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白驹过隙

第二日天,还未亮之时,姜明便起身,背起包袱,御剑往山下走去。

到了山脚下,姜明回望不周山,心中各种滋味不断涌上,一时间不知是何滋味了。

“姜明师兄,你这是真的要走了吗?”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从身后传来。

姜明本以为自己出来的这么早,不会有人前来送行了,结果听到了这个声音,心中不由一阵暖意流过,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青禾师妹,你是怎么知道,我这个时候下山的?”姜明微笑看向青禾。

青禾今日换了一身青色衣袍,将小驺吾抱在胸前,情绪似乎有些低沉。而小驺吾似乎被抱的有些不舒服,扭动的身体,企图挣脱。

姜明伸出手指,戳了一下小驺吾的额头,立即收回,让一口咬下的小驺吾落了个空。

小驺吾“嗷呜”一声,张牙舞爪的向姜明咆哮着。

姜明俯下身,对这小驺吾道:“你呆在青禾姐姐身边,要好好听话啊!要不然,青禾姐姐拿你去试新药呢!到时候拉肚子,可没人会管你。”

小驺吾顿时停下了动作,仰起头,望向青禾,眼中有些恐惧,似乎真的担心青禾拿自己试药。

“小小。”青禾将小驺吾放在地上,继续说道:“我给他起的名字,他似乎也很喜欢。”

姜明一把拽住小小的尾巴,嬉笑道:“你叫小小啊?与你爹相比,确实小了不少。”

“嗷呜”小小极为不满,转头就是一口,却咬了个空,于是发出不满的叫声。

“哈哈哈......”姜明哈哈大笑起来。

“嘻嘻......”青禾掩面笑了起来。

一缕晨光从山上射出,穿过被雪覆盖的山林,落在青禾的面上。

姜明看去,青禾清秀的面庞,在晨光的照耀之下,竟有些神圣之感。

一时间,姜明竟然看呆了。

“咳咳......”青禾被姜明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两声,将脸侧转过去。

姜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回望高耸入云的山峦,眼神中透露出无限的落寞。

片刻之后,姜明对青禾正色道:“青禾师妹,我得走了,小小就托你照顾了。”

青禾转过头,取出一只牙,放到姜明手中,正色道:“师兄,这是驺吾的牙。我回去以后,用绳子穿了,就当是送别之礼吧。”

姜明接了过来,挂在腰间,抱拳道:“师妹,咱们就此别过了!”说罢,便转身,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望着姜明的背影,青禾眼中也露出落寞,只得默默祝福道:“师兄,一路平安。”

姜明离开不周山,先是去了安宁村的旧址,向着残垣废墟磕头祭祀了一番。望着苍茫原野,一时间,姜明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前往哪里。

望着滚滚而来的洛川之水,姜明心中的似乎有些清明之感。

伸手摸了摸用黑布包裹的阴阳元屠剑,姜明笑道:“伙计,你说,这洛川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而来?师父也曾说过,当年天宗的掌门人逍遥子,曾在西方昆仑山见到过妖界。咱们不如向西而去,一来,看一下这洛川之水发源于何处。二来,说不定咱们也能找到那妖界。”

元屠剑发出一阵“嗡嗡”的声音,似乎是同意了。

有经验的商队都知道,在白天的烈日炎炎之下赶路,很容易造成脱水,死在沙漠里。因此,天还未亮的早晨和太阳落山后的傍晚上路,是最明智的选择。

此刻已是满天星辰,商队已经走了两个时辰。

首领招呼男人,将十几只骆驼围成一个圈,并将所有货物搬到圈中间。其他人在附近寻找杂草柴火。

这支商队大部分都是西方蛮人,只有一个青年人,有着中土人的长相。

这个青年人将红柳树的枝条一头削尖,再将切好的肉块穿在上边,放在篝火上转动烧烤。不一会儿,肉开始滴落油滴,溅落在火中,使得火势稍稍变大,并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身着简易袍子的蛮人,都围在这青年人的后边,等待着青年手中的美食。

等到肉烤的有些焦黄,青年人便从身旁的罐子中,取出一些粉末,洒在肉的上边。

不一会儿,喷香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夜空。不仅是蛮人,连那些骆驼也禁不住香味的诱惑,转过头,想看看是什么美味。甚至有一只胆大的骆驼站立起来,将脑袋凑了过来。不过被主人发现,挨了几鞭子,老老实实地卧了回去。

青年人微笑着,将已经烤好的肉递给身后的人,每人都分到了两串。分完肉之后,青年人又拿起剩余的肉,放在火上烹调。

商队的首领做到姜明旁边,咬下一块肉,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土话,赞叹道:“姜明兄弟,你这肉烤的,亚克西。这几日,都是你在为我们弄吃食,辛苦你了。”

