却也是天下间有数的势力,更是在禹州陈留郡设立了漕帮总部。

轮到杨飞登船,在目的地勾选了金山郡,也是这班船的终点站。正待付船资,那收钱的少年笑到:“我观兄台束的是子午髻,可是道门中人。”杨飞想了想摸出了自己的度牒,递给那少年查看。少年看过后说道“如此,兄台不需付资了,国朝有命令,凡道门子弟使用朝廷驿站车船均不收费。”言罢指了指船首的黑龙旗,意思是这是官船。如此杨飞向那少年拱手致意后便登船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过了一刻钟,见时辰已到,在船老大的一声吆喝中,缓缓而发。涪水两岸青山掩映,水波荡漾,天高云阔,杨飞不由自主地运转起了清虚功,在旁人眼中像是闭目养神去了。

洛京,兴安宫,御书房内,昭明皇帝看着手里的密奏,不由的有些皱眉。昭明帝刘靳,太祖皇帝嫡子,当年太祖发秦皇墓,后伤重不治,时昭明帝年仅7岁,国舅,雍州牧江源联合雍州将军欲矫诏立其妹江妃之子为帝,乱军入城,大索太祖老臣并在京皇族,诛杀丞相李衮、太傅孙静等数家元老。幸得时年18岁的大成帝刘明与驻守镐京的玄天军中郎将是好友,护着刘靳东奔潼关,号召天下大军勤王,关中血战三月,最后江源兵败自刎,江妃自尽,并诛江氏同党三千余人,唯江妃子,因是太祖唯二血脉,且时年5岁,被贬为庐陵王,由绣衣卫看管。大乱平定后,诸王以国赖长君为由推刘明即位,年号大成,然大成帝于太庙立下铁碑,其中有言玄刘天下唯太祖血脉可承,约以待刘靳成年便以帝位相让。及刘靳成年承袭帝位至今已二十二年,因天下多以这段叔侄让国之事为美谈,故昭明帝尊刘明为太上皇帝,自己迁居洛京,许太上皇帝在镐京行天子礼仪。而昭明皇帝这二十多年来更忧虑的是大成年间成立的皇族议政会,以七大宗王为首的皇族议政会对朝政屡屡掣肘,令昭明帝心意难抒。而手中的密奏则是益州绣衣卫所发,言说近年来刘元在蜀中大肆并田,更是大开矿山,私铸货币,在3万王府卫军外编练大量民卒。想到这,刘靳看了眼身边的总管太监范亮道:“传邺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