姜明姜明将手中的肉串翻了一面,笑道:“首领谬赞了。我在商队中受了不少的照顾,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首领哈哈大笑起来,露出姜明的肩膀,说道:“明天晚上,咱们应该就能到楼兰成了。凭着你的手艺,开家饭馆,保证挣到多多的钱。”说完,将手中的红柳枝扔到一旁,取出干粮分发给其他人。又取出草料,喂了骆驼。

这支商队里,没有人去排斥这个中土人。两年的风吹日晒,让姜明的肤色如同当地人一般黝黑。若是穿上当地服饰,遮住下巴,恐怕没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中土人。

姜明笑了笑,自说自话道:“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中土人。总有一天,我还是会会中土的。”

黄沙滚滚,这条古丝绸之路,仿佛一根血管,将西方的蛮荒世界与繁荣的中土连在一起。无数来来往往的行脚商人,将蛮族的毛皮玉石带到中土,又将中土的丝绸瓷器运回西方。往来的贸易,在星罗棋布的绿洲之上,催生了无数城邦小国。

楼兰,处于一个小绿洲上的小国,靠着这条丝绸之路,成为西域为数不多的富裕国家。

中午的楼兰,即使是在绿洲里,在烈日的炙烤之下,也如同火炉一般,极热无比。城中的人也都纷纷躲入自己家中,避开暑气。

城门口的守卫打着瞌睡,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清脆的驼铃声。远处,一支商队缓缓而来。

进城后,商队首领出钱买走了姜明携带的货物,并希望姜明能够住在自己家中。

姜明一个人独处惯了,便谢绝了首领的邀请,住进一家汉人开的客栈之中。

姜明刚走进客栈之中,店内的小伙计笑着迎了上来,说道:“姜明小哥,您这次出去,到昆仑山了吗?”

姜明见这个十来岁的小伙计,取出一块银子,扔给小伙计,笑道:“倒是到了,但因为山中天气寒冷,所以就早早回来了。”

小伙计笑道:“您的那间房间还留着呢,您先上去休息,我待会把饭菜给您送上去。”

姜明点点头,笑道:“好的,多送些菜上来,少一些肉。还有,我说了许多遍了,你不要再叫我“您”,也不要叫我“小哥”,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了。”

小伙计“呵呵”笑道:“姜明小哥折煞我了,我本就是照顾客人的下人,应当这么称呼。”

姜明无奈,只好道:“那就不要再叫我“您”了,行不?我年轻着呢。”

小伙计点点头,笑道:“行,我待会就把饭菜给小哥送上去。”

姜明听到小伙计改了口,便笑着上楼去了。

此时,距离姜明离开玄真教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一开始,姜明向西而行,顺着洛川而逆行。大约过了两个月,终于在天山山脉中寻到了源头。

让姜明难以置信的时,那不过是一口碗大的泉眼而已,竟然能够在千里之外,成长为奔腾万里大川。

本来姜明心中茫茫然,不知该往何处而去。但见到这洛川的活水源头之后,姜明心中深深体会到了“海纳百川”之深意,因此便有了干劲,决意前往昆仑山,寻找那虚无缥缈的昆仑妖界。

跟着商队来来往往,不断的做些小生意,每攒一些银钱,便动身寻找一番。

这座客栈,便是姜明在西域的落脚之地,这两年,几乎有大半时间都是在这过的。店中的老板为人不错,在饭食上也尽量满足姜明。

事实上,姜明这一次不仅找到了昆仑山,还上到了昆仑山一处山峰之上。然而,昆仑山上,也不过就是风景秀丽了一些,并无缥缈妖界,亦无西域蛮人所说的昆仑神。

接下来,自己何去何从,又是一个大问题了。

姜明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姜明小哥,你开下门,我把饭菜给你送过来了。”刚才那小伙计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姜明面带微笑,把门打开,让小伙计将饭菜送了进来。

姜明一瞧,盘子里装的竟然大多数都是蔬菜,不仅面露喜色,抬头看向小伙计,笑问道:“你这店里的蔬菜,是不是全在我这饭桌上?”

小伙计憨憨笑道:“掌柜的听说您回来了,听说您想多要点蔬菜,便吩咐厨子,好好给你炒了几个菜。”

姜明知道,在这西域荒漠中,最难得的,还是这些蔬菜,价格要比牛羊肉高得多。由此可见,这店老板对自己这个中原老乡有多好了。

两年的西域生活,让姜明着实成长了不少,仇恨在心中也不断地被磨平。

然而这里毕竟并不是久居之地,姜明还是想要回到中土。哪怕是回到姜家曾经的土地上种田,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毕竟,那样算是落叶归根了。